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悖论(134)
两个人一起走了出去,屋里恢复了安静。
陈以舟将钥匙放在玄关上,转身关了门。
门一关,狭窄的廊道就变得逼仄暗沉。
从昨天以后两个人没有在讲话,林瑜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些怪怪的,但是她不太愿意去细想这种怪异是源自什么。
她也不打算跟他说话,径直上前,打算换鞋出门。
她一边换鞋,身边的人就一直站在一旁看着,也没有走。
过了一会,他主动开口:“你要出门?”
“嗯。”林瑜简短的答应了一句。
“去哪里?”他又问。
“集市。”林瑜的回答还是很冷淡。
“集市上都是一些来自郊区的老头老太太,不怎么会英语。”他慢慢的说,眼神却牢牢的看着她。
她穿好鞋,正准备打开门,听到身后的人不厌其烦的问:“需要翻译吗?”
林瑜回头看向他,廊道光线很暗,他长长的刘海在脸上投下阴影,她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看见他手里捏着一把黑色的雨伞。
一米九几的身高带来的压迫气势全无,只剩下温和,柔软,还有执着。
她挪到哪,他的目光就跟到哪,他就这么对着她,仿佛她不答应的话就能永远这么问下去。
林瑜看着他,心像是突然被抓了一下:“要。”
早上的集市非常的热闹,一整条街全部是从乡下郊区赶过来摆摊的当地居民,在这里,她可以买到各种新鲜采摘的水果蔬菜鲜花,还有一些当地的加工食品。
远远的就闻到了一阵特别浓郁的香味,在陈以舟的翻译下,林瑜买了一份西班牙海鲜饭,一份焗蜗牛还有一份小柑橘。
柑橘汁水爆甜,鲜亮润泽的表皮上还带着清晨采摘的露珠,她一边走一边剥着皮,街上没有垃圾桶,她正愁着柑橘皮不知道往哪扔,陈以舟朝她伸出手。
手掌大,且白皙,上面有着一层薄薄的茧子。
手上买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全部到了陈以舟的手上,包括柑橘皮。
一条路从头走到了尾,几乎跟每个摊主都说了一遍bonjour,au revoir,还有一个卖肉的非要拉着她了中国文化,林瑜感叹法国人是真的闲出屁。
一直逛完了整条市场,回家的u上,陈以舟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了一束洋甘菊。
洋甘菊花束饱满,在用力盛开,用做旧的报纸包裹成一束,心思巧妙又好看。
洁白的花朵泛着莹润的光,淡淡的清香让空气都变得轻盈了起来。
“这是给我的?”
“嗯。”
“你什么时候买的?”
“你刚刚在跟人聊天的时候。”
地中海岸的阳光即便是在中午都格外的柔和,洒在人的身上的时候浑身都暖洋洋了起来。
她抬头看向他,明媚的阳光洒落,他专注的看向她,一贯情绪不显的脸在此刻变得生动了起来。
而洋甘菊的花语是:我们和好吧。
第62章
林启音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很快就花光了跟蔡印沛的离婚赔偿,她的生活变得拮据了起来,不能买喜欢的包包,也用不了两千多一瓶的高档面霜。
于是她的心里开始冒出了一个想法,要是把孩子送到前夫那里去就好了,这样她的生活可以少很大一笔的负担,而且会更加的自由自在,不用每天回家被女儿的哭声吵成神经质,也不用去费神跟学校老师经常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社交。
只是这些想法在看到她那双大大的黑黑的,美丽的眼睛的时候又被打消。这双眼睛像极了她,这可是她的孩子啊,她怎么舍得把她送走呢?
她开始想办法改善画廊的运营,企图从画廊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画廊是蔡印沛给她开的,以前她从来不需要去苦恼画廊的经营,蔡印沛会给她打理好一切,而她只需要专心画画,做她不染凡俗的艺术家就好了。
可如今跟蔡印沛离了婚,全部要靠自己来,林启音一开始觉得这没什么,不就是买画卖画嘛,有什么难的。
林启音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当她真的开始钻研起经营,半死不活的画廊真的有了一些起色,不过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很久,她马上迎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她没有前夫的社交人脉,也不擅长去维护,很快画廊流失掉一大批高质量优质客户,那一瞬间的起色防仿佛昙花一现,她马上又陷入了经济窘迫。
而画廊的收入完全不足以覆盖她的花销,尤其是她还有林瑜,她还要聘请人专门照顾她,每个月私立幼儿园的学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为了节省开支,家里的阿姨被她辞退,她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妇到每天要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对每天的开支精打细算。
那些曾经小姐妹的聚会再也不会叫她,高档美容会所的销售也不再会隔三差五嘘寒问暖,身上的粗花呢外套还是前年流行的款式。
遇到曾经合照只配靠边站的圈里的太太,见了她,都要用标准的京城话假装热情地说:“喔唷,你最近过的还好不啦,听说最近卖出去不少画呢?想必挣了不少吧?我在京湖的那套独栋别墅最近重新装修,正想买几幅画放家里,要不在你这里看看吧。”
温温柔柔的京城话,听上去是礼貌客气的关心,可对于曾经处于富太太圈字中心的林启音来说,这无疑是羞辱。
以前当阔太太的时候,林启音的画都是不卖的,纯放在画廊做展览。
她不想让自己的化作沾染上金钱的味道,只有在嘴纯粹最真空状态,出来的作品才会充满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