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拖拉机的师傅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哈哈大笑:“你们大学生就是大学生,这个眼睛哦, 到底怎么长的哦!”
他记得非常清楚,这姑娘前面还搞不清楚茭瓜田长什么样子,以为都是水稻呢。
小云略有些尴尬。
得亏现在天黑, 农村压根没有路灯,拖拉机师傅还靠着矿灯照前面的路,光落不到她脸上。
于是她就厚着脸皮轻描淡写:“我怕后面要的订单多,提前把茭瓜叶子准备好了,省的到时候不够用。”
叶菁菁笑眯眯的:“那你好好准备,处理好的茭瓜叶,千万不要受潮上霉。”
拖拉机上少了一个人,继续突突突地往前开。
薛琴这才后知后觉,凑近她,表示疑惑:“不是,你眼睛也太厉害了吧。”
大家都是城里人,都没下过乡,那绿油油的一片,她到底是怎么分的啊?
“连蒙带猜呗。”叶菁菁也不瞒着她,“之前那位卖茭瓜的社员不是说了吗,他们种茭瓜是公社农科站的技术员教的。技术员又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回去的。小云刚好符合条件。”
一想明白这一点,薛琴瞬间全通了。
小云是技术员,那就不可能只教自己生产队的人种茭瓜。
尤其是在看到他们冬天种水芹菜去城里卖,挣的钱以后。
呵!不要以为生产队之间就没有竞争哦。
同一个地区,人家生产队工分价钱高,自己生产队穷的叮当响。当家做主的队领导,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他们能种菜卖钱,那我们也行啊。
“所以她大晚上的也要跑过去,就是为了提前一步,把茭瓜叶子全弄到手上。这样我们就是想找别人做,也找不到了。”
薛琴开始倒吸凉气了,“好狡猾呀。”
叶菁菁乐了:“在商言商嘛,哪个不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薛琴后知后觉:“不对呀,我们都把活派出去了。那我们干什么呀?”
西津纺织厂多的是子弟找不到工作呢。
照这趋势,估计以后也不会知青下放了。这一年年积攒下来的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又找不到工作,会出事的。
“怕什么呀,他们做的是零件,负责的就是茭瓜叶子的部分。后面装饰品,做成成品再包装好了,就分配给厂里没工作的人做呗。”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学缂丝做腰带嘛。”
完全不用担心缂丝的人太多,会把产品的价格打下来。
缂丝是正儿八经的纯手工活,做一条腰带,一个熟练工也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还有哦,我们的贝壳我们的水晶,也要做小饰品的。”
薛琴这才心里头踏实起来。
拖拉机一路突突到了纺织三厂。
赵光明一下车,就笑嘻嘻地发出邀请:“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今天晚上请你们吃夜宵吧。”
薛琴一整个大无语:“你这才刚吃过晚饭,又要吃夜宵了?”
赵光明理直气壮:“你不饿吗?”
年轻的肠胃那就是无底洞,时时刻刻都要往里面塞东西。
薛琴刚想翻白眼,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身边还站着谢广白的爹妈,而今天在西津大学的时候,她还信誓旦旦,要让人家尝尝他们西津纺织三厂食堂大师傅的手艺。
于是她紧急撤回一个反对,以一种娘家人的姿态,笑呵呵地发出邀请:“叔叔阿姨,尝尝我们食堂师傅的手艺吧,保准好吃。”
不得不说啊,不管哪个年代的年轻人请长辈吃东西,那都不太靠谱。
虽然1978年的纺织厂食堂,没有奶茶和炸鸡,但不妨碍长辈们面前直接多出来一人一份甜豆花,外加一碟子菱粉糕啊。
叶菁菁也积极推销:“这个豆花很好喝的,加了好多小料呢。”
谢广白爹妈配合的很,居然真拿起勺子开始吃了。
哎,甜甜的,嫩嫩的,确实挺好吃。
吃完之后,叶菁菁该告辞了。
结果她刚走到楼梯口那边,楼梯上王凤珍突然间探出头,瞧见她就大喜过望,伸手招呼:“菁菁,你上来,给他们讲讲。”
叶菁菁看到她也激动:“哎,你跟方萍回来了。”
王凤珍已经迫不及待跑下来,胳膊抓住她的胳膊:“快快快,我们跟他们讲不清楚。”
自打上次被家里一声招呼不打,就要求她把工作传给哥哥之后,王凤珍就不乐意在家里待着了。
暑假里,她和方萍一块儿去厦门找田宁玩。现在回来了,她也更愿意在厂里待着。
正好食堂二楼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厂里青工的自学教室。在这边看书的他们,就直接充当了小老师。
然而他们自己都是半桶水晃悠,碰上难点的题目,直接抓瞎,只能找外援。
王凤珍看到谢广白也高兴:“刚好啊,你俩一块儿过来吧。”
谢广白爹妈直接摆手,催促儿子:“行了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们自己回去。”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年轻人一分钟闲不了,随他们去吧。
大家伙儿上了楼,谢广白被推出去直接干活,教厂里的工人怎么做化学题。
叶菁菁则跟薛琴一道,被小姐妹抓着,叽叽喳喳地询问日本之行。
乖乖,出国开洋荤哎,好稀奇的。
叶菁菁也好奇她们:“厦门好玩吗?”
“哎呀。”王凤珍滔滔不绝,“我以为厦门很大呢,没想到那么小,就是一个岛。城市小的很,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绕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