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79)+番外
为此,秋菊今天特意挑了几个拿手好菜,听到阮母这话,也笑眯眯地。
“那您就擎等着吃吧!”
“哈哈哈哈好!我等着!走走走,快去放行李,我都要饿了!”
第一次来到女儿工作的环境,阮母表现出了她极强的社交能力,拉了拉女儿的手,恨不得下一秒就上桌。
阮星回笑着让她拉,带着人往宿舍走。
按照规划,一楼的宿舍下一个学期会空着大部分,学生和老师们全部住到楼上。
不过因为阮母眼睛看不见,阮星回给二老准备的房间就放在了一楼,减去上下楼的问题,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少去很多麻烦。
带二老认识了一下他们的房间,又说了说房间里的基本构造,阮星回就领着人去食堂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秋菊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卡准了出菜时间。
这会儿阮星回刚到食堂,最后一盘爆炒小青菜正好出国。
浓郁的饭菜香味萦绕在鼻尖,阮母虽然这些年吃的好吃的也不算少,但还是忍不住挑了挑眉。
“味道不错啊!让人期待起来了。”
她一直都听阮星回说学校里的食堂阿姨做饭多么好吃,但是又看不见图片,还以为女儿是报喜不报忧,为了宽她的心,糊弄她呢。
这会儿倒是有几分真信了。
阮星回带着父母,和老师们坐了一桌,秋菊和陆老爷子带着孩子们坐了一桌。
“来来来,大家都趁热吃。”
现在天气冷,饭菜凉得快,阮星回坐下以后就动了筷子,先给阮母的勺子里夹了一筷她平时最爱吃的回锅肉。
有了阮星回开头,其他人也就不拘谨了,纷纷对着桌上的饭菜下了手。
阮母则是用勺子将回锅肉送进了嘴里,细细品尝着。
回锅肉刚一入口,最突出的就是带着微辣的咸香味道。
青椒和豆瓣酱里的辣味已经融入汤汁,裹在肉片上,第一时间抢占高地。
只等稍稍咀嚼两下,五花肉煸炒过后微焦的瘦肉、微韧的肥肉就开始将自己丰富的内涵展现在食客面前。
“好吃!”
阮母点了点头,称赞。
她是最爱吃回锅肉的,虽然因为上了年纪担心血脂吃得少了,但是多年来练出的品鉴水平可半点没有退化。
秋菊这道回锅肉做得十分地道,肉片煸炒的火候也是正正好。
为了去油,七成熟的肉片是会首先进油锅里的。
这个时候,锅里只需要有一层薄薄的油层就可以了,等到肉片下锅,肥肉的部分就会在高温下主动炸出自己的肥膘。
出过油的五花肉油腻感大大降低,而瘦肉则是会在这段时间里迅速变成一种带着几分焦香的状态,这样状态下的瘦肉入嘴之后会有一点点柴,但是更香。
只等肉片煸炒得差不多了,锅里就要开始倒入豆瓣酱、青椒等调料,迅速炒匀了味道以后盛盘装出。
若是肉片煸炒的时间短了,肥肉里的油腻还没有去除,若是时间长了,瘦肉又会因为过度煸炒而变得干柴难以下咽。
在二者之间取舍,是做这道菜最关键的一步。
而秋菊做的很不错。
阮母品着口中的滋味,十分满意地又吃了口米饭。
回锅肉和米饭才是真正的绝配!
看到阮母吃了饭,阮星回安下心来,以阮母的习惯来说,如果菜不是很符合她的口味的话,是不会配饭吃的。
放下心来的阮星回开始给阮父阮母介绍自己的同事们,也可以说是员工。
现在星空中学除了她自己以外,还有四名老师,分别是教授语言类课程的秦明延、教授文科科目的殷倩、教授艺术类科目的蓝翰星以及还没有上岗但已经到位的校医兼理科科目老师奚妍。
虽然人数还是很少,但是学科建制还算完全。
因为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阮星回就没有这么急着将新学期需要补上的老师抽出来。
毕竟抽出来以后大家都要住在学校里,新老师这么早就过来,不回家过年的理由很难编。
有了阮星回的介绍,阮父也将人名和长相一一对上了号,大家互相点头致意一下,就算是认识了。
阮母虽然看不见,但是这一年的时间她已经能够很好地记住别人的声音,通过声音来判断是谁。
除了认识学校里的老师们,阮星回还给二老介绍了一下几个小孩儿。
当介绍到刘招娣的时候,阮母向她招了招手,然后把人揽在了怀里。
突然被人抱住,刘招娣整个人都僵住了。
“好孩子,苦了你了。”
阮母摸索着顺了顺她的头发。
“以后就把学校当成你的家,遇到什么事随时去找你阮老师,或者来找我们俩,不要害怕。”
阮母是一个很能和其他人共情的人,听说刘招娣的事情时就已经气愤地拍桌子要告刘氏夫妻,只是在阮星回说没有证据的时候才忍了下来。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对刘招娣产生爱怜之心。
阮母家里人口少,小辈就更少了,所以她也是在家里长辈们的宠爱下长大的。
或者说,那更像是溺爱。
因为没有体验过,所以阮母是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重男轻女。
这在她的概念中实在是难以理解。
尤其是刘招娣又是一个乖巧努力的好孩子,任劳任怨的。
怎么会有人那样恶毒?
被阮母搂在怀里的刘招娣手足无措。
别说是阮母这样的陌生人了,从她有记忆开始,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人像这样抱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