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昨天我跟你讲的那个丁烯氧化脱氢固定床反应器的研究,不是随口讲的。我希望建个数学模型来模拟这个过程,这样为反应器的开发放大在理论上提供支持。”
“我实话跟你说吧,我选你当研究生的原因,我昨天只讲了一点,你外语好,查文献不成问题。另一点就是你有数学底子,这个对你自学计算机编程大有裨益。”
“搞反应器的研究,你要自学反应工程、数学计算方法还有计算机编程。你年轻,没家累,脑袋瓜子也灵光,逼逼自己,加油学,争取早点干出成绩来。”
叶菁菁好想扶额,怎么兜兜转转一圈,她又要学计算机编程了?
上辈子她学人工智能的啊。
过教授叨叨半天,见她没反应,疑惑道:“怎么了?”
叶菁菁赶紧打起精神来:“教授,其实我想做聚碳酸酯方面的研究。”
聚碳酸酯就是PC,是一种的合成聚合物,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光盘、电视机外壳、汽车零部件等等,普遍PC材质。
她想做这个,是为了她的拉杆式旅行箱。
不管是藤条还是布艺,清洁问题都比较麻烦。
尤其是她将拉杆式旅行箱,当成一种可以拖着小孩走的交通工具。小孩子那个啥啥啥了,布箱和藤箱会彻底完蛋的。
别说小孩子用了尿不湿,这可是1978年,国内别说尿不湿了,连姨妈巾都没一片。
算了,不说这个,说起来都是泪。
过教授对她的拉杆式旅行箱兴趣不大,直接手一挥:“聚碳酸酯现在就是应用,你还是先搞反应器,把这个弄完了再说。”
得,导师发话了,她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老头儿欣欣然地走了,丢下两位弟子大眼瞪小眼。
刘伟先发话:“那个,小叶同学啊,我想向你请教,如何才能快速地学好外语?外语这个,我实在太头疼了。”
其实不仅他头疼,1978年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基本集体头疼外语。
看看他们的课程安排吧,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你知道哪一门课的学时最长吗?不是气液反应工程也不是化工热力学,而是第一外语,也就是英语,高达120个学时。
连政治理论和线性代数,都只有它的一半,60个学时。
其他的九门课,包括专业课程在内,都只是40个学时而已。
可想而知,学校对学生们的外语水平是多么的心知肚明。
叶菁菁感觉自己真赚到的,起码第一外语和政治理论,180个学时的课程,她可以水过去了。
现在面对同门的求助,她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大大方方地分享心得:“学英语,其实就是学词汇,什么语法之类的都可以往后面捎捎。词汇量上去了,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把它当成交流工具。”
刘伟没得到安慰,反而更头疼:“我就是背不下来单词呀。那么多单词,我前脚背了后脚忘。”
“你不能全部都背呀,英语单词几万个呢,一个个被会把人给累死的。”
叶菁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你把几百个常用的词根词缀和字母组合背下来,其他的单词,你看一眼就知道它们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了。”
刘伟是六十年代的老大学生,他能考上研究生,那也是掌握了不少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的。
起码他不会问叶菁菁,什么叫词根词缀。
他的问题是:“我没长外语脑袋啊。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当年俄语也学的一塌糊涂,看资料全部都靠翻字典。几百个词根词缀我也背不下来,前脚背后脚就忘。”
叶菁菁乐了:“正常的正常的,没什么好奇怪的。人都是用进废退,我们平常也没个英语环境,背了忘了很正常。”
“你要不这样吧,联想记忆法。我问你,work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刘伟点点头,考研是考英语的,他英语渣归渣,但还不到只掌握了二十六个字母的地步。
“知道,工作。”
“OK!holic,h—o—l—i—c,读音差不多相当于好like,like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知道知道,喜欢的意思。”
叶菁菁点头,直接在纸上写下单词:workaholic。
然后她用笔,把单词分成三部分,work、a、holic。
她先点了点字母a:“在这个单词里头,a就是一个连音符,存在的意义是联上前后辅音,用来辅助拼读而已。”
然后她在work下面,写下“工作”两个字,在holic下面,写下“好like,好喜欢”,又画了一个圈,把整个单词圈进去。
“你现在说说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刘伟张张嘴巴,试探道:“好喜欢工作?”
叶菁菁笑了:“这是一个名词。”
刘伟鼓足勇气:“好喜欢工作的人。”
叶菁菁笑着点头:“对,就是工作狂的意思。同样的,bookaholic,就是嗜书如命的人,shopaholic,就是购物狂。”
刘伟也是个学霸,瞬间融会贯通:“所以说其实学英语单词,跟我们学汉字一个道理,偏旁部首组合在一起?鹦鹉,发音按照前来,后面鸟字旁,代表它是鸟!”
叶菁菁一拍手:“简单吧,我没糊弄你吧。像你这样的高材生,绝对小意思。”
刘伟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我算什么高材生啊,你这样的才是。你要不说这个办法,我是怎么也想不到要这么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