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550)+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人才是会随着资源流动的。

而星空学院,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

就像是数百年前的丑国一样,用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他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他们不会像丑国那样不择手段地留人,但……要是人家自愿留下,咱也不能干涉别人的人身自由不是?

更何况,他们来了,学习着,参与的项目也都是自己的,成果大头还是他们的,只需要稍稍的分一点点的成绩给外来的研究员,但提升还是本国的,然后新的技术生成新的资源,组起一个正向循环。

这样的好事,谁不喜欢?

星空学院站到台前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上文提到的也就是最为浅显的两个方面而已。

确定下来事情之后,阮星回就乘坐专机返回,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学校附近的驻地,然后防爆车将她送回了学校范围内。

站到台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把过往的成果都拿出来遛一遛。

开个新闻发布会,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剩下事情自然会有人来推着他们完成。

阮星回回到学校后,就叫来了殷倩。

殷倩现在已经不再只是初中部的校长了,她被阮星回调任到了星空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

虽然她的教学能力是不足以应对这些学生的,但是她胜在能力足够强,所以阮星回安排她来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像是招生、对外宣传这些方面,都是由她来负责。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自然也要由她来组织。

“你把这四年……不,把建校以来所有的研究成果全部盘一遍,然后把名单发给我。”

阮星回揉了揉额角。

学校现在恨不得一天三个小产出,三天一个大产出的,阮星回实在是记不全,只能让殷倩去想办法。

“名单给我以后,你做一个总结,我们要对外公开了。”

对外公开这件事是早晚都会发生的,阮星回很久以前就跟以前提过,所以听到她这话也没有觉得意外。

因为提前做了准备,现在资料在她那里都是现成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总结要以什么形式进行。

发布会?记者会?还是别的?

别看名字看起来很像,实际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

殷倩需要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组织,然后整理出最合适的展示方案。

阮星回听了她的问题,点点头。

“是发布会。”她顿了顿,“发布会宣布成果比较方便一点,不过以后倒是可以把记者会给筹办起来。”

她也是突然想到这一点的。

“学校现在成果不少,虽然不至于每个都能让世界翻天覆地吧,但总归是需要一个对外宣传渠道的。”

阮星回越说越兴奋。

“外国有专业的期刊,咱们学校自然也可以。”

“到时候,期刊和记者会两相结合,就相当于是一次次的成果发布会。”

“既然是要走到台前了,那就高调一点,也不错。”

殷倩点了点头:“那记者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办?多久一场?”

阮星回略做思考,就定了下来。

“记者会每旬一次,定在……旬初吧。”

一旬十天,旬初就是每个月的1号、11号、21号,31号和1号撞了就不用办了。

殷倩把阮星回说的这些东西都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匆匆离开。

现在首先要忙的是发布会,阮星回他们开会的时候定下的时间正好是下个月一号。

到时候直接开完发布会开记者会,倒是注定了会十分热闹的一天。

只不过,对于殷倩来说,热闹,从今天就开始了。

她手上涉及到的资料实在是太多,光是翻看一遍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更别说是整理成类似于幻灯片形式了。

即便是她有三个助手能够帮忙,工作压力也着实不小。

而且这和以前对外发布过的成果还不一样。

以前发布成果的时候,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于最香甜的那个。

但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小果实成熟,却往往会被人们下意识地忽略掉。

像是鲁信最初的那篇论文,如果不是它单独发布,也会和其他的成果一样被淹没。

可它真的不需要重视吗?》

未必。

技术和材料,往往都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

就比如化学院在搞的化学燃料。

这玩意儿可以用在冶炼、推动等方面,再扩展开来,就是可以用来冶炼金属、当做航天燃料、当做导弹推动剂等等……

只是因为之前的成果宣布起来就像是直接打来一个十米高的浪头,自然也就没多少人关注其中的一朵浪花。

但既然是要炫耀,那就要把好东西都拉出来遛一遛。

是的,在殷倩看来,这就像是炫耀。

自家孩子考了好成绩,所以要对全世界炫耀那种。

你看这个成果,又红又大,香吧?不给~

你看这个成果,又香又甜,馋吧?不给!

殷倩整理资料的时候被自己脑海中的想法逗得一笑,摇摇头,转身继续忙碌了起来。

也幸好她早就开始收集资料了,不然即便是有三个人帮她,也很难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全部搞定。

阮星回将任务分配下去之后,反而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

正好第二天是阮母出院的日子,阮星回干脆就又给自己放了几天假。

原本阮母是应该在术后第四天就出院的,但是渐冻症终究是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阮母的评分没有能够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