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45)+番外
但其实也不是减少,只是正常招收大一的学生而已,不过是因为和以往星空学院的几次扩张比起来,这个比例确实算得上是减少数量了。
四座山六个学院,除了最重要的医学院和专业数量最多的人文学院各自独占一个山头以外,剩下四个学院两两一组。
但即便是这样,这一次的招生人数预计也要达到三万人。
按照规划,星空大学的终极版本大约能容纳二十万师生同时学习生活。
而十座划为教学用的山头大小又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每个学院的学生几乎是平均的两万人,分散到每个年级就是五千人。
五千这个人数已经顶得上一些小型的高等教育院校了。
所以,星空学院在每一年的招生压力都不会小。
这里的压力主要是指的老师们的工作压力。
除了最开始的两年阮星回自己也有心理准备知道大概学校初创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人很热衷于报考,滤镜也终究只存在于一定的学段中。
这就像是当年星空高中开始招生一样,T省的家长们大多听过星空中学的名声,但是星空高中第一年招生的时候依旧有不少的名额放置到了调剂区。
星空大学也是一样。
不过大学是阮星回最需要精心运营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能够创造出来的知识和财富都是最多的,也是阮星回在外人面前捂紧马甲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阮星回对于大学招生的标准其实是宁缺毋滥。
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接受调剂,但也会划下一个最低的标准线,即便是名额还没有招满,但如果剩下的学生成绩都在标准线下,那么阮星回宁可名额空着不要,也不会收的。
初高中的知识其实不算难,不然星空学院最初的那一批学生们也没有办法在刚刚回到学校、什么都落后于人的条件下,短短时间就能够把成绩追回来。
或许有的人是真的搞不定数理化,但不会有人政史地都考不到及格。
如果真的不及格了,那要么是记忆方面有缺陷,要么就是没有认真学。
毕竟政史地这三门课除了地理需要的思维逻辑多一点,尤其是季风洋流那几个单元更偏向于理科逻辑,政治历史这两门课背诵的部分更多,并且还有答题模板可以套用。
三百分的卷子考不到180,不代表人傻,但绝对不符合阮星回对于自己学校学生的期待。
当然,阮星回也不是一点都没有给那些真的偏科的学生们机会的。
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考试的六门科目里,总会有相对擅长一些和不擅长的科目吧?
假设一个学生在地理上实在是没有天赋,但是他语言天赋不错,语文英语把总分提了上来,阮星回也不是不接受。
高考卷面分一共750分,全科及格的分数都能有500了,而这个分数在许多省的高考分数线里,仅仅只比一本线稍微低一点点。
说实话这个成绩真的不算难,绝大多数的人好好学习都能够达到,甚至都不需要学得跟吐血了一样。
而勤奋肯学、积极上进,是阮星回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
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及格线,那么阮星回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学校把他们招过来能做点什么?
虽然这么说好像是有点残酷,但真的是阮星回的底线了。
星空大学在阮星回的定义里是要培养各个尖端领域人才的地方,有系统在,学校里面会有源源不断的产出。
即便是这些产出并不是来源于学生们,但阮星回也希望他们能配得上这里的名头。
总不能说学校每过个几年就研发出来一款领衔世界的新药品,而这个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连做实验的基本流程都不懂吧?
当然,这里的对比是夸张了点。
但无论如何,即便是星空高中的学生,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最低的标准,阮星回也是不会要的。
可话说回来,目前为止星空学院今年要毕业的四千多名高三学生,也没有一个达不到这个标准线的人。
并且,以星空学院的招生人数来讲,500分这个底线其实已经不高了。
也就是今年招生难,哪怕只是过上一年,阮星回相信学校的分数线都不会只有五百分。
不说别的,阮星回现在已经看好了五个项目,就等着学生们入学以后给导师们打下手工作呢!
这五个项目分别属于人文学院以外的五个理科学院,项目成果或许不是震惊世界的等级,但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
等到学生们入学以后,经过最开始的基础学习,就会被学校里的老师们带着尝试参与项目。
即便是因为参与的工作都只是细枝末节,可对于大一的学生们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经历了。
而等到这一批成果发布出去了,对于明年高考学生的吸引力,那就像是熊二见了没有蜜蜂的蜂窝。
到时候,就只有星空学院被学生们抬高分数线的份儿,而没有星空学院抄底捡漏的余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境外黑客:这个玩意儿怎么跟个金刚球一样的,完全找不到突破口啊!!!
国内队友们:喝茶,看戏,吃瓜瓜
晚安!
第124章 通知书
由于可以直接和系统对接的人只有阮星回一个,所以在抽取教师卡的时候,阮星回依旧只能亲力亲为。
星空大学在阮星回认真考虑之后被定为了六个一期院系。
这六个学院分别是医学院、化学院、生物学院、物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