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100)
这几天,每天能卖出多少卤味基本算是稳定下来了,三十斤的鸭货加三十几斤的素拌菜,基本在当天下午下班高峰期就能差不多卖完。
一天卖出的收入也将近两百块,孟箬分三成,分六十来块。
每天稳定进三十斤的鸭货,对卖鸭货的摊贩来说,量不算少,因此她们也算得上是稳定的大客户了。
素菜本来就便宜,成本几乎没办法再压缩了。
但鸭货却有不少的操作空间,鸭脖她之前跟老板砍价砍到八毛,鸭掌鸭翅和鸭头的市场价差不多是2块,因为她们要货多,所以老板给她们便宜了一毛,一块九。
之前进三十斤货的时候,孟箬就让罗丽萍去探探老板的口风,看鸭货的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个两毛钱。
两毛钱虽然少,三十斤鸭货算下来,一天也能省下了五六块了。一个月再加起来,也有快两百了。
罗丽萍也去探老板口风了,但摊贩老板那边似乎不肯松口。
孟箬听完这话,皱眉沉思了片刻,这鸭货成本肯定是可以再降个两毛的,老板之所以不给她们降,无非是看她们是小姑娘好糊弄。
再者,就是觉得她俩找不到更便宜更好的货源,只能在他家买,所以老板有恃无恐。
她决定周末休息的时候,亲自去一趟农贸市场,跟老板再砍砍价。
周六晚上孟箬就提前跟罗丽萍说好,周天一大早跟她一起去市场买食材,她顺便再找老板砍砍价。
另一边游彻也跟罗丽萍悄悄打听她前几天挖冬笋的竹林在哪里。
那片竹林是无主的,所以谁都能去挖冬笋。
昨天,孟箬和罗丽萍一起讨论冬笋的事,游彻在旁边也听了一耳朵。
罗丽萍打算下午再去挖笋,上午就和孟箬一起卖卖卤菜。
游彻决定上午偷偷地去挖笋,然后给孟箬一个惊喜。
于是,游彻表面上说是去电器厂加班,背地里却带着麻袋和锄头,骑着自行车往竹林的方向去了。
游彻骑着自行车,脸上洋溢着难以克制的笑容,好像他现在不是去挖笋,而是去接亲。
孟箬和罗丽萍则蹬着三轮车来到了农贸市场,两人来到卖鸭货的摊贩前,老板看到两人还是很热情很开心的。
“小罗,来啦,还是三十斤对不对?”老板笑容满面地问道。
孟箬朝罗丽萍使了一个眼色,然后接话道:“对,老板,三十斤鸭货,和昨天一样。”
在老板给她们称鸭货时,孟箬就趁机砍价:“老板,你看我们天天都要三十斤这么多,你怎么也不给我们便宜点。”
老板接话:“我这个价格卖给你们真的不赚钱,再便宜我就要亏钱了。”
孟箬:“我们也不要便宜太多,鸭脖一斤再便宜一毛,鸭翅鸭掌鸭头再便宜个两毛。”
老板却是死活不松口:“小姑娘,我们都是小本买卖,鸭翅这些进价都是一块八,我就赚你们一毛,鸭脖给你们八毛,就已经是进价了。三十斤鸭货,我也就赚你们两三块钱。”
“真不赚钱,小姑娘,”老板说,“你要是真嫌我家贵,你可以去别家问问,别家给的价只会比我更贵。”
孟箬在门口跟老板磨了半天,还是没把价格给磨下来,这个摊贩的老板一毛都不肯让。
两人载着食材往回走,罗丽萍还劝孟箬:“看样子那老板是一分都不肯让,要不咱算了吧。”
孟箬却不想这么算了,她觉得只要肯找肯定能找到更便宜的货源。
那个老板还说什么不赚钱,给她们的价只比进货价贵一毛,她才不信这样的鬼话,这天底下就没有哪个老板卖货不赚钱的,要是真不赚钱早不卖了。
两人回到家便开始处理食材,调卤料。
等香味飘出屋外的时候,周巧梅就过来了。
这几天周巧梅都是这样,闻到那股熟悉的麻辣香味,再在家等一会儿上楼,她就能吃到热乎的卤味了。
门外响起熟悉的敲门声,都不用门外的人出声,孟箬就知道肯定是周巧梅来了。
“肯定是楼下周姐来了,我去开门。”孟箬搅弄了一下锅里的鸭货说。
然后她放下漏勺,去开了门。
周巧梅手上拿了一个大碗,这几天,她基本是隔一天就上来一趟,有时候还会带点东西。
孟箬做的卤味是成本价给她的,这里面还不包含烧煤的钱,她当然不能老是光占人便宜了,偶尔回馈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回她带的是自己老家的炸红薯片,红薯切成薄片放油里面炸,吃起来焦焦脆脆的,还带着一点甜味。
“周姐,今天你来早了,鸭货还要个把小时才好呢。”孟箬笑着说。
周巧梅摆摆手说:“我故意来早的,跟你们聊聊天,反正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事。”
素拌菜搞好,现在就是看着鸭货慢慢煮就行。也没其他事要做,于是,三个人便围在厨房里,边吃着红薯片边唠嗑。
聊着聊着,孟箬就说起那个卖鸭货的老板,说他给的价格高了。
周巧梅一听,心说巧了不是。
“妹子,你要是想找鸭货的货源,我这还真能帮你推荐一家。”周巧梅说。
孟箬一听,扬了扬眉,她就知道消息灵通的周姐肯定有路子。
周巧梅继续说:“我的一个亲戚还就在搞鸭货批发,我帮你牵下线看能不能直接拿到进货价。”
孟箬杏眸一亮,进货价,那感情好啊。
“妹子,你什么时候要?”周巧梅问。
“现在,”孟箬连忙回答,“正好周末我有时间,周姐你亲戚那边要是方便的话,现在就带我去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