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86)+番外
这个门卫也是这半年才来的,对于阮星回的家里人还不熟悉,即便是看过照片了,一下子也没有想起来。
值班小队长就拉着他们一个组的人,都认认真真地认了一遍,省得万一真的有个什么意外,再连累了他。
阮家三口自然是不知道后面他们在狗狗祟祟干些什么的,眼看着阮母拉着他们大踏步往广场左边的山峰走,连忙把人给拉住了。
左边的山峰是以前他们住的初中和小学区域,他们也是习惯了住在那边。
后来两个校区推倒重建的时候,阮星回住在高中部,但是阮父阮母并没有来几次,都快忘了路是怎么走的了。
不过因为学校的大学校区也开始修建,所以阮星回在规划的时候还做了个调整。
将大礼堂和大学教师的住宿区,先规划好了。
从校门口的位置看过去,广场的另一端就是大礼堂,左边是小学和初中,右边是高中。
至于大学部,则是被安置在了礼堂之后的区域。
其实也不算是特别的靠后。
阮星回和系统在选择校址的时候其实就有考虑过后续学校扩建的事情。
所以,包括最初的两座山在内,星空学院的整个范围内一共有着足足十座山。
如果从高空中望去,将这十座山连在一起,就能够看到一个Ω的形状。
小中初三个校区正好就是在这个形状的最下方,那两个短横的位置。
而Ω中间近乎封闭的圆形位置,则是被阮星回划为了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区域。
像是操场、礼堂、图书馆之类的建筑,都被安置在了这块区域。
正对着他们的礼堂,看上去背对了大学校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多开门的礼堂,学生们将来常用的各个方向上,都有礼堂的出入口。
而在礼堂的外面,两侧还各有一上一下两个通道可以供学生们直接穿行,不用进入礼堂之中。
阮星回带着父母从礼堂上方的天桥通过,来到了一处观景台上。
这里的位置比礼堂稍微高一点,是一个露天的半圆形观景台,正对着万人大操场的位置。
不过现在这个万人大操场还没有修建好,所以看上去地面乱糟糟光秃秃的,没有半分景色可言。
但等到施工完毕以后,这里将会是学校大型活动的主要举办地点。
因为坐落在所有山峰的包围之中,所以如果遇上超大型的活动,即便是在山上,也能够看到山谷之中的活动场景。
举办运动会的时候直接就在操场上进行就好,如果要举办校庆之类的活动,则会有一个可以迅速组装出来的超大舞台,随时待命。
也算是一个场地两种作用,尽可能最大化利用了。
而在操场的另一面,正对着礼堂的地方,是学校的图书馆。
或者说是,总图书馆。
星空学院规划出来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只有一个图书馆的话,学生们难免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往返路上。
所以,除了总图书馆以外,每一座山峰上都会有一座分馆,里面会存放上学生们常用的书籍,小学和初中部因为同在一座山的缘故,分别在校区内拥有一座图书馆。
并且在未来全校的十余个图书馆都会联网,并共享书籍位置数据,学生们在任意一座山上的图书馆都可以查看出来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可以在哪座图书馆的哪个位置找到,大大节省了找书的时间。
这样一来,书籍存放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座山峰上驻扎的院系来安排侧重点。
像是医学院所在的山峰上的图书馆,除去基础类的书籍以外,还会比其他学院多出不少的医学类书籍,文学院所在的山峰上则是会有很多的文学类书籍,以此类推。
总图书馆的高度达到了近五十米,也就是将近十层楼的高度。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用来当做图书馆了。
因为图书馆比较安静,位置也是居中,阮星回就把学校高层的办公室都安排在了图书馆的上方。
像是她自己的办公室,未来学校各个学院院长的办公室等等,都被安排在了这里。
同时还划分出来了一些空间作为会议室,方便商讨事务。
而在图书馆背后的那座山峰,则是阮星回留给学校教职工的宿舍区。
阮星回这几年因为校区修改,来回搬了不少次的家,即便是有随身空间可以方便快捷地搬,但总归是要费时间费力气的。
所以这次之后,阮星回打算再也不搬家了。
不过因为大学校区的各个峰都还没有开始正式建设,所以阮星回现在还是住在高中校区的宿舍里。
等到住宿峰建好了,她就会搬进去,然后再也不搬家了!
不过这件事离得还比较远,现在住宿楼的布局图都还没有出来呢,更别说是搬家了。
这些都不是阮星回拉着父母到这个观景台上的原因。
她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主要是为了让二老看一看自己这几年的成就。
哪怕他们在S市的时候也一直听着星空学院的各种信息,但听说总没有亲眼见证那么震撼。
受限于积分的数量,阮星回计划的星空大学第一批院系有六大院系,总共占据三座山。
再加上作为教职工宿舍的山,一共四座山峰和整片山谷同时动工。
其中,作为未来地标的礼堂以及图书馆已经建成了雏形,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内外装修工作。
山谷的地面也已经平整完毕,超大操场的修建还是比山上建筑修建起来要简单不少,地面已经平整完毕,在图书馆和礼堂工程告一段落之后,就开始了地皮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