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句话:“想走啊,除非我死了。”
但是这回高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厂长一个屁都没放,乖乖签字放人。
可想而知,高考的威力有多大。
打死他,都不敢顶“对高考有意见”的帽子。
他立刻嘴软了:“没有的事情。”
“你现在开始说没有了?”叶菁菁怒不可遏,“好,你现在不肯讲也没关系。我马上去查学生资料。你是她丈夫,你在什么单位上班,你们家住在哪儿,资料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刘秀华的丈夫吓坏了,立刻拽他老婆:“你赶紧跟你老师讲清楚,不要胡说八道。”
叶菁菁懒得跟这种人啰嗦,直接提要求:“马上买包香烟,好好跟驾驶员师傅道歉,当着医院的人面道歉,澄清事实。”
她又跟驾驶员说好话,“哎呀,是我们不对。回头你回西津,我们一定登门好好道歉。”
她说到做到。
第二天傍晚,她特地去学校食堂买了满满两大饭盒的卤猪头肉,骑车去市运输公司跟人当面道歉。
驾驶员刚从林县回来,这会儿看在猪头肉的面子上才勉强消气。
虽然猪头肉不要肉票,但正因为它不要票,所以俏啊。
尤其是眼下天气越来越热,好多人家都想弄点猪头肉打打牙祭。故而它愈发走俏。
也就是现在国家照顾大学,各方面的物资都优先向它倾斜,叶菁菁才能毫无负担地顺利买到这么多猪头肉。
驾驶员接了赔礼,到底忍不住抱怨了一句:“我也算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就从来没见过这种乱七八糟的人。”
叶菁菁赔着笑:“一样米养百种人,什么怪胎都有。我也真是没办法了。”
工会主席在旁边笑:“乖乖,小叶你这个大学辅导员当的,真的是要当成人家的妈了。”
叶菁菁摊手:“这有什么办法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我这样都算好的呢。”
“我们77级大学生,不少人都是在他们高中老师家里备考的。老师又管吃又管住,还想方设法给他们找资料复习。”
至于说钱,那肯定是没有的。
因为现在社会大环境如此,整体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
老师看好一个学生的话,那真是掏心掏肺。
家长同样不觉得老师管教学生,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文·革时期也是学生造老师的反,而不是家长造反。)
工会主席哈哈笑:“看来当老师真是个苦差事。小学生不好管,大学生也麻烦得很。”
她提前给叶菁菁打预防针,“你小心啊,说不定你这个学生的丈夫,还要有的闹腾呢。”
叶菁菁吓得花容失色,赶紧摆手,拒绝三连:“别别别,千万别。”
清官难断家务事,她可对人家两口子的事,没半毛钱的兴趣。
第183章 脑子被门夹了吗? 张嘴就要退学
好的不灵, 坏的灵。
有句老话讲的好,当你意识到一件坏事可能会发生的时候,那么十之八九, 它绝对会发生。
果不其然,过了没两天, 刘秀华又急匆匆地找上了叶菁菁。
后者想的挺好的, 还笑呵呵地主动询问:“你孩子没事了?你回来上课了?”
刘秀华一张脸通红,抓着衣角, 支支吾吾:“叶……叶老师,我想请你帮忙让学校给我开个证明。”
“什么证明?”到这时候, 叶菁菁也没当回事儿,甚至问完话,她还喝了一口枸杞红枣茶。
不到两秒钟, 她就深深地后悔了。
因为刘秀华说:“证明毕业以后, 我肯定会被分配回林县县化工厂工作。”
毫无疑问,叶菁菁喷了。
她咳得死去活来, 好不容易才能说出话:“刘秀华,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被点名的女大学生满脸茫然:“就,就参加高考考上的呀,我考了317分。”
这分数当真不低了。
但此时此刻,叶菁菁真心觉得人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
“你既然是正儿八经参加高考考上的大学,那应该明白一件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你们的毕业分配,由国家说了算。国家需要你们去哪儿,你们就去哪儿。”
刘秀华急了:“可我有家庭的啊!我不回林县的话, 我的家庭怎么办?”
刚好有其他老师过来找叶菁菁,拿她翻译的资料,闻声皱眉毛, 批评道:“你这学生是什么觉悟?两地分居的夫妻多了去,难道大家都不工作了吗?没有国,哪儿来的家!”
刘秀华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默不作声地走了。
化学系的老师还意犹未尽:“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的,一个个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光想着自己的小家庭,一点儿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决心都没有。”
叶菁菁打着哈哈:“她也是女儿受伤着急。”
哎,她刚才还没告诉自己,她女儿到底怎么样了。
估计没大事,不然她也没心思管什么毕业分配的事儿。
这才刚上大一呢,别说他们这些老师了,连校长都搞不清楚学生们将来会去哪儿。
晚上,谢广白带了从他们医院食堂买的瓦罐肉过来,跟叶菁菁一起到学校食堂再要了一个凉拌黄瓜,凑成一桌晚饭。
叶菁菁吃了一块肉之后,想起了刘秀华的事儿,随口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