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商场果然热闹,他们居然把年货展台,直接搬到商场前面的广场上来了。
好家伙,这就是农村赶大集的架势啊,堪比庙会。
叶菁菁跳下自行车,就迫不及待跑去看热闹了。
乖乖,这个年货展销果然热闹,商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有吃的,有穿的,也有用的。
不知道是因为过年心情好,还是人民商场派出的都是王牌售货员。反正每一位售货员都乐呵呵的,一点儿也没挂脸给顾客看。
大概正因为如此,原本只是看热闹的顾客们,也纷纷慷慨解囊。
一时间,各家摊位面前,人头攒动,售货员忙得不可开交。
不得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售货员干久了,水平也是杠杠的。
左边卖瓜子花生的摊位,售货员抓一把就知道是几两重。
右边卖糖果,奶糖、水果糖以及巧克力糖的价格都不一样。人家抓完之后都不用拨算盘,直接就能心算出价格总和。
他报出数的时候,顾客还在掰手指头数呢。
叶菁菁看后面的顾客等不及,替售货员说了一句:“他算的是对的,就是一块七毛三。”
她身后响起个声音:“哎,你怎么知道的。你也没列式子算啊?”
叶菁菁一回头,乐了:“呀,薛琴你也过来逛商场?”
“回答我的问题。”薛琴戳戳她,满怀好奇。
叶菁菁也没藏着掖着:“就是心算呗,相当于在心里头打算盘。”
周围有人只是看热闹,闻声愈发好奇:“心里头怎么打算盘呀。”
“珠心算呗。”叶菁菁随口答道,“三言两语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你讲清楚。”
林志远特别有兴趣:“那你慢慢讲,行吗?”
叶菁菁还没说话,薛琴先要忍不住翻白眼了:“我们逛商场呢,怎么讲清楚啊。”
“走走走。”她伸手拉叶菁菁,“我表姐说了,会来好多漂亮衣服,咱们好好看看。”
嚯!
外面的年货摊子热闹,里面的商场同样热闹。
从穿越到现代,叶菁菁头回看到颜色这么丰富的衣服。
五颜六色的童装,可真是琳琅满目。
好多带小孩过来的家长都忍不住,让售货员拿了衣服给他们看。
不过,最吸引叶菁菁眼球的是,女装柜台里头,居然还出现了旗袍!
薛琴看到的时候,也跟着惊呼出声。
1966年,开始闹革命的时候,她虽然年纪小,也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剪过旗袍。
这可是资本主义的象征!
叶菁菁倒吸一口凉气。
她本以为旗袍起码得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重现江湖呢。
没想到,现在人家就堂而皇之地挂出来了。
薛琴她表姐就是服装柜台的售货员,看到表妹立刻打招呼。
对于俩姑娘的追问“怎么让卖旗袍了?”,表姐的回答是一问三不知。
“我哪清楚,我就负责卖呗。”表姐有点忧愁,“但我估计没人买。”
从上午到现在,过来看热闹的人不少,谁也没有掏钱买旗袍的意思。
不存在大家不愿意买成衣啊,其他衣服也卖了不少出去了。
估计还是大家觉得旗袍不正经,是搞资本主义。
叶菁菁不以为意,伸手指着薛琴的脑袋:“前面不还说烫头发就是搞资本主义,现在好多人也烫头发呀。”
薛琴伸手挡着自己的头发,跺脚强调:“我这是吹的,不是烫的。”
不过,她还是非常得意地向叶菁菁炫耀,“我跟你说,我们理发室现在顾客可多了。我今天经过的时候,好多人在排队呢,还不是我们厂的。”
乖乖,总算出圈了啊。
出圈才能挣钱啊。
薛琴得意地挺高胸膛,还意思意思地安慰表姐:“放心啦!后面你们旗袍肯定也能卖出去,当时我还特别害怕,没人拿我们理发室卷头发呢。”
她表姐直接翻了个大白眼,没好气道:“能一样吗?大家都烫头发,是因为文工团的人先烫了,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现在她们又没穿着旗袍上大街。”
薛琴笑哈哈:“那不是因为天冷嘛,等天暖和了说不定她们就穿了,到时候大家就买了呗。”
表姐又翻了个大白眼:“黄花菜都凉了。”
叶菁菁在旁边插了句嘴:“其实想早点卖出去,也简单。”
表姐狐疑地看着她:“真的假的?”
薛琴必须得站自己的小伙伴:“当然是真的,我们家菁菁从来不说大话的。”
林志远在旁边忍不住笑出了声,怎么叶菁菁成她家的了,她不是跟她表姐一家吗?
薛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人可真是没眼力劲啊。
她搂住叶菁菁的肩膀,拍着胸口跟她表姐保证:“我们家菁菁就从来没被难倒过。”
哟!
在场的人都盯着叶菁菁,连谢广白也跟着好奇,她到底会什么破局。
叶菁菁笑了笑:“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
表姐脱口而出:“你说!要是真有用的话,我送你话剧票。”
哎哎哎,现代话剧票可俏了,从半夜开始排队买不到票的人都有。
这可是件好礼物。
叶菁菁痛快应下:“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