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亲对象惦记我多年(40)

作者:青皮桔子 阅读记录

皮具、里布、喷枪、乳胶、剪线头、打包装……她对这些东西,比对自己的书包更熟悉。

“我每次不想去的时候,我妈就把我拽去厂里,最开始我还觉得稀奇,直到我妈较真把我当正常工人用,我就再也不敢说类似什么‘不要学、不想学’之类的话了。”

“我一直以为,你属于天生好学的那类。“

“为什么?”

“可能因为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已经学有所成。”

傅杨轻笑道:“得你这么高的评价,这么多年学习的苦没白吃。”

“肯定没白吃,可以少吃生活的苦好嘛!”

“你是属于天生好学那一类吗?”

“嗯……大概是吧。”兰夏将镜头转向天空,“我没其他事做,而且外公外婆还有爸妈每次看到我拿第一名就会特别开心。”

傅杨敏锐捕捉到她语气中的低落,于是说起关于旅行的安排。

兰夏的兴致被挑起。

时间还早,走到三岔路口时,她选择了去学校的那条路,走过约十米,右拐至另一条水泥道。左右都是水田,一条小溪从桥下穿过,清澈的水流下,野草呈一个方向匍伏着。

◎最新评论:

第24章 打栗子

◎身上倒是不痒了,就是凉飕飕的好像每个地方都在漏风。◎

她就站在桥上,说是桥,长度不过一米,也没有任何弧度,只是因为有水从下穿过,所以这段路就有了“桥”的名字。

这里,不用抬头也能瞧见月亮和星星,水里有手指大小的真鱼。

水汽、泥土和草木的吐息融入温柔的风中缱绻缠绕,使她有种此刻自己已经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飘飘欲仙的感觉。

长发如海藻般轻轻拂动,粉色裙摆翩迁,美好的像是月中仙子。

几个小朋友手握自制钓竿在田埂上走来走去,不时望向兰夏,窃窃私语。

回去时,一楼的灯亮着,外婆坐在屋檐下打着蒲扇晾头发。

兰夏挂断与傅杨的视频。

时间已经不早,祖孙俩进屋关门,各自回屋睡觉。

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

兰夏头戴斗笠,脚穿雨靴,拎着化肥袋子,手持火钳,和同样装备的巧慧姐走在去捡板栗的山路上。

走过这一小段山路,老村里已经有老人在屋前屋后的井边洗漱,兰夏跟他们打招呼。

“去捡板栗啊!”

“是啊,起这么早啊。”

“年纪大了觉少。”

……

板栗树共有五颗,靠着已经废弃的土砖房子后边的猪圈。

虽是自家的,只要不捡去卖,村里人随时都可以去捡点,毕竟那么多果子,吃不完也浪费。

王老太太刚洗漱完,瞧见她们后就让等等一块儿走。

不多久,她挎着竹篮出来。

“你们家的板栗个头大,我儿媳妇怀孕了,特喜欢吃栗子煲鸡汤。”说着,从篮子里掏出青皮橘子一人手里塞三个,“这是我儿媳妇娘家自己种的,你们尝尝。”

这种橘子市场上少见,算得上是这里的特产了。

外皮油润、光亮、细腻,还未剥皮就能闻到清新自然的柑橘香气。

“可真是大喜事,嫂嫂怀多久了。”兰夏撕开橘皮,绿色的雾般的精油炸开在清晨朝气蓬勃的晨光中,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没吃早饭,她和巧慧姐分吃一个。

与市场上卖的纯甜橘子不同,青皮橘子入口最先感受到的是酸,酸得令人口舌生津,紧随其后的甜蜜迅速安抚住味蕾。这种酸与甜的微妙拉扯感,很符合童年开橘子“盲盒”时期待、忐忑和开到偏甜口橘子时惊雷般的惊喜。

“刚过三个月。”王老太太一头黑银相间的短发,用一个貌似孩子淘汰下来的粉色梳齿发圈倒刮固定在距离发际线三指宽处,她的面色红润,相较同龄人,只在额头、眼角、嘴巴和鼻子两边有些皱纹,眼睛虽已经称不上黑白分明,却仍炯炯有神,精气神十足。

她笑起来时非常喜庆、和气。

“等宝宝满月,我可得过来吃个喜酒。”兰夏边吃着桔子道。

王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忘不了,你外婆也来。”

三人走过几家废弃的土砖屋前,穿过小巷,顺着崖畔上走出来的小径一路往上,坡顶只有挂满露珠的杂草和荆棘。

山地多乱石,兰夏和巧慧姐想搀着老太太,结果老太太提醒她俩。

“我路熟着呢,你俩小心点走,这些草和碎石头滑着嘞。”

两个人禁不住笑了。

通往板栗林的那面山坡只有连接成片的杂草,一眼就可瞧见挂满绿色、黄色、深褐色板栗刺壳的树冠。有些刺壳已经炸开,果子已经空了,风一吹,那些刺壳摇摇晃晃,随时要掉下去。

走到坡下,兰夏和巧慧姐让王老太先等等。

她俩一人挑了一棵树,抬腿就踹。

窸窸窣窣落了好大一阵板栗雨,幸亏头上带着斗笠。花了几分钟将几棵树一一踹过,静等几分钟后,她们叫王老太太过来。

兰夏脚尖踩住刺壳的裂口,火钳插进去一转,里边红棕色的板栗露出全貌。肥料袋放在废弃多年的猪圈围墙上,她手里拎着个小塑料袋装取出的栗子肉。不多会儿就装了满袋。

王老太太在猪圈里头捡,很快装满了小篮子。

她没急着走,转而帮起兰夏。直到太阳高升,约摸有八点,老太太跟两个人打过招呼,拎起篮子回去。

兰夏那个立起来半人多高的肥料袋已经接近半满。

“姐,我烧点栗子当早饭。”猪圈地势低,围墙只高出地面不到半米,兰夏手撑围墙跳进去。

上一篇: 溺水 下一篇: 爱情彼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