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42)+番外
但是现在当着人家老师的面,他说话至少还是要稍微委婉一点的。
毕竟他们是省队,在培养运动员上很有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对于大部分想要走职业道路的运动员来说,省队的橄榄枝已经非常不错。
当然,路子晨这个成绩,也不是没有希望进国家队。
不过他现在这个年纪,估计也就只能进国青队,进国家队的话,成绩还是需要再提高一些才可能被特招入队。
路子晨的这个年纪还算是比较好的,今年十五岁,明年赛季大周期开始的时候,他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
如果他的进步速度赶得上,职业生涯里说不定还真的能上个四五次。
只不过,路子晨对于教练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选手。
他的训练开始时间,训练时长,训练状态,进步速度,这些数据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能够有更详细的数据的话,他们也能够对路子晨未来的发展潜力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知。
而这一切,就要看路子晨和他的现任老师愿不愿意说出来了。
只不过,周围人多眼杂。
看着不远处有意无意打量着这个方向的运动员和教练们,几个人都沉默了。
“走吧,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再聊。”
运动员的训练数据虽然算不得什么重要机密,但毕竟他们还想要商量一些其他的事情,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进行显然是不合适的。
将路子晨和三位老师都带到了自己的教练办公室,短跑队教练给几人都递上了一杯热水以后,这才徐徐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首要目的,肯定是想要亲自带路子晨这个运动员的。
他实在是眼馋路子晨的天赋。
但是略微提了几句之后发现几人都不是很感冒的样子,他也就转了话头。
表示,如果路子晨愿意的话,可以将自己的运动员资格挂在省队名下。
这个时候的运动员一般只有两种职业模式。
一种是加入省队,代表自己所属的省队参加比赛,也算得上是体制中了,吃得是国家饭。
另一种则是加入一些私人俱乐部一样的存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虽然没有了编制,但是工资待遇之类的肯定要比他们在省队内更好一些,。
但是省队也有俱乐部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入选国家队的资格。
国家队的招募一般都是在各省省队之中选拔人才,每逢重要赛事之前进行选拔调集,代表国家参赛,赛事结束后运动员依旧归属各自省队。
相比于俱乐部成员,各省省队中的运动员们获得国家队名额的机会更大一些。
或者说,同等条件下,优先体制内的人。
毕竟也算得上是自己人了,肯定多多少少是有点优待的。
综合算下来,其实两边的待遇相差不大,选择哪一方主要还是要看运动员自己的选择。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选择先去俱乐部打名声,赚钱,然后再转进省队攀登事业高峰,与之相反也不算少。
左右都是一种选择。
不过像是路子晨这样的少年英才,他们作为第一个发现了人才的省队,自然还是想要留在自己队里的。
毕竟,发掘好苗子对于省队来说也是工作内容中的一项。
一个成绩突出的新晋运动员记在省队名下,光是路子晨这一个,都足够他们T省短跑队今年的KPI了!
这么好的人才,自然是谁也不想放过。
体育组长对于这个情况也算是有些预料。
毕竟是自家徒弟,出发之前他肯定是要调查清楚,努力给孩子多争取一点优势的。
路子晨的成绩他知道,进步速度他更是一清二楚。
虽然身处体制内免不了竞争,但如果路子晨并不与他们共同训练的话,这些竞争所造成的影响就不大了。
赛事的名额需要用成绩去争取,路子晨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而身处省队,以后往国家队发展也更容易,这也是他比较看重的一点。
毕竟走到了那一步,只要不胡来,路子晨的生活上怎么也不会有钱不够用的时候,所要追求的也就是行业内的至高荣誉了。
带了一年的娃,他对路子晨也算是比较了解。
这孩子选择走体育这条路,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喜欢也有天赋,另一方面就是想着出人头地。
有什么比拿世界冠军更好的证明自己的方式吗?
不过他们在来省队这里测试之前,他就已经想到了省队里面可能会有人想要挖墙脚,所以也提前问过了路子晨的意见。
毕竟,就算是他再怎么不舍得这么个打发时间……不是……
再怎么不舍得这个天资卓越的学生,也是要为了他的未来考虑的。
路子晨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可以开始学着为自己的决定担起责任了。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将自己想到的,会出现的情况都跟路子晨掰碎了详细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然后让他好好想想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至于他最后的决定,他却是没有问过的。,
孩子考核在即,没必要为了个答案给他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所以当短跑队总教练对着路子晨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体育组长也在等待着他的答案。
“我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挂在省队,然后回学校训练吗?”
路子晨认真听完以后,问。
回学校训练?
总教练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虽然能够训练出路子晨现在这个成绩也确实很厉害,但要说配置之类的问题,肯定还是他们省队要更好一些,专业程度上他们也是省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