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妹才不会对我画饼(25)
[参与弟子:听遥、明净、谢逢臣、宁春愿。]
[任务奖励;无。]
第二日,他们在声听里约定在宗门前汇合。
这一次,她站在关山月牌匾下,俯瞰三千台阶。
谢逢臣依旧是踩着点,最后一个到的。不过他反手就掏出了一个小型云舟,神情恹恹,像是被一股清冷的厌世感包围。
他没什么精神地打了个哈欠。看也没看他们,兀自走上了云舟。
见他们没什么东西,偏了偏头,眉角轻压,嗓音透着些许不耐:“你们打算走过去?”
谢逢臣和她的作息毫无重合。自一年前那件事后,他们也没再见过,那天场景,想想还有点窒息。
希望他修炼时,把脑子修坏了,丢了这段记忆。
宁春愿浅笑开口,打了圆场:“还是谢师弟想的周到。”随后走上云舟。
蓟洲距离关山月确实有些距离。但这个距离,说远也不远,就他们整体的进度而言,也就半天的功夫。
明净和听遥紧随其后。
秋冬之际,天气逐渐转凉,一众人坐在露天的院落中,摆开宴筳。
面孔沧桑,布满皱纹的老人朝中间一席人,举起杯盏,一饮而尽。
“过两天就是祭祀日了,村里只留壁人,你们还是早点回去吧。”语气和善。
经过这几天“家人”的科普,听遥知道,现在这个正在说话的人,是村子里的王村长。
“我们不能多待几天吗?”有人发问。
“你们不在王家村长大,所以不知道。这是村里的习俗,祭祀日那天,村里只留壁人,不然神明会生气的。到那时,哪还有你们的什么仙......”
王村长哈哈笑了几声,打断了旁边大娘的话,跟他们解释:“祭祀日是只有成婚的壁人才能接受祝福的福日。如果其中混入了未成婚的人,会让所有人都得不到祝福的。”
坐在中间一席的出去他们四人,还有其他两个人。不过他们应该是土生土长的王家村人。
至于他四人,事情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第16章 红妆
夜色如墨,月光粘稠,透过云层洒落空寂的山谷。鸟雀虫鸣的声音、野兽的低吼声混合着树叶摩擦的沙沙声,忽远忽近。
王家村几个大字赫然屹立在一处幽静的小路。褐红色的字迹像是用血迹书写而成。当听遥一行人赶到这里时,周围的声音却在一瞬间消失了,只余一片死寂。
透明的灵力薄薄一层,将整个村落包围,并不强烈的灵力波动在月色映照下若隐若现。
听遥走上前,摸索了几下,开口:“是禁制阵,要进去,就要找信物。”这个村子果然有古怪。
暴力破阵固然可行,但一定会被里面的人察觉。
宁春愿和明净也跟着听遥在附近找了起来,谢逢臣指尖微动,捏了个咒术。巴掌大的几个纸人,从他掌心跳下,蹦跳着走向远方。
夜越来越深了,不过他们依旧是一无所获。
踩过枯枝发出的清脆声响,在这一刻变得尤为明显,越来越近。像是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向朝这里移动。
他们几人各自捏碎了一张隐身符,分开藏匿了起来。
“姑娘也是王家村人吗?今年第一次回村?”说话的是个长相文质的青年,他穿着素色的常服,一举一动都透着一种身处朝堂的从容。
右前方的少女面露诧异,似乎是没想到有人会跟她一样选在这个时候回来。不过她似乎并没有要和青年深入交流的想法,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不再言语。
他们同行着走了几步,咬破指尖,就着滴血的手指,在王家村几个字的周围写下了一个王字,进入阵法,二人身影很快消失在入口。
明净从暗处走出来,若有所思开口:“看来所谓信物就是本村人的鲜血了。而且他们之间以及和村里人之间都并不太熟识。”
宁春愿嗓音轻柔:“听起来像是个好消息。”
“...这真的是个好消息吗?”听遥心间却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古怪感。
谢逢臣眸色沉了沉,没说话。
他们在入口蹲了两天,终于蹲到了第四个人。明净先上手将人打晕,谢逢臣施下时限为一周的昏睡咒,听遥用针扎破指尖收集血液。宁春愿止个血并给他喂下辟谷丹。
一系列动作流畅到只一息间就快完成了。
听遥从芥子袋中拿出其余的三个小瓶子,递给他们,“走吧。”并在转身的片刻捏碎了一张范围大一点的防御符和隐身符,将这四人笼罩。
“你们就是王柳、王琦、王坝、王玖吧?”村口站着的的老婆婆对了对手上的名单,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听遥反应很快地接上了话,“对的。”先介绍了明净和宁春愿,“这是王柳和王琦。”
随后将视线转移到谢逢臣身上,“这是王...”听遥坝字还没说出来,就被谢逢臣冷笑着打断,“王玖。”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寓意,但从听遥的反应来看,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听遥:“...?”
老婆婆点了点头,“好孩子,跟你们阿爸阿妈走吧。”
听遥不动声色地将目光转移到不远处从村子里走来的几个人身上,他们无一例外,全都是头发有些花白,皱纹明显的老人。
若他们的后代都是修者的话,这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就他们打晕的四人来看,修士应当只有一个,境界还在练气三层。根骨应当不过二十。
这个村子果然有古怪。
走到听遥面前的老人,穿着宽松的长袍,佝偻着身躯,头发稀疏却梳地整整齐齐,用白色的头巾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