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不是其他的贵物,就是一把水芹菜而已。谁看了不想买两把,给家里加道菜呀。
王奶奶人老成精,已经在心里打了一回算盘:“我估计呀,就过这么一个年,他们生产队能挣上万块。”
叶菁菁目瞪口呆:“这么多呀?”
“水芹菜可打秤了,一亩收下来,有好几千斤重呢。”
王奶奶掰着手指头算,“一斤水芹菜三分钱,一亩下来起码两百块。一百亩地,那就是两万块钱哦。”
叶菁菁挠头:“我记得水芹菜好像是割了一茬又一茬是吧?”
王奶奶点头:“那是,它就比韭菜长的慢点而已。”
然后两人异口同声:“那种芹菜可比种稻子划算多了哦。”
话音落下,王奶奶又摇头:“那不行,他们是有粮食上交任务的。我估计过完年,他们再割一茬,就得栽秧了。”
叶菁菁笃定:“他们以后肯定会想办法接着种菜的。”
因为他们挣到钱了呀,没有人不喜欢钱。
而农民来钱的门路,向来都特别少。
能抓到一个,他们都不会愿意放弃的。
说话的功夫,三人已经走到筒子楼下。
远远的,家家户户的饭菜香味就飘荡而来。
是这个年代难得的油香肉香,浓郁的,简直让人昏昏然。
叶菁菁深深地吸了一口,猛然间意识到,这就是新年啊。
她穿越过来,即将在七十年代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筒子楼没有厨房,所有的住户都在楼道间忙着准备年夜饭。
烟熏火燎间,他们抬起头的时候,看见叶菁菁,都是先瞪大眼睛,然后露出暖融融的笑:“菁菁回来啦!来来来,拿个碗过来,你盛一碗回去吃。”
叶菁菁赶紧谢绝人家的好意。
但在家庭煮妇和煮夫们眼中,她这样的就是小孩。
小孩的拒绝不叫拒绝。
家伙们很快就喊来自家小孩:“去,端到你菁菁姐家去。”
小家伙们还算有良心,记得他们每天听收音机,是菁菁姐姐的。
他们欢快地应下,端着碗就往叶菁菁家跑。
叶菁菁倒像是成了客人,拎着包裹跟在后面。
一直到家门口,党爱芳在炉子前抬起头,朝她露出局促的笑:“菁菁,你回来啦!”
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过了正午,太阳也迫不及待地朝家的方向跑。
下午的阳光透过筒子楼狭窄的走廊,斑驳地照在党爱芳的脸上,半明半灭,光和影在她的脸上摇摇晃晃,跟她勉强挤出的笑一样,好像风一吹,就能跌落,粉碎一地。
得,叶菁菁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她名义上还有个妈呢。
今年过年,她得跟党爱芳一起过。
第147章 上门磕头认罪(捉虫) 免费的乐子……
叶菁菁将所有的年货都放在……
嗐, 没地方放。
她这个家跟个雪洞似的,里头总共就一张饭桌,现在已经放满了碗碟, 根本空不下来。
她没办法,干脆把床上的被褥给掀了, 然后将年货一一放上去, 给端着碗来她家送吃的的小孩儿们,一个个分回礼。
一人一个红彤彤的国光苹果, 然后左边兜里一把糖,右边兜里一把花生。
蜜饯她是不会给的, 她要自己吃。
小孩子们欢呼着跑走了。
谢广白看这母女俩之间气氛尴尬,不得不开口低声叮嘱叶菁菁:“你今天可千万别跟你妈吵架。”
按照老传统,过年是不兴吵架的, 不然来年会一直不停地跟人吵架。
叶菁菁催促他:“行啦行啦, 你赶紧回去吧,我有数。”
她跟党爱芳有啥好吵的。
无话可说的人, 根本吵不起来。
不就是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顿饭吗,多大点事。
谢广白忧心忡忡,恨不能自己留下来吃年夜饭。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走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
叶菁菁都烦死了,推他出去:“好了好了,我不吵,你赶紧回家吧。”
谢广白试图当和事佬:“我觉得你妈比以前还是进步了。”
叶菁菁点头:“我知道啊,起码她这回还晓得留一半的橘子和芝麻糕。”
70年代的副食品店, 是公认的福利好,年货自然也发的足足的。
党爱芳拎回家的,有一大兜橘子, 还有腊肉、火腿和各色糕点。
如果按照她以前的习惯,她看到客人登门,绝对会大包小裹全让人带走。
仿佛她自己没长嘴巴,她女儿身体器官也缺了肠胃一样。
谢广白都想挠头了,只能轻声安慰叶菁菁:“慢慢来吧。”
王奶奶正在过道里,挥舞着锅铲,见状笑呵呵,调侃年轻人:“行啦!明天就能见到了。”
按照规矩,谈对象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送年礼的。
谢广白脸微红,小声对叶菁菁道:“我明天早点过来。”
结果叶菁菁立刻警觉:“不许太早,我要睡觉。”
大过年的,如果还不让人睡个懒觉的话,这日子也没奔头了。
谢广白笑得眼睛都弯了,再三保证:“好好好,我一定不打扰你睡觉。”
他走了,知道党爱芳和叶菁菁回来的邻居们也登门了。
不为什么,就是打声招呼,顺带着给母女俩端一碗吃的。
有嬢嬢婶婶们还安慰党爱芳:“离婚就离婚嘛,你看看你们家菁菁多能干,给你把工作都要回来了。以后你一辈子都不用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