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为联盟之崛起而读书(288)
那么还可能是谁?
精神攻击,一般认为是A级和A+才能掌握的,直接诱发癫痫这样程度的精神攻击,首先的怀疑对象就是A+。如果排除联盟队员,那间屋子里的A+只有马尔库斯和尼禄兄妹。
马尔库斯来自格拉古,和苏拉同属尤利乌斯家族,表面上看,他没有动机——阿喀琉斯市政官位置上是尤利乌斯家的人,对他的仕途是有益的。
那么明面上,最有可能的就是尼禄兄妹,尤其是阿庇乌斯,他的座位毗邻苏拉,无论是下药还是使用精神攻击,他来做,几乎可以说神不知鬼不觉。
但越是明晃晃的事实,就越让人怀疑。
周晓辰忽然问:“阿庇乌斯在帝国的口碑如何?”
奥拉语气微妙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媒体的报道。”
周晓辰:??
“帝国的媒体……明面上有三派,”奥拉:“以’天空城‘为代表的派系,主要为当局说话;以’辉煌时代‘为代表的派系是军方喉舌,还有以’方舟客‘为代表的平民派。”
“在辉煌时代的口径中,阿庇乌斯的形象不说尽善尽美,至少也是太阳神阿波罗那一类,甚至以’下一任帝国元帅‘称呼。”
“天空城一系则比较中立,对他的个人能力评价比较正面,但也会阴阳他的情绪控制问题。”
“方舟客嘴就比较毒了,在平民派的口径里他是’小尼禄‘——这里的’尼禄‘指’暴君尼禄‘。”
帝国有一套奇特的“军政分离”体制,除非战争期间,否则执政官与元帅不能由同一人担任,甚至很少出自同一个家族。
第一次星际战争期间,因与联盟交战,马尼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兼任帝国执政官与帝国元帅,创造了一个新的官职:独裁官,并因其严苛的战时制度而被称作暴君。
虽然“暴君尼禄”在帝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个纯粹的恶名,只能说毁誉参半,但一个还没毕业的孩子就被称作“小尼禄”,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至此周晓辰心里已经隐隐形成一个猜测,但还要确认一下:“精神攻击是可监测的吗?”
“我稍微研究过这个,”阿莉萨:“理论上可以从脑电波看出一二。在发动精神攻击的时候,精神力处在一个持续输出的状态,就像我们测肺活量时,会持续呼气一样,和正常呼吸是不同的。”
“但这无法作为依据——当时我们头上也没戴仪器啊?”
第265章 风暴前夕(上)
周晓辰下意识摩挲了一下戒指上的刻字,但她还是坚持把自己的推论继续了下去:
从现场每个人的脑电波活动来推测,如果苏拉确实是受到精神攻击而诱发了癫痫,那么始作俑者应该就是尼古拉。
对于他的动机,以现有的信息,周晓辰只能想到一个解释:格拉古家族要把新一代的马尔库斯推上政坛。
表面上看,马尔库斯走的是保民官—市政官—执政官的晋升路线,而阿庇乌斯意在元帅,二者似乎没有冲突;但是一则阿庇乌斯和马尔库斯不和是很明显的事情,另一方面,星际军校联赛这场“造星运动”,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
如果阿庇乌斯作为指挥抢尽风头,而马尔库斯沦为背景板,那么对后续的选举无疑就很不利了。
但阿庇乌斯的指挥地位并不仅仅来源于实力,更多是来源于家族。仅仅开赛前把他置于嫌疑中心,就能剥夺他的指挥地位吗?
而马尔库斯是否知情、并且在全程配合叔父的政治阴谋呢?
相比阿庇乌斯连媒体都调侃的、不稳定的情绪,他的温和谦逊是不是一种刻意的对照呢?
再继续阴谋论,苏拉在众目睽睽之下癫痫发作,即使事后完全恢复,难道不会让人质疑,他是否应该继续担任市政官吗?而众所周知,真正高发癫痫的不是苏拉家族,而是尼禄家族,这会不会是出一石二鸟之计呢?
周晓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善恶的定义和判断,并且在窥见这场比赛背后政治漩涡的一朵小水花后,她忽然很想吐槽一句:
恶龙只用负责咆哮和喷火,而骑士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以上都是不宜公放的内容,周晓辰没有说出口——恶龙累了,只想睡觉。
8个人塞在一屋子睡觉,条件还不如联防大寝室——后者至少不会听见鼾声N重奏。
在噪音和梦境里仍然在走马灯的政治阴谋的夹击下,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大部分人精神状态就有那么一点点萎靡。
“大家要适应啊,”这种环境下仍然保持了及格睡眠质量·睡神·周晓辰站着说话不腰疼,“行军的时候,不管怎样都要保持状态!”
这场联盟人眼中的“惊天宴会暗杀”,之后的处理却异常地高举轻放,大事化小。
首先是IBI出具调查结果,所有食物中都不存在可能诱发癫痫的成分,萨鲁斯特公馆的断电事故是线路老化问题。
然后受害者本人,奥卢斯·尤利乌斯·苏拉出来表态,他的癫痫是遗传自母亲(来自尼禄),他认为这只是一起意外,不是什么暗杀,很抱歉自己的健康问题占用了公众的注意力,希望星际军校联赛不要受到影响。
这些发言显然为他赢得了好感,连最嘴毒的“方舟客”都不好在这个时候提卸任市政官的事情。
萨鲁斯特公馆很快解封,星际军校联赛继续按日程推进。
但周晓辰有不好的预感,她觉得这场荒诞的“暗杀”可能只是风暴前夕的一片落叶。
虽然IBI的姿态是和稀泥,而当事人也表示不计较,但媒体并不会放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