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216)+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新校区里的各种建筑设施都是阮星回仔细衡量过的,除了预留一部分的教室和宿舍以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

小型商用机器就已经够吵的了,更别说是这种巨型的。

不管是放在教学楼还是宿舍楼,都不合适。

光是配件的尺寸,连门都进不去。

阮星回就只能想着,趁着这会儿施工,到处乱糟糟的,趁乱多变个安置机器的地方出来。

只是这个地方要好好选了才行。

毕竟之前都不存在的建筑,一夜之间突然冒头,阮星回不敢赌会不会有人去查卫星记录。

这样一来,就要选一些比较隐蔽的角落,比如上方有树木之类遮挡的地方。

阮星回拉着殷倩一起在新校区里转悠,实地考察了半天才终于选好了一个大小位置都比较合适的角度。

安装师傅明天就会到,阮星回干脆就这会儿直接把新房子盖了出来。

因为选好了地方,这回阮星回连遮掩都不用,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房子平地而起,转眼间就化为了实体。

安装师傅们到的比阮星回预计的时间还要早上一些,上午十一点不到,就已经到了星空中学的大门口。

整个安装队足足有五个人,外带各种工具。

一行人忙忙碌碌折腾了三个小时,才总算是结束了安装和调试的全过程。

安装完之后,又趁着时间还早,飞速坐车撤离。

他们这批人是阮星回昨天下单后被留厂的,连夜把东西都装车之后就开上了高速。

倒是没有通宵,十二点多的时候就在高速上的一个服务区停车凑合着睡了一晚,一大早又继续出发。

算上回去的时间,他们到家又要天黑了。

正好吃点东西倒头就睡,总比在路上磨叽舒服。

阮星回也没有拦着,中午管了他们一顿饭,走的时候又给他们带了点路上顶饿的零食,就把人给送走了。

印刷机器还开着,学习操作的几个职工正满脸稀奇地看着流水线上下来的书籍。

安装工人是教会了他们才走的,阮星回也挺放心。

因为赶时间,所以这会儿已经开工了,一张张雪白的纸从激光口进入,然后带着墨香出来。

速度很是可观。

三天后,第一批教材打印装订结束,阮星回拨通了师友逸的电话。

这速度够快,师友逸乐得嘴都要合不拢了。

他带回来的那份资料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呢,就被审核人员给“征用”走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他还能不知道那群人的德行?

八成是要不回来了。

不过有新书也不错啊,总是比那些散落的纸张看起来更方便一点。

当然

如果它的厚度能再少一点的话,那就更好了……

师友逸收到消息后立刻就远程指挥着山溪镇这边派人把书都给他运市里去,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到每个交流学员的手上。

作为第一批的“实验”学员,这批教材的费用算是教育局这边自掏腰包。

也算是对于一些积极学习教师的一个小福利吧。

以后再报名的教师,自然是没有这种优厚待遇的。

不过整本书定价也不贵,阮星回图好听,把单价定在了66。

十厘米厚的书,这个定价已经算是很白菜价了。

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倒也算是赶上了。

好不容易忙完期末考试,老师们盘算着闲下来的日子可以做些什么,突然就有一些人收到了通知,让他们去领书。

等到领完书,无论是报名了交流会的还是没报名的,心情都格外的复杂。

报名了的为了自己即将逝去的假期默哀,没报名的则是有喜有忧。

这个交流会,看上去真的很受重视的样子。

阮星回这边将资料送到市局以后就没有再多管。

她又不是神仙,管不了那些人用不用心学习,反正机会是给到了的,能进步多少全看他们自己。

教材送走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这会儿的阮星回无事一身轻,就端着自己的茶杯,老神在在地从窗户眺望教学楼。

不仅如此,她还买了个小型的望远镜,跟搞什么秘密侦查一样,鬼鬼祟祟的。

两天的考试很快就结束了。

一如往常,离家近或者通了路的学生第一时间扛起大包小包往家跑,而路途不便的学生们则是在学校里住到了成绩单出来。

这次考试的成绩单受到的关注额外多。

因为交流会和教材的问题,星空中学在桐山市算是扬名了。

桐山市的教育领域已经平稳发展了许多年,虽然进步速度非常慢,但也是有进步的。

偏偏从星空中学出现以后,整个教育行业的事情就变得多了起来。

再加上那古里古怪的交流会,许多人都开始关注起星空中学的成绩来。

而星空中学的学生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两个年级,13个单科成绩排名,星空中学拿了12个第一2个第二。

嗯,多出来的那个排名,是总排名的第一。

看到这个成绩,无论服不服被星空中学压在头上,至少大家对于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还算是比较认可的。

毕竟桐山市里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星空中学的生源都来自于哪里。

普通的老师们一心关注成绩排名,只觉得星空中学的老师有本事。

师友逸这次却对于星空中学的排名没有半点的兴趣。

看不看反正都是第一名,不用期待。

他现在还是更关注那些参与了上次交流会的教师和学校,成绩变化幅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