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101)
有人怀疑皇帝中风之事太过蹊跷,将矛头直指当今皇后谢元霜。
谢元霜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干的,把锅全甩给了死去多时的于铮,先是下药让皇帝不举,接着再往壮阳的丹药中下毒,这才导致皇帝头痛继而中风。
皇帝的心腹们一开始并不相信谢元霜这套说辞,后来一直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张光喜出来作证,说皇后所言皆是事实,那些都是张婕妤死前亲口说的,这才打消众人对谢元霜的怀疑。
其实在谢元霜看来,这些人怀不怀疑她已经不重要了,皇帝已经成那样了,她儿子又还那么小,加上她这几年一直帮忙处理朝政,摄政太后这个位置除了她,还有谁能胜任?
谢元霜牵着小皇帝的手,在众人的朝拜中一步一步朝大殿最上方的那把椅子走去。
龙椅很宽,完全能容得下两个人,谢元霜看着殿中跪倒一片的朝臣,她想起当年太上皇的登基大典上也像如今这样,乌泱泱的一群人匍匐在她的脚下。
当年她是沾了她丈夫的光,如今她是沾了她儿子的光。
谢元霜没有急着铲除太上皇留在在朝中的心腹,太上皇那样子已经彻底无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留下来说不定还能为她所用。
即便这些人忠心于帝王也没关系,她儿子才九岁不到,离成年还有好几年,朝堂风云诡谲,官员起起落落在所难免,有的是方法收拾这些有异心的人。
今年的冬季尤为严寒,北戎大举南下骚扰边境,朝廷得到边关传回的急报时,已有四座城池失守。
太后震怒,点兵四万,钦封卢长青为忠武将军命她三日后带兵出征。
懿旨一出,朝堂也震怒了,这方明娥是谁?朝廷是没人了吗?为什么要一个女人带兵?
朝堂吵翻了天,更有人要撞柱死谏的,谢元霜没让人去拦,前朝又不是没出过女将军、国夫人,她只是让一个女人领兵,又不是要谋朝篡位,她还真不信有人为了这事舍得荣华富贵一心求死的。
这一仗卢长青打了半年有余,从深冬打到了来年的入秋,从齐国的边境一路打到了北戎的都城,最终替齐国打回了三千多匹的战马和每年二十万的岁币,打到朝廷的士大夫们全部闭上了嘴。
卢长青带着北戎的使臣一起回了京,街道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欢呼着雀跃着,高声恭贺着带给他们胜利的将军凯旋。
借着此次机会,卢长青留在了朝堂之上,谢元霜本想将她安排到兵部任职被卢长青给拒绝了。
“京城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了,让我去燕云帮你守着边境吧。”
卢长青这次离开带走了已经九岁的萧云开,离开皇城的时候,卢长青转身回望,看见宫墙上那道蓝色身影还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一直到队伍走远彻底看不见。
七年后,已经十六岁的萧云开扶棺回京,漆黑的棺材里躺的是一直教养她的云麾将军方明娥,但她更习惯叫她姑姑。
哪怕现在已是冬季,每天都用冰镇着尸体,可人已经死了近一个月,掀开棺盖还是能闻到一些腐烂的气味。
谢元霜看了一眼被冰霜覆盖的尸体,这人跟离京的时候比起来黑了不少。
谢元霜忽然捂住眼睛痛哭出声,这人每次来信都是一切安好,勿要挂念,报喜不报忧,明明吃了那么多的苦却偏偏不肯对她说。
那么厉害的一个人啊,怎么就因为一次小小的风寒便撒手人寰了!
第63章 被炮灰的穿越女(完)
萧云开上前扶着哭得泣不成声的谢元霜,红着眼睛哽咽地道:“姑姑好像提前知道自己要走一样,那晚她忽然交代我,等她离去之后无需停棺做法,身后事一切从简。”
“她离开时痛苦吗?”
萧云开眼泪簌簌往下掉,“她说她累了想睡觉,把我赶了出去不让我守夜,我在门口站了一会,等我悄悄回屋看她的时候,她就已经走了。”
谢元霜听闻,又哭又笑:“也好,走得这样快,能少受不少罪。”
谢元霜让人找了个风水宝地,将卢长青的的坟墓修在了京城郊外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坟墓的不远处还修了两座新坟,那是方明娥爹娘的衣冠冢。
萧云开在收拾卢长青留下的遗物时,发现库房里装杂物的大木箱里有两块牌位,一块是正常的重量的牌位,另外一块又厚又重,一看就知道牌位里夹着东西。
萧云开好奇她姑姑会把什么东西夹在方父的牌位中,于是用刀撬开了牌位外边那层薄薄的木制隔层,结果发现隔层里夹着一块厚重的长方形铁板。
在系统空间里看到这一幕的卢长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当初被齐澄夜袭,一不小心把方父的牌位砸坏了,想着姑娘家一个人在外太危险了,于是第二天她去铁匠铺和棺材铺特意做了这么个防身武器,只要齐澄下次还敢来,她绝对让对方脑袋开花,结果白忙活了,到死都没用到她的新武器。
萧云开想着虽然从没见她姑姑祭拜过自己的父亲,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带着双亲的牌位,说明她姑姑对自己的双亲还是有一点感情的,于是在让工匠给她姑姑修坟时,顺便让人在旁边也挖了两个坑,将方家夫妻俩的牌位一同埋了进去。
自卢长青的坟修好之后,每天来祭拜她的人络绎不绝,在她百日这天,谢元霜乔装带着萧云开一起过来给她烧纸。
“你以前老说自己是什么九天下凡的仙女,你走得这样突然,我就当你是被天庭召回去了吧。如果你在天有灵,就保佑我大齐风调雨顺国运昌盛,保佑我和我的孩子们都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