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258)+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她的朋友少,支教以后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行动,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几乎很少和其他人沟通。

奚妍和殷倩虽然是从系统里抽出来的“属下”,但是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特别严格的上下级。

又因为最开始的一年大家也都有些同事情,倒也能算得上是半个朋友了。

这会儿,这加在一起抵一个的朋友看不惯她试图当个甩手掌柜的德行,强行把她拉来审节目,其实也只是借着玩笑之名催她活络活络脑子。

阮星回自己也是半推半就的,假装着自己不愿意,实际上过来的时候步行速度还挺快。

一群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们能够做出多么精致的节目?看到那些简单甚至有些单调的节目形式,阮星回并不意外。

毕竟学生们的先天条件在那里,能够凭借着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想象力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过,阮星回想着,有空的话需要多给孩子们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了。

不是像踏青或者研学一样的短期活动,而是正式列入课程表的那种。

一边想着,阮星回一边看节目,然后对每个节目进行一番鼓励和夸奖,再委婉地提出一些她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

二十多个节目全部审核完毕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了。

毕竟不是正式的演出,中间掺杂了一些其他环节之后,这个时长倒也还算是正常。

审核工作是从午饭后开始的,结束的时候都已经是晚饭时间。

变着法地夸奖学生用去了阮星回太多的脑细胞,虽然一直都是坐在原地,但阮星回还是饿了。

点评完最后一个节目,阮星回又在评委席上逗留了两分钟,显得自己不是那么急着下班以后,才提前溜出了礼堂。

好在知道今天有一批老师和学生在准备节目审核,吃饭的时间略晚,食堂里依旧给他们保留着饭菜,才没有让阮星回饿肚子。

今晚的晚饭是羊汤烩面,配菜和汤底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面条是工作人员看到阮星回进来之后立刻下进锅里的。

汤面做得快,不过两三分钟,就已经端到了阮星回的面前。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下旬,桐山里的温度已经进入了两极分化阶段。

中午的时候还好,晴天的时候艳阳高照,阮星回只是穿了件衬衣就出了门。

这会儿天都黑了,温度骤降,忘记带外套的阮星回刚一出礼堂,就进入了震动模式。

这个时候,钻进暖和的食堂之后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简直可以说是人间一大享受。

略微有些烫嘴的羊肉汤划过喉咙的时候,滋润了阮星回今天说了不少话的嗓子,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再次席卷全身。

等到感觉没有那么冷了,阮星回才想起了别的事情。

省联考的成绩已经下发,那么或许过不了多久,上面就要有动静了。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还想要再观望一段时间。

不管是哪一种,阮星回都该开始做准备了。

除了这件事因为会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以外,剩下的事情就都和学校的现状息息相关。

今天进行校庆节目的审核完全是因为距离校庆日也就只有一周的时间了,节目还需要改进,时间上已经略显紧促。

刚才在礼堂里一闪而过的那个念头,阮星回觉得,如果只是按照一开始的想法那样,搞艺术类的课外活动,好像也不够合适。

毕竟人类存在多样性,有的学生就是天生的不喜欢艺术类的活动,这种可能不是没有。

就像高考招生,有走文化课路线的,也有走特长路线的。

特长又分化成了各种艺术、体育等门类。

既然想要在学生们的课程表上加这种课程,那么考虑全面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就和原本课程表上的兴趣课有些冲突了,在范围上有了重叠的情况。

到时候这件事具体要怎么搞,阮星回还需要仔细斟酌衡量一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给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定下规划。

其实阮星回之前是已经确定了大方向的。

明年星空中学将会再次扩展,建起星空高中。

现在交流区更上方的山坡上正在施工的,就是属于未来高中部的区域。

只是这两年学校的扩张速度有些出乎阮星回的意料——特指交流会的出现。

交流会的出现无疑大大增加了阮星回的积分收入,让阮星回在开销规划上面不再像是以前那样小心谨慎。

但同时,交流会的规模,在各方推动之下,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本身的规模,对于星空中学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固然,交流会作为一个增收项目,给了阮星回和系统很多的帮助。

但是将交流会和学生们混在一起的做法明显不够合理。

大人们和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且交流会那边每过一周就会有一次人员波动,而学生们的学习周期是两周一个循环。

这样一来,交流会这边的情况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学生们。

阮星回就想着,回头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把留给交流会的区域换到与学校有点距离的地方。

只不过暂时学校还没有新的建设计划,而以后交流会的规模,还要等上面给出的反应。

如果阮星回这边现在已经定下了交流学习区的位置,到时候又和上面的建议相悖了,扯皮总是一件麻烦事。

想到这里,阮星回就希望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够快一点,不要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