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301)
谭林低头沉思了片刻,最终决定听郑婉的,因为他好像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好,那我们过完年去申市。”
说罢,谭林又像是想起什么,道:“那今年过年回趟我的老家吧。”
“孩子出生时,我写信回家,爸妈都很想孩子,千叮万嘱,让今年一定回家。”
去年,他跟郑婉刚结婚时,就想着带她回家见见爹妈,并顺道把证给领了。
当初他俩这婚结得匆忙,连个喜酒都没办,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在一起。
而两人的户口本都在老家,结婚证也没办。
去年过年前,他就跟郑婉提过回老家领证补办婚礼的事。
“我让我爸去你家提亲,咱们把证领了,再补办个喜酒。”谭林说。
郑婉却始终不肯,她给的理由是:“我这月份不足三个月,来回乱跑我怕出事。”
“你是男人你不懂这些,我这是头胎要格外小心,不然要是意外流掉,怕后面就不怀了。”
“我们村里好几个这样的,头胎意外流产,后面养了好几年都没怀上。”
谭林这么一听,还真给吓住了。
郑婉见状,连忙趁热打铁:“领证办喜酒这事不着急,我都是你的人了,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我哪是怕你跑了,我这不是怕对不住你嘛,你嫁给我,却连个像样的喜酒都没办。”谭林道。
郑婉虚情假意地笑着:“我从来不在意这些,我在意的是我嫁的人是你。”
其实,她不想去谭林老家的理由很简单,村里女人多,且都是生过孩子的,关于她肚子月份的事,一眼就能看穿,届时不就穿帮了。
这回,谭林再次提及回老家的事,郑婉当然还是拒绝。
孩子刚出生,大家自然会关心孩子几月怀的,又是几月生的,生出来多少斤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谭林一如实回答,她骗他的事定然立即穿帮。
所以,她肯定不会去。
好在,谭林好糊弄,她随便说了几句,谭林就听她的,先不回去了,等在申市安顿下来,孩子大点,再回家。
外出打工好几年不回家的,这种事在村里也并不少见,谭林也就没多在意。
离除夕只剩十天不到,孟箬在申市陆续收到了袁红梅和谢卓然寄来的信。
先收到的是袁红梅的信。
袁红梅先是给她拜了一个早年,随后又在信上说了一下她的近况。
最后她提到了孟箬在丰州市的房子的事。
说去年下半年这边通路后,就彻底热闹起来,路两边不仅建了不少房子,还陆续开了门面。
——孟箬姐,还有人问起你的房子卖不卖呢?
——有一个中年男人出价三万块,想买下你这套房子。
——我觉得这事还是要跟你说一下。
——哦,对了,还有人铺面租不租的。
……
孟箬看完袁红梅的信,便从抽屉中拿出信纸,开始写回信。
她先是同样跟她一样拜了个早年,然后再提及房子的事。
房子卖不卖?那肯定是不卖。
这才过去多久,房子比她刚买的时候,已经涨了四倍。
再过几年,二三十倍总是有的吧。
她还等着拆迁呢。
至于租不租,孟箬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红梅,铺面如果你觉得不影响你们姐弟居住,你就租出去,如果你觉得不方便,那就算了。
——如果顺利租出去了,租金的话,你可以每半年通过邮局汇给我。
说着,孟箬又在信上留下她的汇款账户。
给袁红梅的回信刚寄出去,隔天她又收到了谢卓然的信。
谢卓然基本一两月就会给她寄来一封信,信的内容无非就是聊聊他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等。
信的开头,他就问她今年春节回不回丰州市。
然后他又说起最近的期末考试,班级排名又进步了十名,年级排名进步了四十几名。
以前谢卓然没怎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年级排名不如他的堂哥朱凡。
但今年就不一样了,这个学期,谢卓然发愤图强,在年级上不知道甩堂哥多少名。
这回过年,他姑姑怕是一句嘚瑟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孟箬看完谢卓然写来的信,忍不住勾唇笑了笑。
感觉经历上回那件事后,谢卓然少年意气未减,但又多了几分稳重,挺好挺好,她在心里说。
于是,她也提笔写回信,信上大致介绍了自己的近况,以及今年大概不回丰州市过年的事。
信的末尾,孟箬这样写到:
——我在申市等着你考上警校的好消息。
孟箬委托服装厂定制的第一批员工制服,也赶在年前到货了。
收到货后,她仔细看了看,还不错。
颜色是深绿色,前面绣着店名和一个小面包的样式。
她安排店里的员工换上工作服,一眼看过去,店里的员工都穿着统一制服,还真有那么一点像模像样。
孟箬看店内的员工制服不错,又打算给厂里的员工也换上新工服,于是又联系了服装厂那边。
罗丽萍这边,上回两人将铺面的事说定后,她便开始安排工人装修。
一个月之后,她的二店也赶在过年前这几天开业。
卤味店开业吸引来不少客流,连带着孟箬的一店生意也更好了。
两家店虽是对门开,但因品类不同,完全不存在竞争,反倒是相辅相成,互动带动生意。
很多客人从思甜烘焙坊出来,必要去对面的卤味店逛逛,从卤味店出来的顾客,也会去思甜烘焙坊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