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不许亲我!(198)
“你不是□□,你是小葵花,我的小葵花。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君子,妹妹自个儿误会了。”元献笑着亲亲她。
她撇撇嘴:“那你整天装得人模人样的……”
“自然,没人会喜欢一个人坏人,也没人会喜欢破坏规矩的人,我自然不会在明面上特立独行。”
“你、你装都不装了!”
“我从前也未装过。”元献眼神暗了暗,“一会儿再说,现在还有正经事要做。”
“一点儿也不正经!”
元献一点儿不在意,路上不便,他素了一个多月了,现在肯定是要补回来的。
月上中天,人睡了,他牵起她的手放在心口,安心睡去。
第二日一早,他将人喊醒,一块儿去给老夫人请安顺带道别。
“怎的这样快就要走?不是说要多待几日的吗?”
“那边来催了,前任县令也是要去旁的地方上任的,我想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还是早些去为好。”
老夫人点点头:“这样也好,只是辛苦你们了,我让她们去准备些吃食,你们在家吃了午膳再走。”
“恐怕天黑前赶不上驿站,还是早些出发为好。”
“唉,算了,你们去吧,我叫丫鬟收拾些吃的用的,给你们带上,这总花不了多长时辰,你们还得去给你们母亲拜别呢。”老夫人朝丫鬟吩咐,“槐灵,去将二夫人叫来。”
刘夫人听见通传就皱了眉,这会儿见到人,又红了眼:“怎么这样快就要走?”
阮葵垂着眼,低声道:“嗯,得早些去。”
“过年回来吗?宿县隔得不算太远,几日路程而已。”
“这也说不准,得到时候再说。”
刘夫人长长叹息一声:“算了,路上多注意,天冷了,多穿一些,不要冻着。”
“我知晓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都收好了,就是祖母方才说要再让丫鬟给我们装一些。”
“好,我也去看看。宿县不比京城,京城虽是路远,但毕竟是天子脚下,治安好,也繁华。我去盯着多给你们带些行李,免得去宿县买不到。”
阮葵有些心虚,点点头,偷偷看向元献。
元献倒是一点儿没变化,像真的着急去接任一样,还和祖母闲聊起去拜访刺史的事儿,只剩她一个坐立不安。
伯爵府的马车一路送他们上了官道,丫鬟们催促过好几回,刘夫人才依依不舍停下。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若是缺什么了就让人来传信,娘叫人在这边置办了给你们送去。”
“也不用叫别人送,祖母方才还叮嘱呢,让我多向献哥儿学学,若是有什么需要送的,叫我去就成,也好顺道去学习学习。”阮藜接话。
“多谢二哥。”元献嘴上道谢,眼中却是警告。
阮藜只当看不见:“天不早了,赶紧启程吧,免得天黑前到不了驿站。”
刘夫人也道:“是,快去吧。”
元献又与两人告别,转身回到车中。
马车行驶,阮葵瞥他一眼,低声道:“你可真会说假话,每回都是脸不红心不跳的,也不知对我说了多少假话。”
“妹妹这话说得好没有道理,我为何说假话,妹妹还不清楚吗?若要他们看出来,该如何解释?我可从来没跟妹妹说过谎,若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我可都说的是暂时不能与妹妹说。”
“你做事是滴水不漏。”阮葵嘀咕一句。
“不是滴水不漏,是我在妹妹跟前的确没有说过假话。”元献笑着抱住她,在她脸上亲了亲,“不知宿县情况如何,等到了还得妹妹盯着将家里收拾齐整。”
她瞅他一眼,嘴角却悄悄翘了翘:“噢。”
宿县在徐州的东南部,地势还算平坦,郊外有几座山丘而已,但城里贫困,城墙还算结实,但县衙看着有些年头了,墙砖破损的地方不少,勉强能用。
衙役进去传了话,县令脸上堆着笑,一溜小跑出来,热情道:“我还以为拾遗要晚些再来呢。”
“县令客气,如今已不是拾遗了。”
“啊是是,状元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想来经过锻炼便会被圣上调回京城。”
“您客气了,这都说不准,”元献带着阮葵抬步往里走,“我想着早些来也好提前了解了解县衙里的事,方便往后开展。”
“原是如此。其实早就在整理了,只是太多太杂,要花些功夫。我看状元不如去驿站歇息几日,也可以在县城转转,看看人文风貌,待我这边整理完了便转交给状元。”
“那就有劳县令了,中午我们请县令吃饭吧。”
县令摆摆手:“不不,你们才来这儿,应当是我尽地主之谊,我请你们。不过还稍等片刻了,待我这边忙完,二位稍坐片刻。”
“好,县令先忙就是。”元献带着阮葵坐下,见县令走了,偏头朝人低声道,“你若是不想和我们一块儿去吃饭,就让荷生陪你回驿站。”
阮葵上下打量他几眼,道:“我还是去吧,我要听听你们说什么。”
他笑着应:“好。”
阮葵轻哼一声,收回目光。其实她也听不懂他们那些官腔,但还是想听一听,免得元献背着她做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