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到了英国,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根本不像国内宣传的那样水深火热,他怀疑周围全是特务,他看到的都是特务制造的假象。
他受刺激过度,精神错乱了。
现在,过教授倒不至于怕叶菁菁也会这样。毕竟她夏天才去过日本呢。
只是吧,总觉得危机重重,处处是坑。
叶菁菁没办法让过教授彻底放心。
因为人没有前后眼,人是经验获得性生物。人只能从前面发生的事,来推断后面的走向。
她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那我先去看书准备考试了。”
她现在都后悔穿越前没修个双学位,把化工也给学了,好歹能扒拉出点东西造论文,总比蹭人家刘伟的强吧。
都是同门,她脸挂不住。
叶菁菁头大地翻着手上的化学资料,试图捡漏。
刘伟过来找资料时,看到她焦头烂额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你现在看这个干什么?好好准备考试才是真的。放心了,论文我尽快把初稿弄出来。”
叶菁菁头都不抬:“那是你的研究成果,不是我的,我得搞自己的。不然以后我怎么抬头做人?”
刘伟挠头,他晓得这些女同志自尊心都特别强,生怕叫人说她们就是仗着自己是女同志,享受特权。
“可你现在时间来不及啊。”
她跟自己不一样,自己是一直都在做化工的。可以说,到西大读研,不过是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更专业的指导。
小叶聪明,他是晓得的,但再聪明的人做研究想要出成果,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算了。”刘伟苦口婆心地劝她,“你还是好好准备出国的事吧,一心二用顾不过来。”
叶菁菁翻过一页资料,随口答道:“出国没什么好准备的,我就想试试看。哎——”
刘伟奇怪:“你怎么了?”
“我在想这个。”叶菁菁伸手点了点手上的资料,“这个偏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好像不行。”
刘伟凑过去看,将信将疑。
资料上的微分方程组求解的边界条件他也知道,是五十年前英国学者提出来的,广为文献报道。
“它不行?”刘伟疑惑,“怎么不行啊?”
叶菁菁比划着解释,“它应该适用于足够长的反应器,我要做的反应器达不到这个长度标准。”
刘伟没做过反应器的研究,实验也没上手过,自认为发表不了意见,直接去找了自家导师。
过教授看这姑娘轴的,还在跟资料死磕,十分之无奈:“我要你准备考试的呢?”
“教授,我真觉得这样不行。”叶菁菁伸手示意教授看。
就刘伟过去找人的这点时间,她已经把修正好的偏微分方程求解的边界条件给写下来了。
苍天啊大地,刘伟发誓,自己这位同门,从头到尾只去过一次化工实验室做实验。中途因为她赶着去吃饭,还是他帮忙看的实验。
后来,她精力全部放在计算机方面了,就再也没做过实验。
就这样,她还能发现问题!
看看过教授久久不语的反应,刘伟也能猜到,小叶发现的问题绝对不是毫无价值。
过教授沉默了足有三分钟,才长长嘘出一口气:“你是怎么想到的?”
叶菁菁生怕自己被归于“胡闹”的范畴,结结巴巴道:“我就是觉得它不对。”
她要怎么解释呢?
是做计算机项目,反而对数学问题更敏感了;还是穿越前其实她应该接触过这方面的信息,但是被她隐藏在记忆深处,现在触发了;又或者是她9月份往脑海里塞的反应器相关的资料,经过这几个月的发酵,脑袋自行处理了?
这哪能说的清楚的事。
过教授再一次叹气,十分痛心疾首的模样:“小叶啊,你真的能当中国的居里夫人的。”
叶菁菁干笑。
行了,教授,现在你说这些也没啥实际意义了。
过教授哪里想不明白这点呢。但是小叶的这个修正边界条件还不足以撑起一篇论文。
他只能拍拍手上的资料,鼓励这小孩:“你说说看,关于反应器,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不?”
叶菁菁努力咽口水,好让发干的嗓子不至于那么涩。
“我有一点点浅见,丁烯氧化脱氢是强放热的化学反应,一旦反应器的进口温度超过阈值,出口温度会大幅跳升。”
过教授催促她说重点:“不要背名词解释,我晓得反应器的着火现象。你对它的动态模拟,有什么想法没有?这才是你要研究的。”
叶菁菁深吸一口气:“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个模拟过程太复杂也太耗费时间。您希望我给着火温度和进口条件找到简单直观的数学方程。那我们能不能在计算点火温度时,把反应当成零级反应来处理?因为点火前反应的转化率很低,浓度变化也非常小。”
刘伟率先眼前一亮。
如果这样可行的话,那整个问题就极大地简化了。
过教授再一次叹气,真的,她可以成长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
叶菁菁呵呵,她可不敢认这顶高帽子。
她能想到这一条,是因为她高中参加化学竞赛时,题干中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本来她以为早就忘了,结果急中生智,还真叫她扒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