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12)+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而晚上降温以后,地面会带走空气中更多的温度,这个时候,才是桐山里每天最冷的时间。

动工的时间再晚一些的话,地基就不好打了,土地硬化严重,这个时间打地基,只会耽误工程进度。

而且离过年也没有几个月,他们总不能一直在帐篷里住着,住到过年?

只是这么一来,这几年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钱就不剩多少了。

毕竟新盖的房子肯定不能再是之前的那种土房子,怎么也得是个砖瓦房,最好那个什么抗震等级也能高一点,他们可不想再经历一场同样的噩梦了。

阮星回大概知道村民们的一些动静,毕竟现在学校里来来往往的有不少的村民,这些消息还是他们彼此交谈的时候提了两句,才被阮星回听了去。

村民们能够手里不那么缺钱,敢于去改善自己家里的环境,这就说明这几年的时间里,阮星回明里暗里照顾村民们的收入,还是值得的。

虽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业活动,但是阮星回坚持在学校周围收购蔬菜,又何尝不是有那么一点的偏心呢?

.

因为近年来房屋建筑等级要求和检查的比较严格,因为地震而导致的伤亡数量可以说是一个滑坡式骤降。

就以这次几乎全部处于震中区域的桐山市来说,这次地震伤亡人数共计17389人,其中伤者17286人,亡者103人。

这样的数据,在几百年前的时代,那完全都是不敢想的。

伤亡统计数据出来之后,灾后重建工作就进入了飞快推进的阶段。

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整个桐山市,乃至T省、全国,都从发生大地震的阴影中醒过了神。

除了仍旧在灾后重建的村子和镇子,人们几乎都已经恢复了原本的生活秩序。

而村民们,还在为了将来的舒适生活而努力。

地震确实压塌了不少的房屋,但是村民们的田地几乎没有损毁,也就是说,至少大家吃饱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能够将房屋及时建起,大家就能够安安稳稳地渡过今年的冬天、。

一片纷乱之下,今年的期中考试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因为就在秩序恢复正常后不到半个月,就要是星空中学的校庆日了。

校庆日虽然是从去年才刚刚开始办,但是已经在曾经的学生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哪怕这些学生都只占现有学生重点很少一部分,但也人都是喜欢分享一些八卦的动物。

校庆会上有什么,是他们最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毕竟去年的校庆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丰富多彩。

虽然再来一遍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没有那么大的排练压力了。

但是,这可是第二个校庆日,也是绝大多数学生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场面。

谁都都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轻忽对待,。

既然上一次的校庆日,你们只有不到一千人,都可以办得漂漂亮亮干净利落,那么他们现在都有了三千多人,还能搞不定一场晚会?

因为前段时间的地震惊吓,阮星回也不在意学生们是否想要进行期中考试了。

反正省联考取消,市联考也没有了后文,学校里面只是一次考试不考,问题不算特别大。

至于奖学金的问题,则是推迟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一并计算。

至于校庆日究竟怎么办。

在这个方面上,阮星回一向不太纠结。

虽然学校是在她的名下,但是校庆日也是全校师生的节日。

既然是大家一起过节,那么一起策划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阮星回自己也很期待,想要看看学生们自由发挥的情况下,能够创造出多少种以前他从未想过的可能。

为了保证这种神秘感,阮星回直接将整个校庆日的策划统筹工作扔给了殷倩他们几个,自己当起了彻头彻尾的甩手掌柜。

直到校庆日前一天,阮星回才见到了作为“使者”来给自己送信的阮梅见。

姐妹两个的关系在学校里并不算是什么秘密,阮梅见平时也不与人交恶,大家也没有对她表现出什么对教师亲属的偏见。

所以这一次,一说要有个人来给校长送信,告诉她大概的流程,大家都下意识地看向了阮梅见。

阮梅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地接下了送信的任务。

阮星回一边听着阮梅见的话,一边拆开了信封。

信封里的信纸看起来也是经过了学生们精心制作的。

是完全不同于市面上信纸的独特样式。

信纸上面是篇并不算长的邀请函,上面只写着说是邀请阮星回前来参加星空中学的校庆日。

并且在邀请函的末尾留下了开始时间和开始地点。

除此之外,一概信息都不曾透露。

这就很好地勾起了阮星回的好奇心了、。

她原以为自己会在信纸上看到学生们对于自己杰出“作品”的介绍,没想到他们也想着要把悬念留到最后的时间里。

阮星回承认,她确实是被这些学生们的小花招给吊足了胃口。

即便最开始的时候,保持神秘感这个决定是她自己定下的。

邀请函上标注的校庆日开始时间是第二天早上的九点钟,地点是学校大门口。

因为星空学院下属的三个学校现在都在同一个校区的缘故,所以这里的大门指的也就是星空高中的大门。

第二天一早,阮星回遵循着生物钟醒来,去食堂吃早饭。

但是很反常,今天的学生们明显是有什么事在瞒着她,因为每一个看见她的学生,除了礼貌地喊上一句“校长好”以外,看她的眼神一个比一个的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