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292)
“秦姑娘,我这身装扮如何?可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了?”
秦九叶环顾四周,又将目光落回陆子参身上,由衷点点头。
“陆兄这副模样,简直与周遭融为一体,一点官味也闻不出来,看来是下了几分苦工的。”
灶台上那口煮面的大锅又沸起来,陆子参一边拿起笊篱搅动起来,一边颇有些自豪地说道。
“我家祖上本就是开面馆的,当初若非我一意孤行要入行伍之中,现下你可能要称我一声陆掌柜呢。”
回想起眼前这人当日在听风堂后厨那熟练的身形,秦九叶终于有几分了然,拱手拍马道。
“未曾想过陆兄竟也是个手艺人,失敬失敬。”
陆子参显然对这夸赞很是受用,熟练地掂着手中的笊篱,将那热气腾腾的面分进一旁的宽口大碗中。
“方外观那边进展如何了?”
秦九叶本想开口,可随即意识到什么,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四周。
里间通往后院的后门处还有个正在摘菜的小个子在忙活,一道布帘之隔的外间,临街还坐着两桌吃面的人,不知是否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陆子参察觉到她的警惕,有些得意地笑笑。
“秦姑娘不必紧张,这铺子连带隔壁几间房都已被我们盘了下来,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之后你我接头都可约在此处。我若不在,你便留个口信给店里的人就好。”
“盘下来了?”秦九叶整个人愣了愣,半晌才喃喃道,“我倒是不知,你们督护竟然这般有钱。”
“我们督护向来清廉、哪里有钱?自然是高全出的银子。”陆子参摆摆手,一口气说了下去,“我没同你说起过吗?高全家是在都城开钱庄的,若非一意孤行要入行伍之中,现下指不定在哪逍遥快活呢。”
她总算看明白了,这断玉君虽没带几个人进城,可身旁跟着的却个个都是“一意孤行”的人才。她一个荒村出身的江湖郎中,实在是排不上名次的。
想到那盘铺子的银子,秦九叶又是一阵没出息的肉疼,她强忍住追问那笔银子数目的冲动,艰难开口道。
“就算如此,只是为了方便就盘下一间铺子,是否有些兴师动众了?”
陆子参放下手中的笊篱,小心看了看四周,随后压低嗓子道。
“保险起见,当然还是做周全些好。一来此处可借闹市做掩护、行事更方便些;二来督护也不想你总是出入他的府院,引来那背后之人的注意,从而陷入不必要的危险。”
秦九叶显然有些没想到这一层,更加没有想到的是那冷面督护竟还有如此体贴细心的一面。她还以为那是个除了案子其他一窍不通之人,当下便觉得自己先前有些先入为主的偏见,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多谢督护挂心,我这人向来是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不过……小心些确实没错。”
陆子参点点头。
“方外观的事,可说来听听了。”
秦九叶理了理思绪,细细将一早蹲守璃心湖的所见所闻,包括那高调现身的元岐、紧随着出现的秋山派、那传闻要现身的狄墨等等一并转告给陆子参,又低声说了自己之后的计划。
陆子参听后,神色有些凝重。
“秦姑娘可是要独自一人与那些江湖门派周旋?这江湖中人,性情最是诡谲多变,有时瞧着是一回事,背地里又是另一幅面孔。你没有拳脚功夫傍身,只怕是有些不妥。”
秦九叶闻言并没有立刻应和,心底显然是另一番看法。
她在果然居的这些年,不论是捡回来的伤病还是背回来的尸体,哪个不是武功高强?可到头来也逃不过血肉横飞的命运。说到底,只要沾了这江湖的水,怎样都是逃不开的,畏手畏脚反而要失了先机。
她沉吟一番,还是开口道。
“陆兄放宽心,我会选在白日里、人多眼杂的时候去试探,这些江湖门派也是要脸面的,总不至于光天化日之下做些丑事。而我做事向来也会留后路,定看护好自己这条小命,不教督护分心。”
陆子参仍有些忧虑的样子,似乎又要开口唠叨些什么,秦九叶见状连忙开口将话题引向别处。
“话说督护究竟查的如何了?可有那抛尸之人的线索?”
陆子参一边叹气一边为那新出锅的几碗面倒上几勺红彤彤的辣子。
“我们花了三日时间排查了近些日子出入九皋城的所有外郡船只,起早贪黑、着实下了一番苦工。”
秦九叶闻言不禁皱了皱眉。
“莫说最近半月了,就算是一日之内,出入九皋城的大小船只便不计其数,这可如何寻得过来?”
“小的不好找,大的总会留下踪迹。你还记得当时苏凛说过,那人最早找上他的时候,是要借苏家货船运些东西吗?”陆子参说到此处,不由得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若是顺利的话,督护现下应当已经抓到那人的尾巴了。”
****** ****** ******
十余匹高头大马奔入洹河湾秀亭码头的时候,河堤使宋拓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他虽一早便在此等候,心中已反复建设许久,可如今见了那来者的架势,还是难免冒出冷汗来。
这不能怪他如此忐忑。地方河堤使本就是个芝麻小官,若非出了大乱子,一年到头也不会有都城来的大官巡查他的工作的。
紧了紧身上那条已经许久没有上身过的鞓带,宋拓点着碎步迎上前去。
“秀亭河堤使宋拓,见过邱督护。”
他说完这一句,想着要行礼,可却认不出那马上的一众人中究竟哪个是邱陵,只得蒙头转向地拜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