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282)+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也为了印教材,阮星回还交代系统,回头搞业务的时候搞几家印刷厂来。

之前她不知道系统借着自己的名义搞事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当然就要利用起来。

怎么说也是自己名下的厂子,只要管理得当,泄密这件事还是很容易扼杀在摇篮里的。

本来就在这件事上理亏的系统,虽然觉得宿主似乎是在欺负自己,但还是没有底气问上一句,只能委委屈屈地照做了。

也是因为这个印刷厂已经到位,阮星回知道可以供得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抢购热潮,这才放开了教材的购买资格这件事。

而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她失望。

阮星回为了卖教材开的星空书店的网店,在开售第一天就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之前官方有公布过全省的教育状况数据,其中,初中教师人数大概在20万人左右。

星空书店里现在一共就只有四本书,就是交流会上先后应用到的四本教材。

开售第一天,这四本书的销售额都已经超过了两万本,最高的更是逼近五万大关,并且销售数据还在不断地增加。

毕竟一本书的价格都是小一百,一本一本买的老师人数会更多一些,他们更倾向于学一本买一本。

再加上还有一些已经因为交流会而有了教材的教师,这个数据对于阮星回来说还算是比较正常。

而且印刷厂才刚刚接手没有太久,如果数量太多的话,反而会出现印刷速度赶不上售出速度的情况。

不过,阮星回抽空看了一下店铺后台的购买数据统计。

绝大部分购买这些教材的收件地址都是省内,但是有大概百分之一的比例是来自省外。

而这百分之一里,还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IP。

阮星回了然地点了点头。

这些订单,八成是那些被今年T省成绩给刺激到了的其他省教育部门的人下的。

不管他们是想要好好研究一下也好,还是心有疑虑想要确认也好,至少说明,星空中学的影响力已经有了向全国扩展的趋势。

这回的扩展可不像是之前的网络骂战,这次的扩展,关注这件事的人大多都是在各省教育部门身居要职。

虽然阮星回没有要求最上头的官方为这份教材背书,但是学校本身获得的一些许可,都可以说明不少的问题。

再加上还有祝骏这个人在为星空中学做宣传,很多人想不知道都难。

阮星回相信,无论他们现在是什么目的,只要等到真正看过这些教材之后,他们就能够感受到这其中的魅力与不同。

到时候,也不用他们再多加推动,他们就会给自己下属的学校和老师们推荐这套书。

阮星回摸了摸下巴。

教材的编修确实是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而现在只有她和阮父一起进行这一份整理工作,实在是有些浪费。

之前是因为还没有和上面接上头,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收着来,这点子进度也就够了。

但是现在她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为难自己和老爹。

阮星回想了想,就先安排了几个人暂时负责这份突然多出来的工作。

至于等到开学之后,这些老师要回归岗位,整理教材的事情要交给谁来,阮星回还需要仔细想想该怎么安排。

阮星回回到桐山后没两天,阮父阮母和秦弦静也回来了。

因为这两年多,桐山县,尤其是山溪镇的经济状况被星空中学带的好了许多,路面也修整了一番,特别是从高速网络下来以后通往星空路的这一段。

路面更加宽阔平整了之后,通行速度也就提了上来。

现在,他们从市里到星空中学,一路开车过来也就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阮母已经彻底回归到了自己原本的教学状态,手里带着三四个研究生,以前中断的课题这会儿也重新捡了起来。

阮父则还是之前那样,只不过因为阮母的情况一直在变好,他现在的状态已经比两年多以前好上许多了。

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精神状态上的变化。

这是阮星回一家在桐山里过的第三个春节了。

今年的春节,人数又比以往大了不少。

也热闹了不少。

不过,今年的春节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星空中学门口的星空路上,有人来摆摊。

是的,摆摊。

不过不是那种长期的摆摊,而是类似于年货大集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集市。

星空中学所在的位置,现在算是在星空路的中间地段。

星空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越过初中校区,更往里延伸了一段,已经将桐山这个方向的所有村子大致串联在了一起。

有了这条路,村民们的出行和生活都方便了不少。

但是对于更深处的村子来说,想要出一趟山,依旧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因为他们下山只能靠走,走很长时间。

而星空中学这边,即便是到了年关,也能够凑出百来号人。

这些人凑在一起,那就是一股子不小的消费力量。

而且这些人有钱有闲,手上也都比较松散,花钱大手大脚的。

虽然村民们不会对这些恩人们有哄抬物价之类的小心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摸索些新奇的小玩意儿过来,看看能不能多赚两个钱。

托学生们的经历,现在村民们都知道星空中学食堂大厨厨艺了得,所以大家倒是都默契地没有带一些生肉蔬菜来。

大多数的人带的都是一些比较精巧的手工艺品,或者其他的小玩意儿小零食、不是特别常见的水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