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72)
李大金一头雾水地站在一旁,看着自家平日里英明神武的将军,一会笑,一会皱眉,好似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赵将军想明白后,看着李大金的眼神都带着笑意:“大金,好样的,你可有问那小兄弟如今住在何处?”
将军怎么就夸他了?
李大金不明所以,不过将军夸他,那就是他差事办得好。
就是不知将军怎么对沈兄弟这么有兴趣,恐怕也是听他说沈兄弟功夫好,起了招揽之心,就是可惜了,沈兄弟不愿来军中。
“将军,我和三皇子都问过沈兄弟了,沈兄弟不愿来军中,至于沈兄弟的住处,他走得急,我没来得及问。”说起沈兄弟的住处,李大金也有些遗憾。
听说不知道住处,赵将军笑容渐收:“就是说要若我要找那人,你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有?”
李大金瞧着赵将军脸色不对,往后退了几步,摇了摇头。
赵将军的心梗了一瞬,这个憨子,怒瞪了李大金一眼:“让你找少主的消息,你找得怎么样了?”
“将军,陆将军当年的行踪被抹了个干净,我实在追查不到啊。”说起少主的消息,李大金的脸比赵将军还苦。
“谁让你查将军的行踪了,将军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消息,你能查出来才有鬼。”
“你就不知道查查江怀恩的行踪,江怀恩当年去过将军住的村子,去查江怀恩!”赵将军无力地闭了闭眼,这个蠢蛋,做事半点脑子都不用。
李大金这会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将军方才还夸他来着,怎么一下子又生这么大的气了。
将军生气了,他先避着点,省得挨骂。
走到账门边,匆匆应下一句,李大金拔腿就跑。
第154章 保持童心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的事,忙着杀猪,腌肉,打阳尘,收拾屋子,备年货。
一样一样准备就绪后,日子也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
院子里铺雪厚厚的一层雪,周明远和韩忠正搭着梯子把屋顶上的雪往下扫。
清荷担心雪太厚,会把后山的花草压死,回屋穿了厚厚的大棉袄,准备去小花园把雪扫一扫。
身上的大棉袄,是她根据现代的军大衣样式叫金婆婆做的。
因为扛得住寒风,深得家里人欢心,她便叫金婆婆给每人都做了一件。
样式是军大衣的样子,不过颜色不一样,清荷这件用的是银朱色,领子和袖口镶着一圈白毛,因着棉花塞得厚,显得她脸越发小巧。
穿上大衣,带上手套,又围上一圈围脖,清荷把自个儿包得严严实实的,这才出门。
杨九娘眼尖,见清荷这副打扮,像是要出门,不放心地道:“姑娘,天这么冷,你上哪儿去啊?有啥事叫我做就成,仔细受了凉。”
“杨婶子,昨晚上雪大,我怕花园里的花草被雪压坏,想去把雪弄一弄。”说话间,清荷手里已经拿着大扫帚了。
“姑娘,我去,你回屋烤火吧。”杨九娘拿过清荷手里的扫帚,自己往小花园走去。
她以前听人说,做下人的命苦,那些主家恨不得把人当牲口使唤。
可她的主家完全不这样,家里有啥事顺手就给做了,常常要他们几个去主家手里抢活过来。
清荷也并不是一定要去抢着做事,她只是还不习惯,什么事都安排家里买来的几人去做。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道理。
金婆婆和韩忠他们三人,都是眼里有活的人,家里家外收拾得妥妥当当的,半点不用他们操心。
偶尔有些清荷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那都是这几人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必定不会让她动手。
院子里的雪很厚,走上去咯吱咯吱作响,清荷突然来了兴致,唤来弟弟和小妞妞,领着两个小孩子堆起了雪人。
滚两个圆球,大的做身子,小的做脑袋,再拿个胡萝卜做鼻子,安上两颗黑热的鹅卵石当作眼睛。
清文还拿了一顶他的旧帽子放在雪人头上,不过片刻功夫,院子里便多了个丑萌丑萌的雪人。
堆了雪人,清文又闹着要堆一条小狗,几个人在院子里玩得不亦乐乎。
万氏听着外头的笑声,掀开帘子看见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
不知不觉也跟着笑起来:“娘你看清荷,都是定了亲的姑娘了,还这么贪玩,笑得傻乎乎的。”
李氏正烤着火,听到万氏的话,乐呵呵道:“胡说,十里八村就没有比上大丫头更聪明的,谁家姑娘有她的脑子好使。”
婆婆这话,万氏心里也赞同,要不是女儿,家里也没有如今的日子。
正想跟婆婆逗趣几句,却听外头清文一阵欢呼:“陆大哥你回来啦!爹,娘,奶奶,陆大哥回来了!”
眼看着快要过年,陆承泽还没回来,家里人每天都得念叨几遍。
陆承泽衣服皱皱巴巴的,满头风霜,脸上干干的,一看就是顶着寒风赶路回来的。
清荷见他这副模样,心里一阵心疼:“怎么也不戴个帽子,这么冷的天,吹了寒风,当心头疼。”
又吩咐一旁的妞妞:“妞妞,叫金婆婆多烧点热水,陆哥哥要洗漱。”
妞妞点点头,撒腿就往厨房跑。
见清荷担心他,陆承泽咧咧嘴,露出一口白牙傻笑:“没事,我不冷,我穿着你带给我的新棉袄呢。”
“快进屋烤烤火,去去寒气。”昨晚那么大的雪,怎么可能不冷,怕是都冷得没有知觉了,清荷忙引着他往屋子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