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42)

作者: 荔枝雨 阅读记录

“小庆啊,你说咱们厂能不能撑得下去?”杨和平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

虽然游彻改了名字,但杨和平还是习惯叫他小庆。

游彻当然明白他大伯发愁的点,杨和平眼看快五十了,再干个十来年就能安稳退休,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摊上这种事。

前些天,厂子里传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的时候,杨和平也来找过他。游彻管不了发工资的事,杨和平找他,无非是像现在这样吐吐苦水。

他也只能安慰道:“大伯,咱们厂子好歹是集体所有制的国营厂子,应该不至于,严厂长不也说了吗,会有新厂长来接手,你也别太担心了。”

杨和平又是长叹一口气,说:“希望是这样吧。”

这边孟箬一到食品厂就直接去了一号生产车间。

关于吐司面包中配方的改良,她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试验了。

她一到一号生产车间,主任张彩霞就先带着她熟悉了一遍环境。

熟悉完环境,张彩霞带着孟箬来到了冯佳玲的班组。

“以后你就在这个班组吧,”张彩霞说,“冯佳玲是班组长。”

孟箬抬头一看冯佳玲,心想,这不是冤家路窄嘛。

冯佳玲昂起脑袋,很不屑地用鼻孔看人。

今后你落到我手上,给燕子报仇的机会可不就来了么。

冯佳玲皮肤不黑,但五官却像是二维的,很扁平,再加上一双小眼睛,长相并不讨人喜欢。

“马厂长说你先把配方改良一下,配方改良后就投入生产,到时候我再让班组长教你操作这些个大机器。”张彩霞说。

“有什么问题找我或者找其他班组长都可以。”她又说。

“好的,谢谢主任。”孟箬笑着答。

张彩霞年近四十,因保养得当,加上常年待在生产车间,没经多少风吹日晒,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

一头短发再配上严肃的表情,以及坚毅的眼神,一看就是那种很干练的女性。

她二十出头就来了食品厂,在厂里干了十来二十年,也算得上是食品厂的老人了。

孟箬来生产车间前,就跟王大姐打听过一号车间重要的几个岗位的情况。

其中重点了解对象之一就是张彩霞。

作为生产车间的主任,一号车间的主要工作都是她来负责管理调度。

听王大姐说,张彩霞的出身并不好,之所以能爬上现在的位置,靠的完全是自身的能力。

因为自身能力强,张彩霞平时对手下职工也很严格。

听完这些情况,孟箬觉得很有必要和张彩霞打好关系。

毕竟一号车间,张彩霞是老大,和老大搞好关系,以后做事什么不说方便许多,至少其他人使绊子的情况会少很多。

熟悉完车间环境,孟箬就进了研发室,开始着手改良吐司面包的配方。

她本科学的化学工程,研究生修的是药物化学,别的不说,实验那不知做了多少。

做实验讲究一个控制变量,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变量,那味道的改变就不知道是因为哪个变量了。

所以,她先变的是黄油,她做了三组面包胚,分别用色拉油和玉米油来代替黄油,再就是一组对照组黄油组。

孟箬可以说是拿出了做科学实验的态度来做吐司面包。

她一边做,还一边用纸和笔记下实验数据呢,色拉油组、玉米油组、黄油组,每个组面粉、油的用量分别是多少克,都写得清清楚楚。

孟箬埋头揉面的时候,一个女工突然走了进来。

她一看,正是前几天和她一排做面包的吴爱香。

吴爱香一走进来就笑着和她打招呼,嘴甜地夸她能干。

“你可真厉害,那么多人,就你正式转成了咱们厂的技术工。”

孟箬对她笑了一下,算是礼貌回应,便继续低头揉自己的面。

奉承完,吴爱香就像是很好奇似的四处看起来,孟箬也没管她。

吴爱香像是没目的似的转了一圈,然后视线停留在桌上的那张记录纸上。

“这是什么呀?”吴爱香问。

孟箬很随意地回答:“实验记录。”

吴爱香没听懂,笑着说:“你们文化人真不一样,说的话我都听不懂。”

孟箬忙着和面,也没理会她这句话里是嘲讽还是实话实话。

吴爱香见孟箬没理她,她也不敢脱离岗位太久,就走出了研发室。

孟箬又是研究配方的改良,又是和面,又是等发酵,待吐司面包搞好,都快一个下午了。

临下班前,张主任突然带着几个班组长走进了研发室。

正在尝面包记录口感和数据的孟箬一怔。

只见走在最前头的张彩霞笑着说:“别紧张,就是来看看你配方改得怎么样了。”

来研发室查看孟箬面包配方的改良进度,这事还是冯佳玲跟张彩霞建议的。

昨天下班后,宋燕还特地找上冯佳玲,请她吃饭,并向她诉了一番苦。

说她好不容易逮着孟箬男人倒霉的机会,却不能当面嘲讽她,她现在心里难受得就跟猫抓一样。

冯佳玲比宋燕大两岁,两家住得近,经常一起上下班,再加上也说得来就很快成了好朋友。

去年,冯佳玲结婚,宋燕去喝喜酒,还随五十块钱的份子呢。

这年头同事朋友随五十块钱份子可不算少了,有的亲戚都是随个十块二十的。

因此,冯佳玲心中一直记着这份情。

孟箬欺负她的好朋友宋燕,那就等于欺负她。

如今孟箬又落到了一号生产车间,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她,不帮燕子出这口恶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