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主母驯夫日常(156)
不过许纾和瞧上了,便也不手软,直接拿下。
前些日子已经陆陆续续将东西都搬进来了,今日说是乔迁,其实就是两夫妻最后人也搬进来住下。
陈知还不曾来瞧过,今日乔迁宴,他也是头回见到自己在这京城的家。
想到日后就要同许纾和一起住在这儿,以后还会有两人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心里便不由升腾起一股暖意,流入四肢百骸,整个人似乎都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
许纾和今日摆宴,还分两桌。
内里是周家这一门亲戚,旁边厢房里头则是陈知的几位同僚,也就是一样在大理寺做吏员的。
毕竟正经官员其实大多是瞧不上吏员的,在他们眼里,吏和役的区别不大,所以吏员们往往也是自己抱团,陈知是新来的,自然得要和自己这个阶层的人先搞好关系了。
一场乔迁宴,办的热热闹闹的,周家人不停的夸赞许纾和贤惠能干,陈知的那些个朋友也是都吃喝尽兴了,且见陈知并非家境贫寒之人,隐隐的,对他还又高看了些。
现实就是这样,拜高踩低。
京城中更是如此。
第132章 各自忙碌
万事开头难。
起步的日子总是枯燥又辛苦。
还好许纾和有自己的事情忙,加上林谨一还没去祁州,在京都两人算是有个伴儿,周灵本就喜欢许纾和这个表嫂,也加入进来,现下三个人好的不行。
陈知瞧着,不担心许纾和无聊孤单了,也是全身心投入进了公务之中。
不管将来要怎么走,新人得先表现的踏实稳重些。
枪打出头鸟,比他先进大理寺不过七八天的另一个吏员,因为不停的上蹿下跳,一会儿巴结这个,一会儿站队那个,现如今已经是万人嫌了。
同为吏员的人厌恶他,上头正经官员也瞧不上。
看他那艰难的样子,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逼走,或者自己辞职离开。
这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陈知可不敢犯。
也是来了京都,陈知才慢慢从同僚们的口中知晓了如今朝局。
太子赵聿旻是皇上的第二子,也是中宫嫡子,可惜皇后已失宠多年,地位稳固全靠娘家支撑,太子本人呢,拥护者虽不少,但因为不得皇帝所钟爱,日子并不是很好过。
相反这爱屋及乌,因为贵妃钱氏得宠,她所出的六皇子赵聿承就很得皇帝喜爱,这位六皇子才气过人又温和谦逊,在朝中也是很有声望。
众人虽不明说,但都清楚,这六皇子和太子算是分庭抗礼。
而五皇子赵聿辞么,似乎平平淡淡,不怎么显眼,也就是近年办了几桩漂亮案子,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但要论起来,比起前两位那可真的是太沉默了。
听过这些评价之词,陈知心里愈发坚定了要收敛好锋芒的想法。
他清楚,五皇子绝非这些人说的那般平庸且不争不抢,恐怕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主儿。
坐的稳稳当当的,暗中丰满羽翼,只等太子和六皇子斗的两败俱伤了,他才会出场。
所以,跟了五皇子就要以五皇子的方式来行事。
陈知不会觉得,五皇子愿意要一个咋咋呼呼的蠢货在身边。
而比起陈知目前还需稳扎稳打,进步困难,许纾和倒是要轻松一些。
云裳阁京城分号很快就开了起来。
货品目前都是从祁州送过来,但都是一批全新的款式,许纾和自信,眼下在京城里也绝对找不出第二家和她一样的设计。
另外又有周家和林谨一的帮忙,倒也不用太苦于宣传,名声很快就传开了,刚开店,生意就好的很。
当然了,周家和林家都是要做生意的,许纾和开店自然会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对此,许纾和心里很过意不去,所以琢磨一番后,同两家商量着,要推出联名款。
根据两家不同的风格,再结合云裳阁的风格,分别设计出新的产品来,交由他们两家售卖,也算是创新,更是合作。
见过云裳阁的新颖款式,两边对许纾和的能力都很相信,这个计划很快就敲定了。
许纾和也动作快,立即就一头扎进新计划里,忙的不可开交。
以至于陈知每每回家来,都发现家里空荡荡的,而后便又去店里找人,陪着许纾和在她那小小的工作室里忙活到天黑,再一道回去。
虽是忙碌吧,但也充实。
不过陈知也并没有闲太久,干了约么几个月整理卷宗的闲差后,六月中旬,一桩事关京中多位大臣上下包庇串联,贪污赈灾款的大案,让整个大理寺都忙碌起来。
陈知因为性子踏实,话少又干活细心,所以立刻被安排去参与审案了。
说是参与,但身为吏员,他不过是在旁边执笔记录审案过程,帮忙写一些书面的东西而已。
别人让他怎么写,他就得怎么写,算是个人形打字机吧。
不过对陈知来说还是大不一样,毕竟他是真的能接触到案情了。
这回贪污赈灾款的案子,背后就是倒春寒的那一场雪灾。
京城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在陈知跟许纾和离开后,祁州的灾情加重,也是不得不向上求援,朝廷立即拨了钱粮下去,可是层层剥削,最后用到灾民们身上的,所剩无几。
原本这事瞒的紧,不曾想灾民之中有几个学子,费劲千辛万苦到了京城衙门,敲鼓鸣冤,说来也巧,这京兆尹并不打算理会几个穷酸学子,可偏偏六皇子当日恰好从衙门经过,就为这群学子做了主,将此事禀报到了皇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