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397)+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也是因为这样的成绩,才给了鲁信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

他原本就不是多么聪明好学的学生,如果不是因为想要和人家姑娘继续做同学,他也不会在初三的时候才开始奋起。

但仅仅是在初三的时候奋斗了一年就能够只差那么一两分钟就可以摸到那个学校的录取门槛,也足以说明鲁信本质上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输就输在了他起跑的时间比别人晚太多。

但这也意味着,他要是真的想要追赶,也会比别人容易很多。

鲁信没有渠道去打听别人学校学生的成绩,现在这个年级学校也不会组织跨校联考,所以对于人家姑娘现在的成绩如何一无所知。

但是有人有办法啊!

师友逸专门找老朋友打听了对方学校的期中考试怎么样了,还弄到了成绩单。

和自家臭小子的成绩对比一下,那明显的,比中考时候缩小了不少的距离,让他身心愉悦。

且不管这家伙是为了什么而努力,现在这个数据就很养眼嘛!

除了鲁信以外,在这次期中考试里,表现格外优异的,还有程远。

这两年,星空学院里面多了不少的转校生。

以至于在学生们之中还隐约分出了两大群体,一群是正常升学就读星空学院的学生们,另一群就是转校生了。

并且因为学习进度的原因,所以转校生和本校生之间想要区别的话还挺容易,一来二去的,隔阂就明显了起来。

而两个群体之间最大的竞争就表现在了最为直观的成绩对比上。

但是程远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

他原本就是星空中学的学生,说他是本校生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但他中间又出去读了两年的高中,今年才转回来。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他又成了转校生。

而且当年程远作为第一批学生里的领头羊,在星空学院的学生之间其实还挺有名气和威望的。

即便是当初和他同级的学生现在都还只是高二生,但高三的众人依旧对此有所耳闻。

一个程远,一个刘星律,一个张楠。

所以,自打程远回来以后,学生们的目光就有不少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尤其是想要看看他在当年离开星空学院之后,成绩究竟保持的怎么样。

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而这次期中考试,就成了最好的检验舞台,。

程远是知道他们的这些想法的,不过他并没有过多地在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这还只是最为简单的一种。

他这几年给人做翻译工作,不知道和多少人打过交道,明里暗里地打机锋也不少。

这点子小关注和在意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他还很高兴自己在两年之后依旧能在学生们之间有一席之地。

虽然他的成绩一直被刘星律碾压,但并不是被压得毫无光芒。

离开星空学院这两年,程远一直在努力学习,就连做翻译工作也都只是在学习的间隙,以课后活动活动脑筋为目的才进行。

因为他现在在翻译网上已经完成过不少的单子,并且客户评价一直都还不错,再加上他现在已经从原本的三国语言,进化到了五种语言的高度,他能够匹配到的翻译单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

有的时候都不需要他自己去筛选单子,就会有人主动联系他,希望能够帮忙进行翻译工作。

而随之上涨的,还有他的接单价格。

多重加持之下,程远现在其实是不缺钱的。

即便是主动放弃了奖学金并且还需要付房租、承担起两个人的生活费,程远的手上依旧很宽裕。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想要全力备考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格外好使的脑子。

高中两年的知识,包括上个学期在原本的学校进行了一半的一轮复习,都牢牢地记在他的脑子里。

现在回到了熟悉的学习环境和节奏中,程远整个人如鱼得水,在还在努力适应学习节奏的同班同学之间显得格外突出。

因为同一个班里的学生水平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一轮复习进行了一半的程度,所以在正式开学之后,老师们带着学生们简单地重温了一下一轮复习的前一半,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就开始扯着大家拉进度了。

半个学期的时间,一轮复习已经整体进行完毕。

这次的期中考试正好就成了高三学生们第一轮复习成果的检验。

一半来说,备战高考的学生们在刚刚结束所有新课学习之后、到一轮复习结束,这段时间里的成绩进步幅度会是最大的。

因为都是已经学过了的知识,全部重温一遍就相当于是唤醒了以往的记忆,顺便巩固了比较生疏的知识点。

这个时候被查漏补缺的内容也是最多的。

提升起成绩来,自然也是最快的。

二轮复习则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更深入一点,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略大一些,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人也就不像一轮复习那么多,总体成绩上的提升也相对不那么明显了。

而程远的优势就在这里。

他学会的知识,都是学会了。

这里的学会并不是简单的学明白,而是已经可以熟练地进行应用,解决试卷上的问题。

除了一些当时老师水平不是很足够,没能够妥善解决的问题以外,这会儿拉程远去高考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所以,在这半个学期的时间里,高三11班的学生们最常见的就是程远在下课之后堵着讲台不让老师走,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开始提问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