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111)+番外
“玻璃呢,还没做好吗?”听姜叶和江雪再次提起玻璃,诸朝权贵们催促。
下人们:“……”玻璃速度哪有那么快。
“希望玻璃做出来后,价格能降下来,让我们也能安上玻璃。”诸朝底层百姓们祈祷道。
他们也向往更好的采光,想让家里亮堂,不再那么昏暗。
【通风问题,和采光情况差不多,古代底层百姓窗户都不敢做大的情况下,窗户数量自然也不可能增多。
而权贵们,有条件的会多开窗户。
因为窗户多了,可以促进室内空气流通。】
【空气不流通,味道会给人一种腐朽、发霉、潮湿、阴冷的感觉。
长时间居住在空气不流通的屋子里,对人的身体十分不好。】
“腐朽、发霉、潮湿……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屋子吗!”诸朝底层百姓们惊讶道。
惊讶完他们就冷静下来,因为就算天幕不说,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居住条件对身体不好。
“还好咱们的窗户多,屋里不至于那样。”诸朝贵族们庆幸道。
【除此之外,古人生病时还会紧闭门窗,实际上紧闭门窗不仅不会让病情好转,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就是因为窗户封闭,让空气不流通的原因,所以大家生病时,再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多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对病情反而有帮助。】
“什么,生病不能关窗户?!”有家里生病的人震惊。
他们就像姜叶说的,家人病了,紧闭窗户,以致室内确实腐朽、憋闷。
之前他们没把这情况当回事,没想到这居然还会影响病人病情。
“可是不关窗户,病人被风邪入侵怎么办?”他们左右为难,不知道是该开窗户,还是不该开窗户。
“没听天幕说吗,在不影响病人身体的情况下要开窗户,一般来说除了那种不能吹风的病,都能开窗户。”
“原来是这样,那样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心里有数后,不少病人家属们为病人们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涌入房间后,不少病人面色红润一点,“我感觉喉咙比以前舒服一些,以前总觉得闷闷的,现在没那种感觉了。”
“要是早知道这点,我们早就开窗户了,你说不定还能好的快一点。”想起这个,许多病人家属们就后悔。
“没想到通风还有这个作用。”诸朝贵族们若有所思,因为他们生病时,也不怎么开窗户。
【照明的话,古人用。的是蜡烛和油灯照明,不过古代不管是蜡烛还是油灯,价格都不便宜,所以等到天黑后,古人们都会早早休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古人们的日常作息,而随着照明普及,咱们的作息也随之发生改变。】
“后世作息再改能改到哪去?一天不都同样的时间吗?”诸朝古人们疑惑。
总不可能,后世连时辰都变了。
直到看到漆黑夜晚里亮起的点灯,诸朝古人们别提多恍惚,“好亮啊,有个词叫做‘灯火通明’,而后世的灯则亮如白昼,咱们的灯光远不及。”
“蜡烛和油灯那么点亮光都那么贵,后世那么亮的灯,只怕更贵。”在有些人眼里,那已经不是灯光,而是哗啦啦流淌出去的钱。
“其实大晚上的,没必要弄那么亮。”这次就连诸朝贵族们也忍不住。
因为就算他们,晚上光线也做不到那么亮。
当然,并不是他们不想那么亮,而是做不到。
【随着电灯普及,白天和黑夜的界限被模糊,人类的作息也一同改变。
说句地狱的,电灯普及之前,世上是没有夜班概念的,电灯普及之后,让人晚上也能进行工作。
以机器为例,两三班倒班,可以让机器日夜不停的运转,如果机器是人,说不定会破口大骂。】
“夜班?晚上也工作?人吃的消吗?”
“原来不是人日夜不停的干,而是机器啊。”诸朝古人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真怕后世人类的作息,已经能日夜不休。
“机器日夜不停运转,那一定能转更多钱!”诸朝商人们眼睛发亮道。
可一想到他们又没有机器,眸光就黯淡下去。
就在这时,视频从房屋内对准外界,只见白天的高楼大厦们,全都亮起各色的灯光。
至于城市下方,人们聚集的地方,更是亮如白昼,和白天没什么区别。
不,或者说因为灯光的装饰,夜晚更加美丽。
“好漂亮,不是,后世的灯,很便宜吗?”有人从后世绚丽的灯光中回神。
“咱们之前想岔了,以为后世灯和咱们一样昂贵,舍不得用,可有没有一种可能,后世的灯很便宜?”
“很有这个可能,如果后世灯不便宜,绝不可能满大街都是。”
“他们的灯为什么明亮又便宜?”
“后世居然没有宵禁。”见大晚上街上依旧人。流如织,实施宵禁政策的朝代古人们恍然。
“没有宵禁,晚上趁乱惹事的人一定很多吧。”宵禁一定程度上,保护的是百姓们的安危。
“咱们宵禁主要是因为黑灯瞎火,有人惹事连人都抓不到,索性都不让出门,而后世灯光明亮,就算有人惹事,抓捕可比咱们方便。”
“可灯光明亮,也会为惹事的人提供便利吧?黑灯瞎火的时候,歹人慌不择路,可能会出事,可后世那么亮堂,歹人们想跑也很容易吧。”
诸朝有朝中官员们在帝王的示意下,旁推侧击后世宵禁的问题。
这个问题让姜叶和江雪一愣,【宵禁,好陌生的词啊,宵禁是古代朝廷规定百姓们晚上不得出门的一项政策。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