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614)+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看看那个配图,一只躺下的咸鱼表情包!

相对于不太了解表情包文化的外国人,自家人都快被这个图给气死了。

但纪录片片源握在他们手上,观众们就算是不乐意,也只能乖乖地听安排。

认真说起来,现在也算是卖方市场了,他们这群买方天然吃亏。

但又能怎么样呢,毕竟是自家人,他们也不可能为了纪录片的后续跑去科教频道的办公大楼下堵人不是?

只能可怜巴巴地继续等待明晚八点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怀念起来各个视频网站的点播选项。

虽然像是在被割韭菜,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怪只能怪故事选的太好了!

曾经吐槽过点播制就是纯粹割韭菜手段的部分观众如此想。

好在,科教频道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啃,但说话还是算话的,纪录片的第二集,在次日晚上八点,如约而至。

一天的时间,足够第一集的内容传入网络,让更多的人挺到风声,。

于是,今天守在播放空间外的人明显要多上不少。

也就是现在播放大厅里面大家都是虚拟形象,并没有实体,不会出现人挤人的现象,系统还会在人数过多的时候自动屏蔽分流。

不然就这样的盛况,只怕是要发生踩踏事故。

八点一到,播放空间外的大厅瞬间就空了。

只剩下寥寥无几还在选频道的观众一两茫然地看着刚才还拥挤不堪、但是现在已经门庭冷落的播放大厅。

“他们看起来好热闹啊……要不我们也去看看?”

随着这句话落下,大厅里最后剩下的几个人也都相继不见了。

纪录片本就是以真实事件为题材制作的,星空系统临走之前留下的这批视频资料并不算特别多,显然是已经经过筛选了的。

而在经过专业人士的剪辑之后,纪录片的故事节奏更加紧凑一些,不然也没有办法将上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十二集四十分钟的片子里。

每天一集,不到两周的时间,纪录片就已经播放到了尾声。

阮星回离世时的画面,时隔两百多年,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中。

看着午后阳光下带着笑意沉眠的老人,播放空间里的观众们渐渐沉默下来。

他们陪着阮星回看过了这一百年的变迁,也看着她从青春时代走向垂垂老矣,似乎时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纪录片的结尾是在一阵风中结束的。

刚刚看过了阮星回的遗愿,他们知道,这是她化成了风,在轻轻抚摸着每一个来到这片土地上的学子。

难得的,一向热闹的网上突然就陷入了沉默。

阮星回的故事并不算多么的精彩纷呈。

甚至如果从专业角度来看,似乎她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星空学院,并且还是在系统这个外挂的帮助下才完成的。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能就这么简单地一概而论。

单凭阮星回体质特殊、可以和星空教育系统顺利沟通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了阮星回的不可或缺。

如果不是特殊体质,系统无法联系她,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这个传奇学校的诞生。

可以说,现在很多科学技术都是诞生在这个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星空教育系统的存在,没有阮星回的存在,保守估计,世界科技水平想要走到现如今这个地步,至少还要往后再走一千年。

而这一次,他们并不一定能够拥有十分强大的优势。

阮星回的存在间接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阮星回也不是没有贡献。

即便是有系统的限制,阮星回依旧在有条件之后将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官方,从纪录片里来看,这些成果大大促进了国内多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而这个国家的再次强盛,也是从那些成果被运用于各个领域之后开始的。

在这群观众中,看过小说的人不少,自然也知道,系统的存在,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关键节点。

有的人利用系统大肆捞金,有的人利用系统改变自身命运,有的人利用系统钻各种法律不允许的漏洞,自然也有人将系统上交国家。

他们不清楚阮星回为什么没有上交,但这只是个人选择。

而且从她后期的表现来看,似乎她也不是没有上交的意愿,反而更像是交不了。

但即便是如此,她也依旧没有放弃和官方合作。

她的立场,从始至终都是鲜明的。

只凭这一点,他们就没有办法说阮星回的坏话。

但是,看到这些纪录片的人并不只有国内的。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其他国家的人对于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就愈发的关注。

更别提还是和星空学院相关的纪录片。

自从预热开始之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科教频道的动态。

他们自然也是第一时间追着纪录片的更新,想要获取第一手资料的。

只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答案竟然是这个样子。

纪录片大结局这天,观众们的情绪落寞又激动。

落寞是因为他们这次是真的从头到尾见证了一个人的一生,勤勤恳恳的一生。

激动则是因为,他们对于未来还有更深的期待——

因为纪录片的末尾并没有交代系统最后的去向。

是留下了吗?阮星回去世已经有两百多年,但是星空学院最辉煌的时刻却一直持续到了一百年前。

虽然现在看起来没有那么厉害了,但实际上星空学院的产出依旧在世界上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