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白乐了:“那多好啊,等明年你就是他们师姐了。”
一点也不担心她今年考不上。
叶菁菁也不担心。
尤其是考完外语后,考场里考生人数直线减少了起码三分之一后。
没错,哪怕现在外语允许考英语也允许选俄语,甚至大家可以带字典进考场,也拦不住外语这道天堑横扫千军。
偏偏这是叶菁菁的强项。
她答题的时候,原本在平房里头转来转去的监考老师,都过来看了好一会儿她的试卷。
后头巡考领导过来的时候,也特地跑过来看了一回她。
巡考领导出去,经过窗户时,叶菁菁还听到了他们小声的议论:“就是她啊,难怪外交学院想要呢,可惜了。”
“看她昨天说话,还真有点外交官的架势。”
“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再可惜,过去的事情也过去了。
叶菁菁只埋头写自己的答案。
到了16号,她再进考场,平房里的格局已经近乎于单人独座了。
还有不少考生坐下来以后,东看看细看看,似乎也要打退堂鼓。
监考老师赶紧强调:“好好考,起码考完了再说,现在不急着回家。”
大家都哄笑起来。
试卷发下来以后,有人考了一半,开始出去抽烟思考题目。
后来进进出出的人多了,其他考生有意见,感觉自己受到了打扰,监考老师才把人全都叫进去。
总之,让叶菁菁来评价的话,她所经历的1978年的考研,多多少少都带了点随意的色彩。
好在她只需要考两天,考完也就拉倒了。
最后一门专业课结束,她和谢广白跑去照相馆,花了七毛钱拍了合影,纪念考研结束。
他俩本来还打算去喜福园菜馆喝丸子汤,结果骑车到了地方,才发现店里不接外客了,据说是有外宾来访。
得,外交无小事。
谢广白送叶菁菁回学校,晚饭在食堂凑合一下也行。
最近天热得飞快,食堂已经开始自制凉粉,味道相当不赖。
两人刚骑进学校,往食堂出发,前面就慌慌张张跑来化学系77级的扩招生刘秀华。
“叶,叶老师,我要请假回家。我女儿摔下来,磕到脑袋了。”
叶菁菁大吃一惊:“从什么上头摔下来的?现在怎么样?走,我带你去开介绍信。”
第182章 这都什么奇葩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所谓的介绍信是西津大学开具证明, 让学生可以有资格购买车票。
1978年的火车运力依然非常紧张,任何人想坐车都得要证明。
比如大学生,入学时可以凭借录取通知书买票。寒暑假期间也能拿着学生证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
但其他时间, 你拿着钱,车站也不可能卖票给你。
校办很好讲话, 叶菁菁帮忙说明情况后, 校办的徐姐立刻给开了介绍信,盖好了公章。
看到刘秀华是隔壁丰省人, 徐姐还主动帮忙打电话:“我问问火车站,看看能不能给你留张车票。”
可惜火车站值班室的同志不知道是去吃晚饭还是急着处理突发状况了, 电话死活没人接。
叶菁菁不假思索:“你东西收拾好了吗?我骑车送你去车站吧。”
虽然刘秀华年纪比她大三岁,但学生就是学生,她这个辅导员肯定要把人送上火车, 才安心的。
毕竟现在不比高铁时代, 大家坐趟高铁跟出门打个车一样。
可叶菁菁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1978年的火车票极度稀缺。
哪怕今天16号是礼拜二, 不年不节的,车票依然紧张。
不仅今天没票,明天也没有,最早一班车得到后天下午。
刘秀华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我女儿从橱柜上摔下来了,跌了头,我得赶紧回去啊。”
火车站的售票员虽然同情她,但也爱莫能助。
从恢复高考起,火车就愈发忙碌了, 天天都有好多人过来排队买车票,人人手里都拿着介绍信,搞得他们都怀疑那些知青全是刻了萝卜章。
但怀疑归怀疑, 人家拿着介绍信来买票,只要有票,他们照样得卖。
故而现在几乎每天票都紧张得不得了。
刘秀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从西津回家,她只能坐火车栽转汽车。
叶菁菁没当过妈,可她是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当然理解这种母女连心的痛苦。
唉,说到底还是社会发展局限。不然哪里需要折腾着买车票,直接打个飞的回家就行了。
刘秀华家住的林县,虽然隶属于隔壁省,但实际与西津市并不算遥远。
叶菁菁穿越前开车过去,一路上只花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
哪怕现在没有高速公路,跑半天时间,估计也够了。
对了,车子!
除了火车和汽车,还有什么车子有可能去林县?
答案是货车,大卡车。
市运输公司应该有跑林县的路线,她记得自己上回去运输公司,听到两位职工闲聊就提到了林县的小花菇长得好,下次过去要带点过来。
“你先别哭,我想办法问问看。”
叶菁菁草草安慰了句刘秀华,便借用了火车站的电话。
也得亏她现在大学老师的身份和眼下全社会重视大学生的氛围,不然电话还真没那么好借。
她运气不错,电话拨通以后,过了不到十秒钟,那头便有人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