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234)+番外
只是现在渐冻症还没有从她的身上撤离,虽然有系统的存在,但要是让她一个人回去,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阮星回注定要留守学校,那么接下来需要做决定的也就只剩下了阮梅见一个人。
如果她想要跟他们夫妻料一起回S市的话,生活上的顾虑是不会有多少的。
还有个秦弦静,可以在他们两个人都不太忙得过来的时候帮忙照看她。
而如果跟着阮星回,她可能就只剩下一早一晚的一句问候,以及不一定准时的三餐。
但是阮梅见又不在乎这些比起掺和爸妈的二人世界,她还是更喜欢跟姐姐贴贴。
“反正我最近也没有什么课,姐姐管不管我都行,我还能替妈妈提醒姐姐吃饭!”
虽然是一心想和姐姐贴贴,但阮梅见还是知道顾全爸妈面子的,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阮父阮母:……
行叭,小小一个人儿,还挺会说话。
阮星回嘴角也带着笑。
她是个大人了,早就已经学会了避开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阮梅见这么快也能学会……
可见阮父阮母平日里的表现有多么的明显。
至于阮梅见说的监督她吃饭,阮星回囧了一下。
她……也不是那种忙起来就不吃不喝一心埋头苦干的工作狂……
最多就是多饿上几顿,死不了。
听了阮梅见的话,阮母顿了一下。
她还真的忽略了阮星回在她走后吃饭的事情。
也是,这么大个人了,吃饭还能要人叫不成?
犹豫阮梅见的这个理由找得很好,一家人分头行动的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阮父依旧是抽时间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资料,反正现在的情况是一点都不急,他都可以慢慢来,完全不需要再像是之前那样。
阮母回到自己的学校,重新接手教学工作。
阮星回姐妹一起留在桐山里,嗯,算是半工半读吧。
一半时间工作,一般时间读书。
不管怎么说,至少桐山的夏天,温度要比外界低上一些,也算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了。
姐俩暑假待在桐山里,过的也很愉快。
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停止,阮星回推开窗,眺望远方。
明天就是开学日了,新的交流会基地早就已经结束施工,这两天刚刚散完味道,只等明天的交流会学生到来就可以投入使用。
前一期的交流会已经结束,阮星回前两天就已经目送着桐山市最后一批来交流的老师学成归去。
只是因为这几天要忙着学生们的入学,学校事务会格外忙一些,这才将新一届交流会的开始时间往后延期了几天。
已经被搬空的新校区这个时候特别安静,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有了使用的痕迹,但是基本上都还保持着一个九成新的状态。
明天开始,星空中学的新生就将开始前往新校区报到并注册入学。
新生报到之后,老生们也会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前来。
这一次,星空中学才总算是有了三个年级的完整结构,像是一个正儿八经中学的模样了。
星空小学也会在稍晚两天正式开放,之所以错开时间,主要也是为了将人流量给分离开来,避免不算宽阔的星空路上出现了堵塞的尴尬情况。
毕竟堵塞这件事,两个月前刚刚发生过。
星空路只是当时阮星回为了方便师生进出所修筑的简单路面,一共也就一正一反两个车道,勉强能保证对向行驶的车辆不至于谁也不让谁,轻而易举地堵死在半路。
但这并不能阻碍学生家长们的热情——大家一拥而上,将路面占据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
他们也没有恶意,只是像是一个刚刚入门的“信徒”,笨拙地献上自己所能贡献的(热度)。
事情还要从两个多月前的中考说起。
星空中学虽然才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已经有了第一批参加中考的人。
这就是当时初二年级的火箭班。
因为年龄略大于正常的学龄儿童,阮星回又希望他们能够及时赶上其他人的进度,所以才特意为他们分出了一个火箭班,另行制定学习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未来所拥有的可能性。
而火箭班的学生们也确实没有辜负阮星回的希望——
这一批参加了中考的初二火箭班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
全市中考前三百名,星空中学的学生就几乎占了十分之一!
即便是分数最低的一个学生,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一高的录取分数线。
更别说是分别获得了状元和榜眼的刘招娣和程远。
这两个人,愣是以远超对手30分的成绩拿到了断层的“出道位”。
就连市一中拼命教出来的第三名,都和他们相差甚远。
中考放榜的时候,星空中学出尽了风头。
如果不是当时是在暑假里,星空中学又位置偏僻,估计早就成了一个网红知名的打卡点。
但即便是如此,星空路也被山溪镇的家长们给堵了。
怀揣着薛定谔的迷信,许多家长都跑来星空中学门口,试图通过摸摸门派、挖一捧土、沾沾福气财气的方式来改变自家的命运。
阻拦几次无果之后,阮星回就只能悄默默地溜了出来。
正巧当时有个采访邀约,而阮家人又早就已经因为阮梅见的考试安排前往京城,只剩下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了?那可不行!
所以阮星回就应了采访。
话题转回来
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阮星回自然是不会在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扰乱大家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