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3)+番外
“就是把人抓起来,然后送到警局了。”
蓝翰星淡淡地说着,像是根本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
阮星回:……脑壳痛
她昨天到底是为什么这么放心他一个人出去的啊?
无论如何,现在她想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尽量从蓝翰星的嘴里问出信息。
足足问了一个小时,阮星回才辗转从警局那里问到了事情的大概经过。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晚饭的点儿了。
看着自己记下来的几个关键词,阮星回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怎么说呢,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啊……
放下手里的本子,阮星回去食堂里解决了晚饭,然后在“万众瞩目”下,把所有人叫到了艺术教室里。
“今天下午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本来是刘招娣同学的家务事,但是经过她的同意,今天我们加了这堂班会,主要目的是两个。”
“第一,告诉大家事情的经过;第二,后续我们每周都会增加普法课程,所有人,不许旷课!”
阮星回看着讲台下坐着的十几个学生,表情严肃极了。
她在问清楚“抓”的经过以后,就找了刘招娣,问了她的意见。
毕竟下午的事情学生们都看在眼里,如果没有及时公布真相的话,她担心会有谣言的出现。
这谣言不一定是学生们之间传的,还可能是桐山村子里传起来的。
毕竟学生们在学校连续两周才回一次家,昨天又刚刚开学,等到大家再次回家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听到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不如现在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至少在学校里,能够给刘招娣保持一个比较轻松干净的学习环境。
至于村子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去说去解释的用处也不大,不如等待警局那边的结果出来,直接拿着判决书往村子里一贴,那才更有说服力。
刘招娣听着阮星回给她的解释,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很干脆地应下了。
从昨天阮星回答应她留在学校开始,她就可以确定,阮星回是她的偶像,是她可以无条件信任的人。
得到她的肯定,阮星回揉了揉她的头发,就让她赶快去吃饭了。
而现在,虽然觉得有些尴尬和难堪,但是刘招娣依旧在座位上坐的端正,看着讲台上的阮星回。
她知道,做错事的人不是自己,那就不需要害怕或者胆怯。
果然,等到阮星回将前半段的事情经过讲完,所有的学生看向刘招娣的眼神都已经变了。
都是大山里的孩子,经历过的事情都不算多,哪里有人想得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下,大家也都明白了为什么下午的时候,刘招娣对着自己的父母能说出那么决绝的话来。
或许当时的他们还觉得刘招娣的星回与自己一贯的认知相违背,现在却多少已经能够理解她几分了。
少年人的认知观念还没有彻底成型,他们依旧保持着对于弱者的怜悯和同情。
即便是在这个以孝为美的时代,也没有这么做人父母的。
“老师,那后来呢?!”
有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后续,顾不上课堂纪律了,直接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李癞子已经移交到警局了,他究竟犯下了多少罪行,还需要专业人士来判定,不过要坐牢是肯定的了。”
阮星回也不恼,给了大家一个笼统的解释。
不是她不想说的更详细一点,实在是事情经过让她觉得不太好对学生们说。
怎么说?
让她告诉大家,蓝翰星去找那李癞子的时候,对方正好喝多了酒,看到蓝翰星是长发,就觉得他是个女人,打算再干一笔?
还是说,蓝翰星听着他说话不干不净的,干脆就一个手刀把人砍晕,然后一路把人拎到了警局?
这经过听起来怎么都让人觉得离谱啊!
没有想象中的斗智斗勇,也没有激烈的打斗场面。
就是一个人胡咧咧,另一个人根本不废话直接干。
她要是就这么说出来,也不知道是会让学生们产生一种“不法分子竟然这么菜啊”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会让大家进一步觉得“我上我也行”。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阮星回希望看到的。
所以她干脆简略了过程,只跟大家说了结果。
让后把重点落在了普法教育上。
这些孩子从小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就已经很贫瘠了,能够好好长大已经不算容易。
但是阮星回觉得,既然自己给他们提供了融入大社会的基础,那也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着怎样的规则。
这毕竟是一个法治社会,很多事情都不是大家可以为所欲为的。
什么事情能做,而什么事情不能做,她作为老师和校长,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告诉他们。
借着今天这个机会,阮星回干脆收集了一些关于人口拐卖的资料和纪录片,简单挑选以后,在班会上播放了一些片段。
拐卖这件事大多发生在女人和孩子身上。
相对于成年男人,女人的武力值普遍弱一些,反抗能力有所不如,更好制服;而孩子则是利益大头,无论是卖走做什么,都价值不菲。
对于人贩子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无本的生意,一旦沾上了,就很难舍得收手。
于是,每个月,甚至几乎每天,都会有突然失踪的孩子和女人,他们中,幸运的,还能够活到未来,找到机会,寻找家人。
不幸的,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了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