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299)

作者: 荔枝雨 阅读记录

“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了,正是趁热打铁开二店的时候。”她说。

“那你看我对面的门店怎么样?”孟箬指了指对面的方向说。

罗丽萍沉思片刻,觉得还真可以。

这边在街中心,店面处于分叉路口位置也好,两家店离得近也方便管理。

关键和生意火爆的思甜烘焙坊做对门,不愁没客流啊。

“那好得很啊。”她说。

孟箬笑:“那我就把对面这家门店租给你。”

“我另一套房子二楼三楼的租客,这个月底房租也都要到期了,到时,我就不租了。”

“原本,我是想让你去那套房子住的,但如果你在对门开二店,住在对门显然更方便。”

“行啊,孟姐姐,”罗丽萍笑着说,“那我店租房租一起给你。”

反正店租房租钱不多,就是一个意思。

因此,孟箬也没推辞,直接应下。

对门的门店,和她一店的门店一样,是个极好的位置,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是租给罗丽萍更好。

转眼便到了1994年,再有个一个多月就过年了。

这段时间,孟箬在申宝区和申岗区看门店,她打算把四店五店开在这两个区。

因为有三店一骑绝尘的例子在,她觉得剩余的两家店,还是开得分散一点比较好。

所以她这次直接跳过申安区,直接在另外两个区找铺面。

除了看合适的门店,她还忙着给门店员工定制统一的服装。

既然是品牌连锁门店,那自然要有点品牌连锁店的规范和样子,门店内的员工至少要穿着统一制服吧。

而丰州市这边,临近年关,无论是郑婉,还是孟家过得都不太好。

孟军的饭店从去年下半年起,因为周边几家饭馆子的竞争,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月利润一月不如一月,到新年元旦后,更是降至冰点。

孟军日日为饭店的经营发愁,脾气也变得越发暴躁。

他是什么办法都用了,推出新菜、降价,但都收效甚微。

由于饭店经营困难的事,哪怕是在临近年关这个时间点,孟家也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整个家都是一片压抑的死气沉沉。

就连平时总是咋咋呼呼的孟继业,也因孟军近来总是大发雷霆而安静不少。

至少,孟军在家的时候,他就趴在桌前安安静静假装写作业,大气不敢出一下。

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还有郑婉,因为谭林突然就失业了。

这半年来,电器三厂的盈利节节下降,最终三厂厂长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在年关这个节骨眼,下岗了一批临时工,而谭林就在其中。

第98章 半年两百万

说到丰州市电器三厂的经营状况节节下降,这还要怪新厂长决策屡屡失误。

这位新厂长如果按照游彻离开前给的计划书稳步进行,电器三厂至少是能苟到下岗潮来临之前的。

再退一步讲,就算新厂长有自己想法,不按照游彻给的计划书,他如果没一股脑地舍弃游彻之前研发的爆品,电器三厂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颓势。

可偏偏这些他都做了。

新厂长被调任到电器三厂后,似也想在此大展拳脚,让自己名声大噪。

但理想和现实偏偏朝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行进。

他摒弃游彻之前给三厂定的规划路线,觉得游彻太过保守,还是自己的想法更为前卫。

然后,他又大手一挥,让各个生产车间不再生产之前的爆款冰箱和洗衣机,声称自己可以带领团队研发出更受大众喜爱,销售更火爆的家电产品。

事实是,他带头研发的家电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立即滞销。

新厂长一系列骚操作下来,完美地将刚刚扭亏为盈的三厂再次带到濒临亏损状态。

于是,临近年关,新厂长又想出另外一个损招,下岗大部分临时工。

不仅如此,年后新厂长还打算推行另一政策,鼓励部分员工停薪留职。

当然,这是后话了。

说回下岗临时工的事,这批下岗的临时工中,谭林就赫然在内。

当谭林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也恍如雷击,怔在原地半天反应不过来。

他就这么下岗,失业了。

谭林浑浑噩噩地从电器三厂回到家,郑婉刚哄着孩子睡着,见谭林呆呆地坐在那也不说话,就随口问了一句。

“你怎么了?”

谭林这才回过神来,一脸颓丧道:“我下岗了。”

郑婉一听,当即惊得高声问他:“什么?下岗?”

谭林点点头,然后说起电器三厂近来每况愈下的经营状况,以及新厂长为节省开支下岗临时工人的事。

“这个新厂长,怎么这样啊,说下岗工人就下岗工人,他让工人下岗,那工人的生计怎么办?”郑婉听完不由愤愤不平地抱怨起来。

“要我说,这个新厂长,连游彻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说起游彻,郑婉又是长叹一口气。

其实上辈子,谭林也遇到过这么艰难的时刻,突然被下岗,丢了工作。

那时,游彻在丰州市创业,他创建的电器公司已经有所起色。

游彻看在谭林是他同乡的份上,伸出援手拉了他一把。

正是因为游彻的帮助,谭林才就此度过难关。

他本就是个勤劳肯干的人,重新有了工作之后,更是努力上进拼命工作,最终带着一家人奔小康,在丰州市买下两套房。

可是现在,游彻早就离开丰州市了。

当初,她从李梅口中得知游彻已经离开丰州市,简直惊得半天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