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110)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次日上午,朱氏换了身干净衣裳,在篮子里装了半斤红糖,十个鸡蛋,去了村长赵三全家。

赵三全和冯氏在院子里做事,院子门没锁,朱氏没敲门,拎着东西直接走了进去。

“嫂子,村长大哥,在忙呢?”朱氏扯着笑脸走到两人面前。

冯氏并未像往常那样热情地招呼朱氏,她闷着头“嗯”了一声,又埋头继续做自己的事。

反倒是赵三全,以为朱氏拿银子过来了,招呼她坐下说话。

朱氏自己到屋檐下搬了个小凳子坐着,把手里的篮子放在冯氏身:“嫂子,我给你们带了点东西,你收着给孩子打打牙祭。”

冯氏看了一眼篮子里的东西,心里想着她和朱氏也是老交情了,脸色稍霁:“来喜娘,你想明白了就好,这钱也不是补给我们的,你呀,以后少在外面招惹是非。”

“嫂子,补啥钱?我都给你家送东西了,你们还想要钱,也太贪了吧。”

“我说村长大哥,做人要知足,你张口就要十几两银子,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朱氏见冯氏开口就叫她补钱,心里窝火,阴阳怪气地说了一气。

冯氏本来还顾及两人多年的交情,这会听朱氏说话不客气,把手上东西一放,双手叉腰,正要回嘴。

却被一旁的赵三全拦住了。

赵三全昨日听冯氏说了冯媒婆的事,知道朱氏逃跑的小姑子万秋娘,如今发了家,他心底隐隐有了猜测,正打算明日去镇上打听打听。

他并不是真的想拦着冯氏,而是他知道朱氏欺软怕硬,他拦着冯氏,朱氏就会认为是他心虚,更加有底气。

果不出所料,见赵三全两口子都不回嘴,朱氏的气焰越发嚣张。

她弯腰提起带来的篮子,白眼一翻:“我说村长,你也别太贪了,你就是个村长而已,又不是什么大官,惹急了我,我就去衙门告你,叫你连村长都没得做。”

“我们家在镇上那也是认识大人物的,你别尽逮着我们家欺负,还想要钱,门都没有,一根毛都别想我再给你们。”

朱氏提着篮子骂骂咧咧地走了,还把赵三全家的院子门摔得砰砰响。

冯氏气得手直哆嗦,她自认为和朱氏交情好,这么多年来,但凡村里有人和朱氏闹矛盾,她都帮朱氏说话,为此不知道被人在背地里骂了多少回。

这几天她心里对朱氏有气,冯媒婆是她堂姐,朱氏找她坑她表姐的事,她都知道了。

她回娘家的时候,还被她娘骂了一顿,让她少跟朱氏来往。

只是朱氏以前帮过她几回,又时常给她出主意,她不想就这么疏远朱氏,还想着叫朱氏改改自己的性子,免得不受大家待见。

谁曾想,朱氏一言不合就翻脸,还想去衙门告她当家,半点不念往日的情分。

冯氏越想越觉得委屈,最后就还掉起了眼泪。

赵三全无语地看着自家婆娘,朱氏那人,还值得她哭?

不过,为了家庭和睦,赵三全不得不耐着性子哄冯氏。

口里说着朱氏并不是真心把她当朋友,不过是利用她的身份方便自己占便宜云云。

赵三全讨厌朱氏,就是因为平常朱氏总给冯氏出馊主意,弄得他爹娘和冯氏关系越来越差。

不管如何,他都不想自己婆娘再和朱氏搅和在一起。

至于朱氏口中的大人物,估摸着也是她胡乱说出来,装大的。

这一点赵三全反倒猜错了,朱氏口中的大人物就是满香楼的掌柜,她自己当然不认识,不过周家认识啊。

第101章 一文不值

朱氏都打听清楚了,周家跟镇上的满香楼做着买卖,每月都有不少钱。

也不知万秋娘的运气怎么这么好,这种好事怎么都能叫她给碰上。

本来这几天,她想叫来喜往周家跑一趟,把自家和周家的亲事做实。

周家不答应也不怕,媒婆已经上过门了,接下来只要来喜找机会把生米做成熟饭,周家想不答应都不行。

只可惜前天,来喜不小心弄断了腿,要修养一段时间,才把这事耽搁下来。

不过没关系,反正这是铁板上钉钉的事,不过多等些日子罢了。

等来喜娶了万秋娘的女儿,那周家的一切不都是她家来喜的,到时候看赵三全两口子还敢不敢这么对她。

这么一想,朱氏心里又高兴起来,准备回家把篮子里的鸡蛋煮两个给儿子吃,好叫儿子补补身体,早些恢复。

万大成回家吃晌午饭时,看自家婆娘一脸轻松的样子,满心以为事情已经解决。

他就说嘛,明明都交了粮税的,咋可能突然要他们交那么多钱,应当就是村长心贪,胃口也大了。

两人放下心过了两日,待到第三天,朱氏正在河边洗衣服,万大成在院里编草鞋。

万家的院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厚重的脚步声,接着走进来几个官差。

官差身后跟着一群看热闹的村民,这年头乡下人没什么活动打发时间,看热闹是大家最热衷的。

东家吵嘴,西家打架,哪儿都少不了看热闹的人。

虽说众人有些畏惧官差,不敢靠太近,不过看热闹也不犯法,再加上人多,胆子也就大了,不远不近地跟在官差身后。

领头的官差上下瞟了万大成两眼,开口问道:“你可是万大成?”

“我……我是。”万大成只是个乡下农民,长年跟土地打交道,这会看见官差上门,吓得腿肚子直发抖。

领头的官差冷哼一声:“哼!是就好,你家漏交了粮税,上头心善,给了你们三天时间补交。如今三天已过,还没补上,看来你是想去吃牢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