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51)

作者: 荔枝雨 阅读记录

孟箬便将调粉机、醒发箱、烘烤箱以及脱模机都操作了一遍。

她每操作完一个,张彩霞就满意地点头。

等她熟练地操作完最后一个设备,张彩霞毫不吝啬地夸赞道:“大学生就是厉害,学什么都快,我当初都学了好几遍才彻底学会,你这一遍操作得就和熟练了。”

“还不是师傅教得好。”孟箬嘴甜道。

这话张彩霞也很受用,孟箬学得快是一方面,她教得好当然也是另一方面。

当初教她技术员就很不耐烦,她有什么不懂的问她,她就大着嗓门喊,教你多少遍了还不会,你有没有认真听。

那时候的师傅就是这样,总喜欢端着很高的架子。

她很不喜欢那一套,所以她教手下人总是很有耐心。

孟箬学完如何操作生产线设备的第二天,车间就开始小批量测试改良后的配方,测试出来的结果还不错,跟之前厂长给的样品的味道很接近。

味道没什么大问题,成本也控制下去了。

马厂长看完各项数据后,满意地点点头,并让张彩霞组织投入生产。

下班后,孟箬照旧在食品厂门口等游彻。

这几天,配方改良、学习设备操作、面包小体量测试都进行得很顺利,她心情也很不错。

很快,游彻骑着自行车朝她的方向过来,孟箬还注意到自行车车把手上好像挂着一袋什么东西。

第26章 求锤得锤

待游彻走近,孟箬才看清楚车把手挂的是什么——米棍。

在八零九零零食还比较少的年代,米棍这东西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哪怕是在另一个世界的她,看到路边有压米棍的车子都要去上前买一大袋,然后和她妈坐在沙发上边吃着米棍边看电视。

游彻停下车,将车把手上的米棍取下,有些不好意思地递给孟箬。

孟箬开开心心地接下,笑着问:“你哪里弄来的?”

“从电器厂出来的路上看到有卖米棍的,就顺便买了一袋。”游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孟箬完全没注意到游彻有些害羞的神情,开开心心地抽出一根米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吃起来。

脆脆的米棍入口即化,淡淡的甜味中还带着浓郁的米香。

孟箬吃到一半,才想起游彻来:“你要不要尝尝?”

她也不好意思吃独食啊。

游彻摇头:“我在骑车,等会儿到家再吃吧。”

“没事,我喂你。”说完,孟箬就掰了一截米棍,送到游彻嘴里。

“来,张嘴。”她将米棍递到他嘴边,笑着说道。

游彻乖乖张嘴,咬住她手里的米棍。这时自行车恰好路过一块凸起的石板,颠簸了一下,游彻咬住米棍时,舌头不小心舔到了她的指尖。

温热、湿润又柔软的触感,孟箬连忙将手抽离,下一秒耳根通红。

直到两人回到家,他们之间的气氛都怪怪的,像是尴尬中透着几分暧昧。

游彻用舌尖顶了顶上颚,回忆着方才的触感,她的指尖好像有些凉。

孟箬将米棍放在桌上:“我去烧饭了。”

“我帮你洗菜。”他连忙说。

于是,这种尴尬又透着暧昧的氛围又带到厨房。

吃完饭,孟箬休息了会儿,准备去卫生间洗漱。她进到卧室拿衣服时,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床上的两床被子。

除了新婚之夜的那次逾矩,他就再也没对她做出过什么过分的行为,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天气转凉之后他们都是一人一床被子。

孟箬拿好衣服,进了卫生间。

很快淋浴间内传出哗哗的流水声,游彻听着这哗哗的流水声,像是有点不自在地挪动了身体,同时,方才的触感又回到脑中。

夜里躺在床上的他更是迟迟睡不着,脑子里思绪很乱。

他睁开眼看向漆黑的天花板,躺在身边的人早已熟睡,耳边是均匀的呼吸声。

吐司面包正式投入生产,却在醒发阶段就发生了严重失误。

面包好不好吃,调粉和醒发都是关键,所以张彩霞安排孟箬负责这两个环节。

“怎么发酵了这么久还是死面?”其中一个操作女工打开醒面箱,一脸震惊道,震惊之余还有些害怕。

发酵了这么久还是死面,那么很可能是某个环节出错了,出错也就代表着整箱面都废了,这算是重大事故了,上面领导是会问责的。

孟箬看了眼醒面箱中完全没发的面团,心中一沉,她连忙又去打开另外两个醒面箱。

都是同样,面团一点没发酵。

这时,冯佳玲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三个醒面箱的面团,立即就尖着嗓子骂道:“发了这么久怎么还是死面?你们怎么干的活?”

孟箬皱眉看着她,她脸上看热闹的表情不要太明显。

冯佳玲尖利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大家都往发酵室这边聚过来。

“怎么回事?”很多人询问。

“刚上岗就搞砸了,你们看,三个醒面箱里的面团全是死面,”冯佳玲大着嗓门说道,“你们后面的,今天都用不着干活了。”

“什么情况?好好的,面团怎么发不起来?”又有人问。

“还能是什么情况,面团发不起来,不是调粉有问题,就是发酵温度搞错了呗。”冯佳玲大着嗓门喊道,巴不得整个生产车间都听到她的声音。

冯佳玲的针对性很强,调粉和发酵都是她负责,一旦这两个环节出错,她就是全责。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都聚在这里?”这时,人群外响起一个声音,正是车间主任张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