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217)+番外

作者:星陨落 阅读记录

【其实咱们华夏的老祖宗,就玩过经济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有过一场纺织贸易战。

大概情况是齐国管仲对内和外把鲁国一种纺织品高高捧起, 在利益驱动下, 鲁国人减少耕种, 全都去纺织,齐国则努力耕种,积攒粮食。

后来,鲁国粮食变少,齐国开始禁止购买鲁国纺织品,并趁机向鲁国出售高价粮食,原本齐国花出去的钱全都赚了回来不说,还极大削弱鲁国的实力。

不知大家从这场经济战争里得到哪些感悟?】①

“真·杀。人不见血啊,本来天幕这么说经济战争,我还不以为然,直到看到结果,心直胆寒。”

“这就是战争,偏偏比真刀真枪的战争更难防范,让人防不胜防。”

“鲁国就看不破齐国为它准备的陷阱吗?”

“什么是陷阱?在齐国收网前,齐国给的可是实打实的利益,别说鲁国,就是换了咱们现在,也不可能想那么多。”

“没错,齐国当时的计划对于鲁国很不利,可对于齐国人却是有利的,除非鲁国一开始就反应过来,要不然越往后越无法挣。扎。”

“要是鲁国人当时能居安思危一点,比如一边种粮食,一边纺织,能否躲过这场经济战争?”

“你以为齐国花那么多钱,是干什么吃的?为的就是引导鲁国大部分人走向他们希望的结果。”

“主要是钱和权,齐国管仲的经济战争之所以顺利,和他舍得花钱,有大量钱,还有他对内的约束力。

别忘了,利益让鲁国人弃耕织缟,齐国人知道后难免人心浮动,管仲这招,同样会影响自己人,后来齐国没有生乱,是管仲执政能力强。”

“齐国君王还真信任管仲,要知道前期为了迷惑鲁国,齐国可是哐哐砸了很多钱进去,没有君王信任,管仲第。一步就实施不了。”

“自己人这边信任和听话,敌国人趋利而没有力反击,可以说这场经济战争的结果是必然。”

诸朝古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只有一群人很沉默。

那就是当事国——鲁国。

任谁被当众揭短,也笑不起来。

不过天幕的言论,多少也让他们好受些。

因为他们抵抗不了的利诱,未来很多人同样抵抗不了。

【后来随着时代对商人们的限制越来越多,经济战争的例子也越来越少。

古代只看到了商人们不利的一面,却不知道商人们和商业思维用对地方,可以让己方实力大涨,和削弱敌国经济实力。】

“对啊,齐鲁两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距离咱们已经很远了。”

“确实,越往后,这种经济战争就越少,是朝廷对商人们限制所致。”

朝廷要是知道这话,肯定会呵呵冷笑,他们不就是知道经济战争的厉害,才那么防范和打压商人们吗。

“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可能伤己,但只要不使用它,就不会伤到自己。”

这就是诸朝执政者们的思维。

“没想到后世人还不如咱们呢。”齐国管仲不禁摇头。

谁能想到他的经济手段,后世会束之高阁,闻之色变。

【从以上经济战争例子可以看出,国家实力是由多方面组成的,短板塌陷,直接拉低国家整体实力。

除此之外,就是国家短板是可以人为制造的,这点对人来说也是同理。】

“国家短板。”诸朝执政者们不是第。一次听天幕说短板理论,可每次都让他们印象更深刻。

他们在心里思索自己国家的短板是哪方面,他们完全不想未来有天自己国家也被敌国从短板处攻破。

“对,经济战争最可怕的就是可以人为制造短板,没有弱点,就给你制造一个弱点出来。”

这让诸朝古人们对经济战争越发恐惧。

【经济战争的特点是物价上涨,而且是长期持续的上涨,所以从古代开始,朝廷就有意控制市面上东西的价格。

通过记录价格,可以有效看出不对劲,从而提前遏制经济战争的苗头。】②

“太好了,原来经济战争是可以预防的!”

诸朝古人们开心道,觉得总算不用再担惊受怕。

可还有一些人道:“这招很好破解,只需要给朝廷官员们送钱就能解决。”

没错,既然预防苗头的是官员,那只要把官员们收买了不就行了。

而准备打经济战争的,最不缺的就是钱。

“咱们赶紧去记市面各种物价,小心有人用这招对付咱们!”

诸朝官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更怕不知不觉间中招。

【除了经济战争外,还有粮食战争,通过制造粮食缺口,从而被敌人赚取大量金钱,

还有文化战争,对敌人进行思想上的同化,让人由内而外的发生改变。

总之,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也需要国家们方方面面的防范。】③

“怎么那么多形式的战争!”诸朝执政者们震惊。

最关键的是,只是稍微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战争的可行性真的很高。

“不过这些办法对付咱们自然不好,但要用来对付敌人,那威力越大越好。”

“比如海外,军事战争太费事,经济和文化战争就很不错。”

“你们听懂了吗?”朱元璋问儿子们。

“不,不是很懂。”朱元璋其中一个儿子道。

“虽然不是很懂,但知道经济很厉害,父皇,咱们老朱家不需要很懂经济,但咱们必须得有懂经济的人!”

眼看自己父皇脸色不好,不懂经济的朱元璋儿子连忙补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