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84)+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这个时候多累上一段时间就能成功,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她比太多人都幸运了,不是吗?

阮星回目前的工作任务就是建设学校以及添置各个方面的东西,因为中间涉及的金额过大,所以她很难将这部分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做。

并且,作为校长,总是会有一些项目或者会议必须她来出席,甚至原本还是有一些分享会之类的东西的,不过阮星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准备那个,就统统丢给了秦明延他们处理。

但即便是这样,阮星回的工作最近也陷入了泥沼之中。

论文事件是除夕之前爆出来的,沸沸扬扬闹了好几天,直接横跨了不少人的新年假期。

而在那之后,星空集团对外采购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阻挠。

星空大学这两年来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些。

去年的时候虽然有采购,但因为是分散进行并且没有一个摆明的靶子在,所以非管制物品采购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即便是和星空集团有仇的美育集团旗下,也七拐八绕的有过一定程度上的交易,不过那和美育集团实际上的联系几乎可以说是约等于无了。

但是自从论文爆出来之后,国外的势力开始发现星空大学正在做科研,本身星空集团的实力就已经增长的很快了,短短几年就到了要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地步,如果真的让对方在科研上面取得了成果,那么星空集团必将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由此,众多势力都开始明里暗里阻挠星空集团的采购工作。

阮星回对此也是有所预料的,但并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解决办法,只能让集团采购部门继续努力,然后着手寻找其他的途径。

星空集团已经是明面上的靶子了,可这并不代表星空学院找不到别的渠道。

不提其他,那么大一个合作方摆在那里呢,不用白不用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形容,实际上学校和合作方还是以合作的模式进行的采购工作。

这个时候,能买到合适的东西,哪怕多付出一点点钱,也是值得的。

尤其是在孔中祥和科学院对于星空大学在搞什么项目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

一点点渠道上的帮助,换来未来的优先合作权,那也算得上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也是为什么从一开始的时候星空大学的四大项目都是独立出资,而不曾申请官方资金的原因了。

有充分的自主权,未来需要退让的时候,才更方便谈条件。

或许这么说起来似乎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都是正常的思维套路。

至于科学院那边,可是早就对星空大学的四大项目充满了期待。

这四个项目任何一个能够成功攻克,所带来的好处都不亚于曾经的蘑菇蛋诞生。

蘑菇蛋是一个划时代的成就,也是将他们推上世界牌桌的最大底气。

而物理学院正在研究的东西一旦成功了,国内的装备又可以再次升级。

这在原本大家都在齐头并进的背景下,相当于是当年第一个研发出蘑菇蛋的国家。

那种威慑力和话语权,即便不是实质上的提升,根据和平条约也没有办法使用,也足以震慑宵小。

手里有剑但不用,和手里没有剑,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世界上的各国实力水平相当,彼此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忌惮,总的来说还是维持在一定的平衡之中。

但如果哪一天,其他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份和平能够维持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

和那样的未知数比起来,主动发展自身的力量,无疑是更加可靠的选择。

他们可以保证自己持利器而不伤人,但无法相信别人同样做得到。

谁让那些国家一个个的都有前科呢?

而到了化学院,对于国家实力的提升又是另一个方面了。

百年前,空间站的彻底成型标志着国内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世界顶峰。

但,空间站并不是独一家的,太空中陆陆续续又升起了两个空间站,算得上是三足鼎立的状态。

而在探索太空方面,大家都在铆足了劲去寻找合适的材料、燃料,以助推火箭探索更远处的星空,以及,载人登陆。

因为受限于材料的强度、耐热性、抗辐射性等等问题,火箭的前进速度一直都受到了限制,每一次这方面的突破都会引领一次航空事业的大步前进。

星空大学化学院目前主攻的方向恰巧就是这里,材料和燃料,航空事业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如果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话,未来指日可待。

倒是医学院和生物学院的项目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侧重点落在了药物研发和新的治疗技术的实验上。

并且根据获得的信息显示,这两个学院的研究方向似乎是和渐冻症有关。

但是想一想阮星回的资料,这个方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比起物理化学两个学院,医学院和生物学院受到的关注稍微小一点,但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了。

而阮星回还没有说的是,正处于她计划中的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以及农学院,她现在也已经有了安排。

如果不是这一次论文风波,采购顺利进行下去的话,科学院那边收到消息估计会更晚一些。

不过虽然因为论文而产生了一些额外的波折,总体上来说采购还算是比较顺利,只是成本上升了5%左右,也在阮星回的可接受范围内。

阮星回这边忙着善后,鲁信却是已经提前回到学校好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