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缉凶(59)
竹韵目送两人离开,看了眼手机短信,是熊少华发来的:阿韵,我们准备出发了,你快点过来。
竹韵回了条:马上就出发。
伸手拦了辆出租车。
竹韵和封析扬一行人是前后脚到的烤肉店。
他们人多,分了好几桌,把不大的烤肉店占了三分之一。
熊少华:“老大,你请客,怎么点,你发话。”
封析扬嫌弃道:“你是第一次参加聚餐?怎么点还要问我?想怎么点就怎么点,不用替我省钱。”
熊少华坏笑:“等的就是老大这句话,兄弟们,吃起来。”
回刑侦支队后这是封析扬第一次和大家聚餐,但面前的场景熟悉的让他有些恍惚。
他扭头看了眼竹韵:“今天和陈叔谈得怎么样?”
竹韵:“我原先还怕陈老打退堂鼓,结果他老人家的心态好得出乎我的意料,哎,对了,”她突然想起中午吃面时看到的新闻,“九八年有一起明星绑架案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熊少华刚点完菜,放下手里的菜单就凑过来,“事儿闹得挺大,我们都参加的,不过我只是支援,没机会靠近,听说那俩兄弟挺狠,现场差点开枪,阿韵,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中午的新闻,两名罪犯不服判决,在监狱里有提起申诉。”
熊少华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什么玩意儿,就那俩货,当场抓获,罪证确凿,还申诉,脑子有毛病吧。”
他骂了两句,看了眼封析扬的脸色,跟竹韵眨了眨眼,让她岔开话题。
哪知道封析扬说:“那个案子确实办得很漂亮,是值得研究的成功案例。”
“老……老大……好不容易出来吃个饭,说点轻松的,”熊少华看见服务员端着一盘盘的肉上来了,忙招呼,“来来来,先放这,每种肉每桌一盘。”
见肉上桌,一群饿狼不管不顾地吃起来,倒是把刚才的那一茬忘了个一干二净。
吃饱喝足,一个个满足地靠在椅子上,话题也终于从案件转移到生活琐事上。
窗外,街灯昏黄的光透过半掩的窗帘洒进店内,给这温馨的氛围添了几分暖意。
熊少华轻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肚子:“今晚的烤肉真是美味,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老大,咱们下次不如去钓鱼怎么样?听说市郊有个农庄,钓鱼、打牌、吃饭都有。”
封析扬捶了他一拳:“等你能带队独立破一个案子,有要求尽管提。”
夜色中的城市显得格外宁静,偶尔传来的汽车轰鸣声和萦绕在周围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开,封析扬送竹韵回家。
“刚才怎么突然提那个案子?”
竹韵一愣,没想到他还惦记着。
她犹豫了片刻:“那个……”
封析扬一笑,站定看着她:“没什么话是不能说的,是你告诉我,如果想走出那段往事,必须面对。”
竹韵抿了抿唇:“我听到一种说法,说如果金店劫案里也有名人,是不是案子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这个说法对警队非常不友好,甚至可以说直接否定了警员们对其他案件的付出。
可封析扬依旧认真地想了想:“说这句话的人想表达的意思是,公众人物会受到不一样的待遇?”
竹韵:“也许吧。”
封析扬摇头:“在别的领域我不知道,但是警察不会,无论对方是乞丐还是名人,对我们来说一样是人命,人命不分贵贱,我们的营救一样不遗余力。”
竹韵吐了一口气:“自然是这样,我只是觉得……”她想了半天没想出来怎么表达,“只是觉得,很不对劲。”
封析扬偏头看她。
竹韵:“心里有多少怨气的人才能生出这样的想法……”
第35章 伤人案8
◎接下来的一周,除了整理案件材料,竹韵、封析扬和陈故三人都在被骂或者……◎
接下来的一周,除了整理案件材料,竹韵、封析扬和陈故三人都在被骂或者被拒之门外的路上。
偶尔碰到善解人意的受害人家属,那天心情愉悦的饭都能多吃两碗。
陵市的秋冬从来都是没有过渡,一夜降温,竹韵早上出门的时候才发现外面有多冷。
今天约了一位受害人家属,她表示愿意见他们。
女人叫郎茵,是受害人的妻子。
她看上去确实已经从当初的惨案中走了出来。
“来来来,快请进,喝,喝点什么?绿茶行吗?”
竹韵忙摆手:“不用,不用麻烦。”
郎茵嘴里说着“没事”,手上动作不停,麻利地泡了茶端过来:“请喝。”
竹韵和封析扬、陈故对视了一眼,开了口:“郎女士,很抱歉,过了这么多年还来打扰,其实我们这次来……”
“我知道,”郎茵笑着打断了她,“有别的受害人家属给我打过电话问过。”
竹韵:“他们给你打过电话?”
郎茵点了点头:“刚开始一两年,我们还见过,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从案子里走出来,我们见面也是为了相互慰藉,别人无法理解我们,但是我们之间的感受是相通的。”
郎茵:“斯人已逝,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总是沉溺于过去,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你们说是不是?”
郎茵:“我也劝过他们,要有自己的人生,有多少人听进去了,听进去了多少我不知道,总归是尽一份力。”
竹韵忍不住问:“那,你们现在还有联系吗?”
郎茵回忆了一下:“我最后一次见他们应该是两年前了,这两年我开了间小店,也忙,我发现,生活充实了,也就没空再去伤春悲秋了,虽然每次一想到那件事心里仍旧会……你知道的,不可能完全放下,但是,真的,我已经可以开启新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