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没辙,只能跳入下一个项目:“那好,我们做旅行箱吧。”
薛琴莫名其妙:“什么旅行箱?”
现在大家出门带的箱子,在西津人嘴巴里头就是箱子。
哪儿来的旅行箱啊,他们走远路都是办公事去的,谁闲逛旅游啊。
叶菁菁拍了拍自己的手提箱。
这还是她出门之前,谢广白找人帮她做的藤条箱。
就是民国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里,主人公坐火车时拎的那种箱子。方方正正的,上面有个把手,方便拎着。
“我从下飞机开始,就特地看了。日本人坐飞机用的箱子也跟我们差不多,最多就是材料好一点。到酒店来住宿的客人,情况也差不多。”
薛琴恍然大悟:“你下午去人家店里头看箱子,就是为了观察这个?”
当时她给出的解释是,她要从日本带器材回去,给生物系的教授,怕箱子不好拎,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箱子。
叶菁菁点头:“对,我们现在的行李箱最大的问题就是,全靠拎,不方便带东西。”
“所以我就想啊,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种新的行李箱,直接在地上拖着走的那种,又不用费力拎来拎去了。”
这个想法,从她收拾行李出国的时候,就已经冒出来了。
不过当时她只是想想而已。
穿到七十年代,不方便的地方多的去,真不差一个旅行箱。
但这回到了东京,想到东京以后地价会大涨,她那颗想暴富的心啊就按耐不住了。
可她自己有几斤几两,她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家祖上就没从商的基因,实在不会做生意,根本没机会暴富。
想来想去,她唯一能打的主意就是知识变现。
那么,旅行箱还是早早出来吧。
第208章 我想在日本申请专利 卖钱啊
丰要武又忍不住跳出来找茬:“箱子怎么拖?你干脆踢着走得了。”
叶菁菁没好气:“装轮子。你没看到人家日本超市里头的那个推车的轮吗?就把它装在箱子这个底下, 然后就能拖着走。”
薛琴比划了一下,摇摇头:“不行,这怎么拖啊?箱子才多点高, 你总不能弯着腰拖吧。”
“加拉伸杆。”叶菁菁胸有成竹,“你看到日本人用的那种折叠伞没有?咱们可以把那个杆子装到箱子上, 我拖着它走的时候把杆拉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再把杆子给收回去。”
薛琴眼睛一亮:“哎哎, 这个好像可以。这样子箱子就变成车子了,可以直接拖着走。”
叶菁菁难掩得意:“何止呢。它不仅能拖行李, 还可以拖小孩。”
“你看咱们在机场的时候,有女同志坐飞机, 一手拎着行李箱一手抱着孩子,手忙脚乱的多难受?你看箱子这里,让孩子往上面一坐, 手抓好拉伸杆, 也不怕孩子掉下去。这么一来,多轻松。”
丰要武打定主意要抬竹杠, 立刻泼冷水:“嘿哟,人家没有婴儿车吗?我看他们带小孩出门,都推着婴儿车呢。”
叶菁菁不慌不忙:“婴儿车要两只手推,再加一个行李箱,你让带小孩的人长几只手啊?”
“就这个。”她拍了拍自己的藤条箱子,信心十足,“一箱两用,又可以带行李又可以带孩子, 两全其美。”
可是这一回,薛琴还是摇头。
理由是在国内没那么多人出门坐火车,那么自然买的人也少。
他们的服装厂连影子都没有呢, 为这么个小众产品专门盖厂房,搞生产线,疯了吧?
有钱人家才敢这么嚯嚯。
就他们,穷得叮当响,哪儿来的胆量瞎折腾啊?
叶菁菁试图说服薛琴:“你不能这样想啊,我们就是要人无我有。”
薛琴一句话堵回头:“东西做出来了卖不掉,谁把账给平了?”
叶菁菁哑口无言。
难怪说越有钱越有钱呢。因为穷人即便有好点子,也没资本去冒险。
“行啦。”薛琴劝她,“我们就是过来考察纺织厂,其他的事情就别想了。”
那显然不可能。
看不到想不到的时候,叶菁菁可以无视发财良机从自己身边飞过。
但她现在知道了,让她什么都不做,就好比晓得了大□□的中奖号码,却不去买彩票一样。
她疯了啊!
“那我也没办法。”薛琴两手一摊,十分之混不吝,“人穷志短,就这样。”
叶菁菁白了她一眼:“那我把这个卖给日本人了啊。”
薛琴和丰要武都毫无反应。
因为这时代的国人讲究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完全没有专利意识。
好比青蒿素被提取出来之后,中国也没做任何专利保护。
这就是时代特点。
更何况在薛琴和丰要武眼里,或者是全体国人的眼里,叶菁菁的小发明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科技。
因为不管是拉链领带亦或者拉杆式旅行箱,只要一做出来,卖得好的话,其他人立刻可以依葫芦画瓢儿啊。
知识产权?那不存在的。
知识就应该全人类共享。
薛琴还鼓励她:“你跟日本人好好谈谈价,争取多卖点钱。”
叶菁菁翻了个白眼,埋汰道:“瞧你这点出息!”
她可不打算只做一把头的买卖。
她要长长久久地拿钱。
晚上,东棉株式会社招待中国客人的接风宴,举办地点依然在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