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70)+番外
按照计划,所有的美食摊位会在广场周围铺开一圈,然后向各个分支道路上蔓延出一小段的距离,如果从天空俯瞰的话,应当是一个近似于太阳正在放光芒的形状。
当然,这个形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刘运联想到了这个方向而已。
美食广场的营业时间将会从校庆周的第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第六天的晚上。
最后一天晚上是校庆晚会,所有人都会到场观看,自然也就没有人光顾小摊了。
足够长的营业时间也会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品尝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多吃几次。
而美食广场上的消费,除了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放同样价值的品尝券以外,想要吃更多的话就需要大家额外付费。
毕竟现在的星空学院又不像是之前那样纯粹做慈善,没有理由出钱让那么多人白吃白喝。
尤其是阮星回本就一直在为了学校的建设资金而头秃,就更不可能把大笔的钱都花在了这个方面上。
事实上,最近几年,除去学校调查后确实认定家庭困难的学生以外,其他的学生都是按照桐山市其他公立学校同等水平进行缴费的,包括星空大学的学生们。
不提别的,光是这批学生今年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都已经给阮星回提供了将近两亿的资金,虽然和学校的建设费用比起来真的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也是见到回头钱了,能够稍稍缓解一下阮星回的账面紧张问题。
话说回来,星空学院的这次校庆晚会在刘运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筹办着,阮星回却是在发愁另一件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空网课app的用户数量总算是达到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数量的70%,然后就开始以龟速向上挪动。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长的话,等到阮星回都要寿终正寝了估计都没有办法彻底完成。
在发现增长进入停滞状态以后,合作方终于出手了。
但毕竟前期的市场已经快要接近饱和,大力推广的效果有,但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好。
也就是从70%进度到了79%。
这个数字距离全部完成都还有五分之一呢,可把阮星回给愁怀了。
毕竟,按照她的推测,在确定了软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后,应该会有不少人对此趋之若鹜才对。
那么,究竟谁才是这谁也搞不定的21%?
事实上,和她一样在发愁的,还有孔中祥。
星空网课app的诞生和发展都可以说的上是他一力推动。
如果放在正常情况下,79%的数据已经十分优秀,完全是可以拿得出手、狠狠吹一把的成绩。
但是孔中祥最惦记的还是那少数的21%。
国内现在的初中和高中学生数量加起来足足有一个亿,21%的老师缺席就意味着有差不多21%的学生并没有享受到现有的教育理念。
那也就是说,有两千一百万人,被这次教育改革的洪流遗漏了下来。
两千多万人,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
在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人才的时代,两千万人足以决定很多的事情。
所以孔中祥并不想就此满足,他想将最后的这两千万缺口也一并补上。
只是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样去解决,他还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
说句夸张点的话,如果能将这两千万的缺口全部补上,那他就是立刻去世,都是乐意的。
为了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想的不就是这么点儿事情吗?
星空网课app推行了那么久都没有停下,他们也没有理由在最后冲刺的时候给自己来个急刹车。
这个时候,如果能一鼓作气加把油,或许事情就真的成了。
不过这个油应该加什么型号的,就是孔中祥和阮星回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思考重点了。
作者有话要说:
解封了!!!
第一件事是吃烤鸭,第二件事是吃干锅鸭,第三件事是把我那四趟小拉车才能运完的囤积快递全部取回家
第129章 实验
自打高一寒假之前被校长叫到办公室里以后,鲁信的生活就变了一个模样。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他自己钻进了脑回路的死角,一心想着既然不能在一起,那不如及时行乐。
还是后来因为成绩大幅度下滑,又被老师们抓包私自带手机,这才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去谈话。
当时的阮星回三言两语就点出了他选择自暴自弃的真实原因,让他真的震撼极了。
也是因为阮星回的一番话,他才重新拾起了斗志,决定要努力学习,追上心上人的成长脚步。
只是二者之间的鸿沟实在是有些大,即便鲁信后来废寝忘食地努力了两年半,也终究是没能真正追上她的进步速度。
简单来说就是,三年前的她是全省前五名,鲁信是全省前五千名。
三年后,她还是全省前五,而他只是前五百。
心上人顺利地被招进了国内的顶级院校,奖学金、直博资格只是标配。
而他,连入门券都没有。
他的进步不大吗?当然不!
他打败了四千多人,每向上攀登一步都充满了汗水。
只是有的人本就天资聪颖,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自然不是鲁信这样半路出家的人能轻易赶上的。
如果再给他两三年的时间,或许还有机会,但是时间不等人。
去不了同一所学校,鲁信一下子就对填志愿的事情没有那么热衷了。
毕竟除了那一个选择之外,好像选别的什么区别都不大。
实在是太过气馁,他甚至都想过要去找阮星回谈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