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305)
姜辛儿不知那白衣少年属于哪一种情况,也不知对方方才的尾随和偷听又是为何。但她隐隐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这种气息她在第一次见那名唤李樵的少年时也曾感受到过,那是同类的气息。
姜辛儿细细回想一番,突然便想起了什么。
其实她方才在那荷花集市中曾与这白衣少年擦身而过,而她之所以留下了些印象,正是因为对方便是取走了今日赏金最高的纸荷花的人。
她还记得那朵纸荷花上的名字。
甲十三。
那其实算不得一个名字,只是一个代号罢了。
而她曾经也有那样一个代号。
不远处,太阳西斜、隐隐有落山之势。从湖面出来的风停歇了片刻,随即慢慢转换了方向,将这座岛上的荷花香气带向远处。
荷角探出水面的一刻,就注定是要见风浪的。
似他们这般根都扎在江湖水中的人,又有谁没几个仇家呢?各凭本事吃饭罢了。有差事自己守住,有麻烦自己解决,有喜欢或在意的人……
便离他们远一些吧。
姜辛儿想罢,最后一丝犹豫也从脸上褪去。她握紧了腰间的长刀,转身翻下石柱。
第116章 迷魂汤
今日的璃心湖畔摩肩擦踵,今日的笋石街头门可罗雀。
这里本是城中有钱人惯来消遣的地界,只不过今日这城中大半的有钱人都跑到那野湖边上凑热闹去了,及至高悬的日头微微西斜,才陆陆续续有些玩乐过后精疲力竭的客人回到城中,准备寻家最好的酒楼一掷千金、好好抚慰一下自己的肚子。
各家酒楼的掌柜早早便将迎客的灯笼高高挂起,提了大字的灯笼一家比一家大、一家比一家高,而就在这一片红彤彤的光影深处,若有人从那繁华的街面拐进第七条巷口,便能在曲径通幽之后,发现一处掩藏在青砖绿瓦下的汤泉雅苑。
此处同那些平民沐浴的公共汤池不同,乃是一处专为喜欢私密的权贵修建的私家汤苑,平日里不对外人开放,不是出够金银便能一睹究竟的地方。
相传这雅苑所在之处从前只有一条地下暗河,后经人挖凿而出,才得一口温泉。因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苑中四季如春,热汤白日黑夜不停流动,与天然石壁碰撞后腾起水雾,氤氲出一片琼楼仙池之景。白玉铺陈的汤池分为九隔,每隔中的池水各有不同,有些芍药取蕊入汤,有些取卵石与药材一起蒸煮,俱是贵族也想不到的花样。
方才南下的司农监梁世安此刻便泡在这最大的一处池子中,额头冒出来的汗浸已湿了八九块帕子,脸上的笑都有些热变了形。
这汤苑当真是哪里都好,唯独是来错了季节。
传闻那九皋城中的邱家二公子很是纨绔荒唐,今日一见,又何止是荒唐?简直是脑袋有些问题。
有谁会在盛夏时节请人去泡热汤呢?
他方想到此处,便见那罪魁祸首自水雾中换了个姿势,整个人虽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却仍神采奕奕。
“梁兄此番来九皋真是难得的机会,在下定要将这九皋一地水土孕育而出的精华一一呈上来、让梁兄好好品鉴一番,末了还请梁兄告诉在下,这九皋四绝是否名副其实。”
同样都是人,怎么他越泡越迷糊、对方却越泡越精神?
梁世安强打起精神来,勉强点点头道。
“有劳二少爷。其实以你我之间的交情,实在不必这样客气。寻个酒楼饮上几杯、听上几曲便足矣……”
“那怎么行?!”
许秋迟根本不给对方推脱的机会,大手一挥、不由分说地“尽起地主之谊”来。
那一早候在纱帐外的一众侍女缓步而入,将一样样精巧的物什摆在汤池旁的白玉小案上。
“此乃九皋特有的莲香白,那百年酒楼莲香楼便是得名于此酒。这酒只每年盛夏时节才会供应半月,需得用荷叶杯饮,方能品出个中真味。”
“此乃半个时辰前新采下的四白鸡头米,生在水质清澈、四季都有活水流动的至纯之所,需得在出水后半个时辰内处理妥当,方能保留滋味。”
“此乃龙枢一带特有的荷香兰,产自西南腹地、极其险峻的深山之中,听闻那里常年毒瘴弥漫、暗崖险布,就连采药人也是不愿踏足的。眼下这一支,乃是数年前机缘巧合得来的,我请了经验最丰富的花匠养到今日,这才开了这几朵,实属不易啊……”
许秋迟的声音不紧不慢地响着,那梁世安已顾不得应和他,等不及开始“享福”了。
硕大的荷叶被卷成碧筒模样,当中盛上淡白的酒液,饮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他端起来放往嘴里送去,下一刻便被烫得喷了出来。
“方才忘了提醒梁兄,这酒是新煮的,需得慢慢喝。”
“夏日酷暑、煮什么酒?!”
“梁兄怎地这般不懂养生之道?眼下你我都泡在这热汤池子中,外热内冷、激荡脏腑,可是容易生病呢。”
梁世安忙着用帕子擦嘴,好不容易平息嘴上的痛意,又拿起筷子去夹那新采的鸡头米。鸡头米弹珠子大小,个个裹着一层滑溜溜的芡汤,他举着一双沉得压手的玉箸奋力夹着,半天过去也才吃进嘴一两个。
就这一番动作,手指间又是一层热汗,他忿忿将玉箸扔回盘中,抬手拿起一旁琉璃花盏中冰过的蜜酿一饮而尽,这才觉得舒坦些。
杯盏方才空下,躬身候在一旁的侍女便立刻上前将其再次斟满,梁世安又饮一口,面上已有些绯红,许是想扳回几分面子,便打起精神凑近那兰花,做出一副赏玩的姿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