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195)+番外

作者:星陨落 阅读记录

在咱们今天,以物易物的行为大都淘汰,可对古人们来说,以物易物才是常态。】

“未来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居然淘汰了?”

“真好奇后世钱的模样。”

“也是,后世那么富裕,咱们为什么以物易物,还不是因为没钱。”

对于以物易物的本质原因,诸朝古人心里倒是十分清楚。

【可能有人觉得古人的以物易物是在货币出现之前的行为,货币出现后,以物易物的情况就彻底消失。

事实上并不是,货币的出现,也没彻底取代以物易物这种交易方式。

只是比起货币之前的以物易物,货币之后的以物易物让人们对东西物价有更好的参照。】

说着姜叶放出两个视频做对比。

一个是货币出现前的以物易物,一个是货币出现后的以物易物。

货币出现前的以物易物,人们交换东西大都看需求和喜好,比如一条鱼可以交换一匹布。

看到这一幕,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拍大。腿,“亏了,亏了!”

“鱼价值可比不上一匹布,咱们先人就是这样以物易物的?”

“这样很容易吃亏和占便宜啊,次数多了,对双方都不好。”

然后是货币出现后的以物易物。

假设一匹布值十钱,一辆车值二十钱,那么人就会用两匹布换一辆车。

“这才对吗,这样才公平。”

看到这一幕,诸朝古人们心里舒坦了。

他们既不想占人便宜,也不想吃亏,这样刚刚好。

当然那些想占人便宜的人,自然更喜欢货币前的那种以物易物方式。

后者公平是公平,可也失去占便宜的空间。

【从后者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只把货币做参照物,交易方式还是以物易物。

虽然没用到货币,但不妨碍货币起到规范物价的作用。】

“对,我们平时以物易物的时候,虽然不会用到货币,但会根据物品的价格来算,然后进行交换。”

“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非常精准,有时候上下浮动很正常,比如三个苹果换三个梨,数量一样,苹果和梨的个头却未必相等,而就算不相等,个头相差也不会太离谱。”

要是个头相差太大,那就不是以物易物,而是纯占便宜。

真那样,诸朝古人们也不会惯着。

【除了一对一的以物易物外,古代还有多对多的以物易物。

多对多的以物易物,比如货郎去村里卖麦芽糖,村民们会用粮食交换麦芽糖,而货郎如果用粮食再换取别的东西,那就形成多对多的以物易物模式。】

【多对多的以物易物模式,缺点是比一对一的以物易物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计算。

优点则是通过这种方法,换取到的的东西种类比一对一以物易物范围更广。】

毕竟一对一以物易物,很讲究眼缘,且局限性大。

多对多的以物易物,则解决这个问题。

【撇去货币体系,换到咱们现在,一对一的以物易物,就是咱们的小摊贩,多对多以物易物,则是咱们的商超。

小摊贩目标精准,商超种类齐全,总之各有优势。】

姜叶把小摊贩和商超用视频做对比。

诸朝古人们对小摊贩摆摊模式并不陌生,甚至很熟悉。

让他们震惊的是后世商超种类之齐全。

“好多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这是几大分类,细分能分几十样,甚至上百样。

“最重要的是那些商超距离他们很近,后世哪怕是镇上,也有好多超市。”有人发现。

“你怎么知道的?”

“随身天幕突然标出好多商超,数量密密麻麻不说,好像还能点进去看。”

“还真是,你说咱们的杂货铺,为什么种类就那么少,和距离那么远?”

古代杂货铺们:“后世商超,远不是我们杂货铺能比的。”

“后世商超,是杂货铺、粮油店、点心铺等多种店面的结合,我们只是单独一种。”

“但是说真的,这样好方便。”诸朝古人们道。

其他店面无法反驳,心里还很认同。

其实作为同行,他们比外人更眼馋后世的大型商超,只是看着,他们就知道那会很赚钱。

问题是他们做不到,距离的问题好说,物品种类他们实在没办法那么丰富,也不知后世是怎么做到的。

【接下来是货币。】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七十四章

【最早的货币为海贝, 也被称为贝币。

时代为夏商周时期。】①

“贝币?!以前古人们用。的钱居然是海贝,没想到海贝还能当钱用。”

后面用其他材质货币的诸朝古人们惊讶。

就是诸朝时代最靠前的春秋战国,距离贝币使用。的夏商周, 也相隔不短时间。

但比起后世,他们好歹还听说过贝币, 尽管他们时代, 海贝的价值已经从钱变成装饰品。

【同时期除了贝币外,像布匹、金属、玉石等昂贵的东西, 同样可以充当货币。

只是咱们这里主要讲货币材质, 其他会略过不提。】

【说起贝币, 对于夏商周以后的古人,以及咱们现代,肯定会很诧异, 为什么?

因为在咱们的观念里,海贝这个东西不值钱,就算真拿来当钱用, 别人也不会认。】

“确实,就不说贝币有没有价值, 只要其他人不认可, 贝币就没办法当钱。”

“可为什么夏商周的人们会认可贝币?咱们却不认可?”这让诸朝不少古人感到疑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