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禧缉凶(35)

作者: 一簇卷耳 阅读记录

竹韵看完了已经筛选出的部分居民档案,失望地转动脖子,都与她心中的那个凶手不符。

封析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她的旁边:“吃午饭,边吃边说。”

食堂今天有鱼有虾,直接戳中了竹韵的喜好。

有些人不耐烦剥虾壳,剔鱼刺,对这两种美食敬而远之,偏偏竹韵最是享受剥虾壳和剔鱼刺的时刻。

当完整的虾壳和没有鱼刺的鱼肉被整个送进嘴里时,那种满足感难以言喻。

只可惜,她不会做,也只能偶尔满足一回。

透过玻璃窗口看见里面一盘盘的水煮虾和红烧鱼时,像老鼠掉进了米缸般兴奋。

她兴奋地指着那盘红彤彤的虾,刚准备开口要,被头顶一道声音打断:“陈阿姨,给她那盘炒仔鸡,还有青菜,鸡蛋羹,青椒豆皮肉丝,再来一碗萝卜汤,我也要一样的。”

竹韵怒目圆瞪地扭头看他。

封析扬的胳膊越过她去接陈阿姨递出来的餐盘,凉凉道:“你咳嗽好了?”

咳嗽不要吃鱼虾,是每次看病医生的医嘱。

竹韵觉得他大惊小怪,自己没那么多忌讳,但封析扬到底是为她好,又不得不领他这份情。

气哼哼地吃饭。

封析扬看在眼里,感觉十分有趣,这与她平时分析案情时冷静专业的模样实在判若两人。

过了好一会他才问:“送回来的资料都看过了?是不是没有符合的?”

果然,一说到工作,竹韵立刻冷静下来。

竹韵抿了抿唇:“确实没有完全一样的,总有这样那样的不符合,所以我在想,我是不是太执着于自己的判断了?”

毕竟没有系统地学过犯罪心理学,现在也不过是现学现卖,竹韵并没有那么大的把握。

封析扬倒是不同意:“我觉得你的判断没有问题,对于凶手的侧写,应该根据搜集的证据做调整,目前的证据完全支持你的判断,如果只是因为没找到人就改,恐怕永远也找不到凶手。”

竹韵居然从封析扬的话里听出了一丝肯定和鼓励的意味。

她有些诧异,想他们二人初次见面时,封析扬对她心理医生的身份分明满脸的不屑。

熊少华端着个盘子扯着嗓子坐过来:“老大,他们说茶水桌上的罗汉果茶和冰糖雪梨是你泡的?你喉咙不舒服?”

封析扬正喝汤,被呛了个满口,差点没喷出来。

硬忍着咽下去,发出一阵巨咳。

熊少华一副老大你果然生病了的架势,架起封析扬就要走:“怎么咳成这样了,赶紧去医院,大许,开车。”

封析扬撇开他:“我那是被呛着了,我盼我点好行不行。”

熊少华:“不是,没病啊?那你好好的泡什么罗汉果茶。”

封析扬偷瞄了眼竹韵,见她正低着头佯装吃饭,肩头止不住地颤抖。

没好气道:“我想喝,不行?”

熊少华懵了懵:“行……行。”

“你派出所的户籍都筛查完了?”

“嗯,”熊少华忙不迭地咽下刚吃进嘴的红烧肉,“筛完了,剩下的都带回来了,竹医生,一会儿还要辛苦你。”

一听来工作了,竹韵三口两口扒完了饭,急着回去再做筛选。

可一份一份看过去,依旧没有符合她心目中的形象的人。

只能寄希望于许志鸿稍后拿回来的社区常住人口的资料。

“你们以前也遇到过这样没头绪的案子吗?”竹韵有些心急。

封析扬:“常事,最难的就是这种凶手与被害人之间毫无联系的案子,情杀、仇杀,只要凶手与被害人之间有纠纷,总能查到,但遇上这种,只能靠排查。”

竹韵感叹了一句:“真不容易。”说着便往外走。

“去哪儿?”

“去档案室,”竹韵说,“为了被害人及家属拯救计划,宋局特批了我调阅档案的权限。”

封析扬想叫住她,好像又没有合适的理由。

他也不知道为何要阻止她,举着手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竹韵去了档案室,档案室的负责人早得了宋局的知会,做了登记,嘱咐道:“档案只能在这里看,不能带走,不能复印,不能拍照,如果要复印带出去需要有登记手续。”

竹韵道了声谢,根据检索分类一份份案件名看过去。

突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瑞祥金店劫案》。

竹韵心跳猛地加快,右手垂在身侧人忍不住攥紧了拳。

她虽然没见过竹家父母,对竹韵之前的记忆也很模糊,但他们是这具身体的父母,现在她鸠占鹊巢,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松开拳,竹韵的手有些微抖,取下了档案架中间的档案盒。

她刚准备打开,手机震动。

“竹医生,凶手又犯案了,马上出发。”

第21章 虐杀9

◎竹韵看了手里的案卷,一咬牙将它有插回了档案柜中。

一路上,封……◎

竹韵看了手里的案卷,一咬牙将它有插回了档案柜中。

一路上,封析扬差点将车开成了火箭。

许志鸿翻着手里的资料:“这次的案发地点在和平小区斜对面的天堂小区,相距不足两公里,我算了一下,也在重合圈内,说明竹医生和老大之前的判断没有错。”

熊少华:“死者叫钟媛,女,丈夫下班回家时发现她被害在家中卧室,与祝星死状相仿,现场只有少量血迹,死者被剖腹,腹内脏器被取出破坏,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失踪。”

竹韵:“这次还有孩子失踪?”

“钟媛没有工作,生孩子后就专心在家带孩子,她丈夫工作忙,平时回家的点不固定,难得今天回家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