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85)
成亲第一天,照规矩新媳妇要起来做早饭,叫婆家人尝尝她的手艺,她娘特意嘱咐过她,刚过门要懂事些。
她抬手揉揉眼,努力睁开迷蒙的双眼,坐起身来。
“玉娇,你怎么醒了,时辰还早,再睡会。”谭玉娇刚坐起来,周清波也醒了。
谭玉娇此时身上衣衫不整,哪怕旁边的人是她的丈夫,她也有些不自在:“我该起了,我出去把早饭做好,等会爹娘起来,洗把脸就能吃饭。”
周清波看看外面,外头天还灰蒙蒙的,这么早做什么饭:“这会还早,你再睡会,早饭一会娘起来的时候,你再去帮帮忙就成。”
周清波说着就搂住媳妇,将她按在怀里,示意她睡觉。
突如其来的身体接触,叫谭玉娇羞涩不已。
她轻轻推了推,没有推开身边人,顿时有些急了:“你快放开,我真的该起了,我娘说过叫我不能偷懒,要早点起来伺候公婆,一会起晚了,公婆该对我印象不好了。”
听出怀中人语气里的着急,周清波放开她,起身穿衣,边穿边道:“那我陪你一块去厨房,我们家没有这么早吃饭的习惯,有时候我妹妹睡到饭做好了才起来,我娘也不会说啥。”
“而且我爹娘都不是刻薄的人,不需要你这样委屈,你嫁过来,只需要踏踏实实跟我过日子。”
谭玉娇当然知道夫家是厚道人家,不是什么刻薄性子,丈夫更是好性子。
要不然她爹娘也舍不得把她嫁过来,只不过,自古媳妇伺候公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她总不能头一天就躲懒吧。
自己躲懒,和公婆主动叫她休息,那可是两码子事。
新婚头一天的早上,小两口一起去了厨房做饭,等刘氏和周大伯起来时,香味都飘到院子里了。
刘氏一下就猜到是媳妇在做早饭,她家那个丫头可起不了这么早。
她快步走进厨房,果然见到正在灶上忙碌的谭玉娇,而自家儿子正在灶门前烧火。
“我说怎么刚起来就闻见香味呢,你说你们俩,这么早起来干啥?这几天家里也没啥事,多睡会,年轻人都贪觉呢。”刘氏没想到谭玉娇这么懂事。
虽说她不需要媳妇伺候侍奉,但媳妇有这个心意,她还是高兴的。
周清波赶紧表态:“娘,是玉娇非要起来,说早一点做好饭,你和爹起床就能吃上早饭,我怕她不熟悉咱家厨房,便跟着一块起了。”
刘氏啐了一口:“那还用说,你长这么大还没给老娘做一回饭,要不是玉娇懂事,心疼我和你爹,你哪想得到这些,便宜你小子了,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周清波被娘说也不在意,娘夸媳妇他才开心呢,谭玉娇被刘氏夸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她正局促,刘氏一下拉住她的手,柔声道:“玉娇啊,你的心意我和你爹都明白,往后不用这么早起,我跟你娘说过,你嫁过来我把你当闺女,这话是真的。”
“我和你爹还没老到要你们伺候的地步,早上你多睡会,早饭我来做,我年龄大了,早上醒得早,中午和晚上你倒是可以帮帮忙。”
谭玉娇见婆婆说得诚恳,并不是场面话,遂点头应下。
有了谭玉娇,清霞身上的活轻省不少。
刘氏并不让儿媳妇做什么重活,只让她和女儿一样,帮着做些洗菜切菜的活计,因此谭玉娇婚后的日子过得不比在娘家差。
相反因为有两个性格合得来的小姑子,每日里一块赏花看景,闲话家常,倒比在家中更开心,性子开朗了不少。
正值春日,清荷家后山的花园风景正好。
那棵大槐树正打着花骨朵,清风拂过,带着丝丝花香。
姑嫂三人最爱在山上的凉亭待着,往往一待就是一下午。
这样的生活,清荷很是满意,就是现在叫她穿回现代,她都不愿意。
第165章 通风报信
王家庄来了一辆马车,这可是个稀奇事,不仅大人好奇,小孩子更是高兴。
跟在马车后面嘻嘻哈哈地闹着,直到马车停下,里头出来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看热闹的孩子才一溜烟地散去。
马车上下来的人,是镇上满香楼的刘掌柜。
刘掌柜下了马车,驾车的伙计上前敲门,恰巧周明远就在门口。
他看见刘掌柜,愣了一瞬,不明白这个大掌柜怎么上他家来了。
他们跟满香楼的生意,一向是他把东西送到满香楼的,不过来者是客,周明远热情的把刘掌柜迎进了屋,又叫金婆婆上了茶水点心。
“刘掌柜,你怎么知道我家住在这儿。”周明远是个农村汉子,说话直。
他和刘掌柜也算相熟,想到什么也就直接说了。
刘掌柜刚刚下了马车,一直在打量周家的院子。
他家底子不错,在镇上也买了两个院子,不过买的院子地方不算很大,也就够一家子住,没什么空地布置景致。
而周家这个院子,因为是在村里,面积够大,院子敞亮,又修了高高的围墙。
各色各样的花爬满院墙,别有一番特色,瞧着叫人心生喜爱。
“周老弟,这次我来是有事要找大侄女,不知道大侄女方不方便。”刘掌柜也没拐弯抹角。
他知道周明远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别人家是父母当家,而周老弟家有些事却是他女儿做主。
周明远半点不意外,自家的生意都是闺女和刘掌柜谈的,刘掌柜不找闺女找谁:“方便方便,您等一会,我这就去叫她。”
周明远匆匆起身出去,片刻后,清荷笑盈盈地进了屋:“刘伯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我就说今天早上怎么听见有喜鹊在叫,原来是有贵客上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