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334)

作者: 就爱折耳根 阅读记录

“不同意,继续封锁两国之间的贸易,断绝使节往来。他李元昊想反就反,想和就和,哪有那么安逸的事?”

“我能明白押班想要做什么,其实我一开始的主张也是想要凭借国力拖垮夏国,就是怕朝廷里有人想要议和。”

卢长青知道范仲淹说的人是谁,忙着搞小团体的人,哪里有闲心操心外边的事。

“副使不必担忧这个问题,吕相公岁数那么大了,也没几天好活了。”

范仲淹拼命咳嗽,“押班慎言,小心隔墙有耳,让别人听了去。”

范仲淹跟吕夷简两人之间也有恩怨,当年赵祯想要废掉郭皇后,范仲淹求情,然后在吕夷简的撺掇下,范被贬去了睦州。

景祐三年,范又因不满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赵祯献《百官图》批评吕夷简大兴权术。

吕夷简也不甘示弱地回击,骂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文官吵架都是回合制游戏,吕夷简骂完,范仲淹又回击,这次可能骂得太凶了,又被赵祯从京城贬到了饶州。

历史上,范仲淹的评价非常好,军事政治文学三开花,面对那些打压过他的同僚,他也能做到不计前嫌。

但人都是有情绪的,以己度人,谁要是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背后搞小动作整自己,卢长青就算弄不死他,也会在心里咒他。

所以卢长青觉得范仲淹应该也挺乐意看到吕夷简倒台的。

卢长青无所谓地摆摆手,“没事,我不怕他,他要是敢给我穿小鞋,我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其实吕相公那边还好,就怕辽国那边施压,官家可能会妥协。”范仲淹语气担忧地道。

卢长青现在听到“官家”两字就想皱眉。

“施压?如何施压?我们打赢了,总不能让我们继续送岁币吧?这回是不是该夏国给我们送了?”

朝廷上下都清楚,李元昊出兵南下背后离不开辽国的支持,宋夏两头通吃,大发它国的战难财。

“辽国可能见不得我们这样好。”

“见不得我们好也没用,态度必须得强硬起来,不然真当我们是软柿子好拿捏不成?”

两国交战又不是两人打架互殴,就没见过打赢了的还要给打输了的人送钱。

之后,夏竦召集范仲淹、韩琦、庞籍于渭州,共同商讨应对夏军的策略。

商讨的结果就是边攻边防,选择有利地一点一点地往西夏境内修筑堡垒城寨,构筑牢固的军事据点。

你要来进攻,就依托据点打你,你不来我就继续往前推进,反正就是不跟你搞大规模的野战、会战。

这便是堡寨法。

在这几人商议作战方案之余,趁着李元昊元气大伤,四路的将领带兵又将宋朝西北的边境线向前推进了不少。

边境连连失守,李元昊彻底坐不住了,他赶忙让使者去辽国找帮手。

辽兴宗得信后,立马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使者送到病重的赵祯手中。

然后朝廷又开始吵吵,有人觉得两国交战,劳民伤财,苦的是两国百姓,既然对方愿意议和,那就直接应下来。

反对方认为李元昊三姓家㢚吃里扒外背信弃义,这种人就是欠收拾,宋军连连获胜,就该乘胜追击一举灭夏。

赵祯还没死,曹丹姝没权力拿主意,她就坐在帘子后看着这帮臣子们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吵了半个月都没吵出个结果来。

眼瞧着堡寨一座座丢,李元昊在催促辽兴宗继续向宋廷施压的同时,也不忘自己写信给赵祯。

卢长青收到曹丹姝让她立刻回京的书信后,一人一马连夜回了京。

张茂则将卢长青领到了福宁殿,几月不见,此时的赵祯已经形销骨立瘦到脱形。

见卢长青到了,赵祯忍着身体的剧痛朝她招了招手,有气无力地道:“扶楹,希文说之前多亏有你,若不是你想出设圈埋伏的计谋,也不能再次重创夏军,逼得李元昊想要议和。”

卢长青立在床边,满脸担忧,“官家,你的身体如何了?”

赵祯颓然地摇了摇头,“不说这些,说正事。李元昊想要议和,愿意以国主的身份向我朝称臣,但我朝每年得赐给夏国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两国重开,恢复互市贸易,还要允许他们自置官属。”

“不能同意,这次是我们打赢了,就算要给钱给物,那也应该是李元昊给我们。”

赵祯嘴角扯起了一丝无力的笑,因为病痛的折磨,脸上就剩一层皮,一笑起来满脸褶子,一点也不好看。

“我就知道你不会同意,可若是不同意,辽国怕是会用兵。”

“官家,我们不能这么快就妥协,不然辽国会觉得我们好欺负,趁机加码,让我们割地又赔款。”

“又要拖着啊,得拖到什么时候去呀。”赵祯说一句话得喘上三口气,“我怕是看不到天下太平那一天了。”

“官家,你的病会好的。”杀人凶手安慰道。

赵祯苦笑着摇摇头,“我的身体我清楚,怕是好不了了。”

这个时候应该故作伤心哭出来最好,但卢长青酝酿不出那种悲惨的情绪,只能垂下脑袋,一言不发。

“要是辽国对我们用兵怎么办?我们承受不起双线作战。”

卢长青抬起头道:“官家不必太过担心,西北战事暂定,辽国不敢轻易向我朝用兵,夏国想要议和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这次得让他们掏东西,否则免谈。”

“掏东西?”

上一篇: 将将好 下一篇: 盛夏味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