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72)+番外

作者:星陨落 阅读记录

青铜器氧化样子他们可以不在乎,可是青铜器居然还有。毒,这还让他们怎么淡定的了。

嬴政眸中涌现一丝不可置信,再看手边的青铜香炉,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他额角凸的一跳,感觉有些眩晕。

“把青铜器撤下去,换陶器。”

“无且,给朕把脉。”嬴政扶额。

“是,陛下。”夏无且连忙上前。

“青铜器居然有。毒,得亏咱们不用青铜器了。”开始用瓷器的东汉及以后朝代心有余悸。

他们没用过青铜器,都能想到其他时空用青铜器贵族们的崩溃。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他们一句话,多少贵族把金灿灿的青铜器换成颜色沉稳内敛的陶器。

【瓷器的原材料是高岭土、瓷石、石英石几种,种类比陶器丰富,且烧制温度也高于陶器,制作出来的成品质感光滑,宛若玉石,加上图案,更加精美。】

姜叶的江雪把身后青铜器对比图换成各种瓷器。

瓷器的美,让诸朝古人惊叹,也一定程度治愈了诸朝被青铜器伤到的贵族们。

不过他们还有些迟疑,小心翼翼道:“瓷器没有。毒吧?”

为了自己的小命,他们十分努力的评论,成功让姜叶和江雪看到。

【原材料烧制出来的瓷器是无毒的,但颜料却不一定,这得需要人仔细区分。

一般来说是不用太担心的,因为有。毒颜料很大会造成瓷器烧制失败和出现瑕疵。】

“那就好,那就好。”诸朝贵族们放心了。

“来人,快点给我们烧制瓷器!”他们要把青铜器全换了。

“陛下,瓷器的烧制温度比陶器高,现在我们的温度,并不足烧制瓷器。”墨家人回禀嬴政。

瓷器原材料好说,问题是烧制温度上不去。

“也是,若不是温度问题,瓷器也不会比陶器那么晚才现世。”嬴政倒没迫切换瓷器的需求,只是想看看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差别。

现在他知道了,烧制温度是关键,也是陶器和瓷器的分水岭。

这点其他想烧制瓷器的贵族们也发现,他们再次评论,“怎么才能达到瓷器的烧制温度?”

看他们评论上了天幕,墨家和公输家人赶紧认真听。

【瓷器烧制温度最少为1200度,看着和陶器烧制温度差距不大,实则有着本质不同。

因为陶器的烧制燃料是木炭,瓷器的烧制燃料是煤炭。】

【华夏对煤炭使用记载最早是西汉,也是有了煤炭,烧制温度提高,后面才能稳定烧制瓷器。

至于煤炭,浑身是宝,直到现在也是大家身边的重要资源。】

【煤炭在山海经里被称为“石涅”,后来还有“石墨”“石炭”等称呼。

刚开采出来的煤是原煤,原煤蕴含不少杂质,直接使用会造成浓烟和呛人,经过水清洗后,原煤杂质去除,变成精煤,烟量会变少,且更加耐用。

没错,煤是可以过水清洗的,干燥以后也不影响它的燃烧。】⑧

“原来是石涅。”墨家人和公输家人放松下来。

烧制瓷器的最难步骤,已经不再是问题。

【精炭燃烧温度可达到1500度以上,不仅可以烧制瓷器,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比如钢铁,汉朝之前的秦朝及春秋战国,钢材很少见,就是因为温度达不到。

汉朝时期,对煤炭的使用,直接让冶铁技术向前一大步。】

嬴政眸泛波澜,“看来汉朝的兵器比秦朝好。”

“着人研究煤炭和钢材,尽快把钢材给朕做出来。”刘彻吩咐下去。

他所在时期,铁器已经是常见物品,可是钢材还无法大规模拥有。

汉初,刘邦和吕雉互相对视,“粮食的话咱们没办法,武器的话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就算未来会有汉武帝刘彻打出他们大汉风采,他们这些祖宗也不能干等着。

刘恒和刘启父子两个默默把煤炭和铁矿加入积攒行列。

他们攒的越多,以后孙子/儿子就越有和匈奴作战的底气。

【咱们先前衣服篇说的炭炉,炉里面的就是煤炭。

除此之外,古代对煤炭取暖的利用率也不低,比如同样用咱们现在的蜂窝煤。

蜂窝煤由打碎的散煤和黄土一比一混合,之后倒水搅匀,再把它们塑造出蜂窝/藕孔状,晒干后就是蜂窝煤。

古代把蜂窝煤称为煤球,或者藕煤。】

蜂窝煤制作过程很简单,百姓们基本都能听得懂。

对他们而言,最关键的是原材料。

【加入黄土,可以延长煤炭烧制的时间,同样也降低了蜂窝煤价格,能让更多的人用上。

打孔则是为了通风和更均匀的燃烧。

加了黄土的蜂窝煤燃烧温度虽然没法跟精媒比,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烧火做饭绝对足够。】

【不过煤炭虽然有不少优点,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使用煤炭时需要勤通风,环境封闭会造成煤炭中。毒。】

关于煤炭缺点,姜叶和江雪再次提醒。

“煤炭混合黄土,价格降下来,我们是不是也能用上煤炭了?”忍受过冬季寒冷的百姓们激动不已,他们也想用上煤炭。

“就算蜂窝煤价格不低也没事,咱们可以自己找煤,自己做蜂窝煤。”因为蜂窝煤制作过程并不难,百姓们对做蜂窝煤跃跃欲试。

同时权贵们也下令找煤,不同于百姓们找煤是为了能冬季取暖,权贵们是为了瓷器,帝王们则加了钢材。

【因为煤炭,我们有了精美的瓷器,瓷器之美,也让我们华夏有“瓷国”的别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