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15)+番外
自家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平平安安的,自然令人身心舒畅。
所以,这次阮星回刚一提需要自己帮忙联系农科院和农业司,孔中祥就笑得更高兴了。
他也算是国内现在对于阮星回和星空学院了解最多的人了,对于他们的特异之处也心知肚明。
更何况还有着上级的许可,孔中祥毫不犹豫地就应下了。
联系农科院和农业司的过程也是相当顺利。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即便是不清楚上次军演的内情,也多少能得到一点消息的。
再加上还有教育司这个先例在,农业司的司长来的可快了。
农科院的院长也是火速赶来。
之前搞化学那边的人从这边搞了个什么配方回去,没多久就遍地开花出了好多的成果,他们农科院可是眼馋极了。
这次阮星回有了准备,也不像是上次全息头盔那么匆忙,所以孔中祥这边也是多少有了一点点的资料介绍。
为了保密,并没有过多的信息,只是提了推进研究进度和不方便挪动这两件事。
也是因为这两件事,农业司司长袁恒礼和农科院院长黄树远两个人,当天就坐上了前往桐山市的专机。
他们没有向生那样的渠道可以直接直升飞机来回,但是作为司长级别的高官,特殊时刻专机出行还是在允许范围内的。
在桐山市下了专机以后,两人又坐上了中途联系上的桐山这边的直升机,直接在山溪镇寻找了可靠的降落点降落,把节省时间做到了极致。
但毕竟是比向生多了几个步骤,两人赶到星空学院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他们二人往学校这边赶,孔中祥也没有闲着。
阮星回和星空大学搞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中间间隔的时间还不算长,孔中祥总觉得她这样每次都是找自己当联络员这件事不太合适,他毕竟不是每次都恰好有时间接电话的。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专门给阮星回安排一个人来做这方面的事情比较合适,少了他这个转述环节,也能节省点时间。
孔中祥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也是因为星空大学频繁产出成果这件事情也就是最近半年的事情,所以之前他们都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可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了,自然也不能置之不理。
很快,孔中祥就带着一个新的联系号码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袁恒礼和黄树远两个人正好去了学校那边,倒是可以直接将这个号码转交给阮星回。
晚饭时间前,阮星回见到了袁恒礼和黄树远两个人。
这不是她第一次和这些只在电视里见过的大佬们打交道了。
因为马上就是饭点,所以阮星回这次带着他们去的不是上次的会议室,而是另一边的包厢。
说是包厢,其实也是之前的会议室改造的。
商谈事务难免会遇到饭点,学校食堂人数又多,不是个好的交谈地点,阮星回干脆就将基本上空置的另一个会议室改成了宴会厅的模式。
这样一来,大家用餐结束以后就可以继续谈公务,倒也节省时间。
这次她就是直接带着两人到了宴会厅。
星空学院的食堂依旧保持着正常的水准,不过阮星回这边的需求,以及教师公寓所在的山峰上的食堂,都是由秋菊来负责的。
也是星空学院的伙食标准天花板了。
黄树远和袁恒礼两个人都没有带多少人,除了各自一个随行秘书之外,剩下的就都只是安保人员。
安保人员被安排在另一个房间里用餐,宴会厅里只有阮星回、农学院院长、农业科学系主任以及他们四人。
席间,七个人的主要话题就还是加速生长舱,这本来也是袁恒礼四人来的目的。
这方面的事情阮星回不懂,本质上来说她也是一个沟通桥梁。
讨论这件事最多的还是黄树远和星空学院的两个老师,三个人都是专业人士,说起话来也带了不少的专业术语,听得阮星回云里雾里的,只能放弃,转头和袁恒礼聊了起来。
他们聊天就都是一些闲散话题了,像是农学院现在还有没有别的成果、学生们未来实习有地方了没、主要研究方向都是啥……
三句话离不开农业发展了反正是。
阮星回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倒也不至于答不上来。
至于两个秘书,这个时候也算得上是在沉浸式表演什么叫“食不言”了。
这顿饭用得飞快,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
刚刚结束用餐,黄树远就提出要去农学院好好看看。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一行七个人就往农学院去。
和头盔可以直接带着到处跑不同,加速仓的体积大、不好挪动,所以众人只能亲自前往实验室参观。
学校各个学院的实验室都埋藏在山腹之中,从图书馆地下还有直达的通道,经过身份验证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这个通道里面,然后乘坐专用的交通工具前往。
少了爬山和步行的环节,抵达目的地就是一件不需要多久的事情了。
然后七个人就眼睁睁地看着那几粒小麦种子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破土、发芽、长高。
这点时间还不足够它抽穗长成,但这样的时长已经足够黄树远有自己的判断。
他激动地抓住了系主任的肩膀。
“这玩意儿!先给我来一百台!”
作者有话要说:
黄树远:人不傻,但钱多,这样的成果给我多来点!
PS: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全部都是瞎编,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