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主母驯夫日常(158)

作者: 画堂绣阁 阅读记录

说完这些,陈知又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

“殿下身边幕僚众多,本不需属下多嘴,属下今日之言也恐有不妥之处,还请殿下恕罪,属下这一点愚见,只想为殿下分忧。”

进言是要做的,可表态也得表,他可不是五皇子请来的谋士,此次张口进言,也是存着几分私心,想抓住机会表现一二。

既然是想入仕了,陈知可不会做不争不抢的人,那样怎么能混得下去呢。

“你不必紧张,今日你一番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且容我想想吧。”赵聿辞摆手,“之前交代你的事情继续做吧。”

“是。”陈知颔首。

随后便跟着李惑又从密道悄悄离开了。

回了家,便见屋里灯亮着。

窗户上隐约印出几道人影,瞧着是许纾和同两个丫鬟围在桌边讨论什么。

刚进屋,里头的人就听到了动静,新月和梅香立刻欠身行礼。

“你回来了。”许纾和抬头,笑着望过来,“来瞧瞧,我新研究的衣裳样式。”

陈知瞧着暖黄的烛光里,女子一袭淡绿色常服,未施粉黛,素净又清丽,一双美眸含笑,唇红齿白,就这么轻快的对着他招手,忽然间,就勾动了他的心弦。

“娘子画的图纸,自然都是上好的。”陈知勾唇。

这一句娘子唤的许纾和有些起鸡皮疙瘩,一时都觉得屋内有些热。

两个丫鬟倒是识趣儿,赶忙退出去了,把空间留给两位主子独处。

“衙门很忙吗?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许纾和问起。

陈知点头,“最近案子多,上上下下都忙,今日当完差又悄悄去见了那位,所以耽搁时间了。”

对于许纾和,他一点儿不瞒着。

“忽然要见你,可是有什么新安排?”许纾和立即追问。

这段时间她忙自己的事情忙嗨了,都没太关注陈知这边的进程,这会子听闻五皇子召见了,还是有些担心。

“倒也不是,是我有些政见想向殿下进言,殿下才见了我。”陈知低声道,“现下京中太子和六皇子正斗法,是殿下成事的好时机,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马上要秋猎了,届时恐怕有动荡。”

今日从五皇子府回来的路上,陈知努力的将前世的事情想了一遍,可惜他从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埋头打理自家生意,加上祁州并非天子脚下,京中的事情几乎也传不到这边来,所以他还是没什么很有价值的记忆,搜尽脑海也就忽然想起两桩事。

其一是秋猎时,太子遇刺,险些丧命,这是当年他去探望姐姐陈玉蓉时,发现姐夫不在,顺嘴问了问,陈玉蓉才告诉他,说京中出了这乱子,梁景舟暂时没功夫回来。

再者,他记得今年年底,皇上会封一位道士为国师,听说此人很精通养身炼丹之道,上一世正是因为这个道士被封了国师,所以举国上下,道士们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远胜过和尚,闹得动静不小,陈知才晓得的。

陈知琢磨着,如今他提前知晓了这两桩事,可否能做做文章。

第134章

隔日,赵聿辞处终于传来了消息,陈知的意见被采用了。

其实陈知也没那么大的本事,三言两语就将赵聿辞给说动,事实上赵聿辞身边也有诸多谋士提过这法子,只是他们比起陈知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来,进言时总是更委婉温和些。

加上多少知晓皇后和赵聿辞生母高淑妃之间的恩怨,本来敢提出让赵聿辞忍辱负重,先假意臣服于太子,这类意见的人就少,提的那些又不敢说的太锐利,这就一直不曾让赵聿辞往这边考虑。

毕竟谁又愿意对自己的杀母仇人曲意逢迎呢。

之所以决定先扳倒太子,内里也有想为生母和外祖父一家报仇的心思。

但赵聿辞并非听不进去话的人,仔细一番考量,现如今转投太子阵营,无异于雪中送炭,太子的性格,必定会收下他的好意,慢慢再将他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底有些时候,同样身为皇子的赵聿辞去办事,还是要比皇后母家这大臣的身份,要好用多了。

做出了决定,赵聿辞的动作就很快。

原本此次事情会闹起来,就是他给六皇子递的刀子,这想从中做些什么,稍加改变局面,自然也没那么难。

于是很快,从陈知以及其他五皇子的眼线等地方收集来的,有利于太子脱困的信息和证据,便都送到了蒋家如今的话事人,太子的嫡亲舅父蒋善如手中。

如果不能把自己摘干净,那往对手身上也泼上一盆脏水,挖出对方的错处来,一样是可以让自己轻松些的法子。

比如,六皇子的嫡妻郭氏,那可是户部尚书的嫡女。

这户部管钱管粮,是朝廷的钱袋子,郭尚书是六皇子的老丈人,这么多年,乃至这次赈灾银两拨发,未必手上干净。

面上是瞧不出来什么,可这些老狐狸尾巴藏的再深,只要肯挖,还是能挖出来。

赵聿辞的作用就在于此了。

户部之中当然也有他的人了,只是他平素不动,那为数不多的几个眼线都被视为中立派,比起太子一党在户部安插的人,日子好过多了,也更容易打探消息。

“五殿下素来不过问朝中之事,如今何故又来帮助太子殿下。”蒋善如也是谨慎的老狐狸了,自然对不大接触的赵聿辞保持怀疑态度。

尤其上回走私铁矿一案,是赵聿辞亲手办下来的,更是查到了太子头上。

当时蒋善如也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替太子把屁股擦干净,那时候他一度怀疑赵聿辞是不是已经同六皇子勾结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