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236)
周明远虽没追问儿子,那满脸的愁容却是实实在在地泄露了他的担忧。
清文抬起袖子擦掉额头上口水,对围着他的三个人道:“我姐呢,等我姐出来我再说。”
清荷从内院出来,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围着清文的三个人,和被围着的清文,四个人脸上的表情,一个比一个着急。
见到姐姐出来,清文愁容减缓,心里似乎笃定姐姐能解决问题:“姐姐,学堂出事了,黄夫子和于奶奶要被赶出去了。”
“为什么?谁要赶黄夫子母子走?”清荷问道。
“是学堂房子的主人,我下午去问夫子问题时,无意中听到的,房子的主人说三天后就要收回房子,让夫子和于奶奶赶紧走。”
看弟弟热得头发汗湿,满脸通红,清荷心疼地皱了皱眉:“别急,你和爹赶了路,衣服都湿透了,先跟爹去洗洗,换件干爽的衣服,姐姐这就想办法,说不定等会你换完衣服出来,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好,姐姐你一定要帮帮夫子和黄奶奶,我还想继续跟着黄夫子念书。”姐姐说会想办法,清文瞬间放下心来。
清文跟着周明远去洗漱换衣,清荷从奶奶手上接过元宵,把元宵的小胖手从嘴里拿出来,又掏出帕子擦点元宵嘴边和手上的口水。
不是少爷出了事,又有姑娘在,金婆婆不再担心,钻进了厨房继续做晚饭。
单手颠了颠压手的胖弟弟,清荷用另一只手牵着奶奶:“奶奶,不是什么大事,不用着急,咱们村里不是正在建学堂吗,就算镇上的学堂不能上了,还有村里的。”
“嗯,你说的是,村里上学还更方便。”李氏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愁。
别的事她不担心也不愿管,唯独孙子念书这件事,要她不担心还真不可能。
村里是在建学堂,但村里的学堂还没建好,教书的夫子连影子都还没见到,万一镇上的学堂真不能上了,耽搁了孙子念书可咋办。
李氏暗自琢磨了一阵,对着大孙女嘀咕:“要是能把清文的夫子请到村里来就好了,咱们给夫子建了新房住,到时候再多给夫子些钱,也不比镇上差。”
清荷听着也是个办法,她方才听弟弟说的意思,应当是黄夫子租住的房子要被人收回去,要收房子回去无非就是想多要钱,这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原想着明日去找找房子的主人,私下给些钱把事情解决掉,现在听奶奶这样一说,她倒觉得把黄夫子请到村里来更好,就是不知黄夫子愿不愿意。
“奶奶,明天我和爹去镇上打听打听,再找黄夫子商量一下,把咱们的条件提一提,看他愿不愿意来。”黄夫子要真能到村里来上课,也省得清文每天辛苦赶路。
“好好,大丫头,记得多给夫子些银子。”读书人也要吃饭,李氏觉得没人不爱银子。
“知道了奶奶,夫子若是愿意来村里,咱们不会亏待他的。”
等清文和周明远出来,清荷把她和李氏的想法一说,清文心头一松,揣着把夫子请到村里来的念头,放心地回了书房做功课。
第二天清荷和周明远把清文送进学堂,到大房的铺子里找到刘氏,把黄夫子学堂的事说了说,想让大伯母帮忙打听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没问题,镇上的媳妇婆子我认识不少,还有铺子里的唐婆子,她嫁到镇上几十年了,镇上哪个墙角有耗子洞她都清楚。”铺子里生意好,刘氏看自家侄女像在看财神爷,她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一家人。
没说几句话,刘氏请的帮工唐婆子便到了,刘氏把事情简单一说,清荷塞了二十文钱给她,让她这就去打听。
打听个消息就有钱,唐婆子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拍拍胸脯保证很快就回来,钻出铺子就没了人影。
清荷和周明远要等消息,不急着走,父女俩两人帮着大房夫妻俩洗菜切菜,刚把菜炒进锅里,就见唐婆子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第208章 背后捣鬼
唐婆子有几分机灵劲,要不然刘氏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她。
黄夫子租住房子的主人,姓梅,家里有些资产,就是为人比较抠门,一针一线计算得清清楚楚。
唐婆子拿了钱,出了门子直奔她家后巷子走,她记得后巷张家二媳妇就是梅家的姑娘。
她找到张家二媳妇,说她东家听说梅家的房子要重新招租,让她找梅家人问问看价钱,她不认识梅家人,想让张家二媳妇帮忙带个路。
带个路不费事,张家二媳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等到了梅家把事情一说,梅家的儿子媳妇都说没有这事,家里出租的院子还没到期。
还是在屋里的梅家老太太鲁氏听见了,出来打发张家二媳妇回去,单留下唐婆子,打听她东家的消息。
知道她东家是镇上开铺子的周家后,鲁氏眼珠转了转,直接把租给黄秀才院子的租金提高了五两。
唐婆子在来的路上,早就打听到了院子的租金,听见鲁氏生生加了五两银子,心里暗骂老虔婆心黑。
左右又不是真的要租梅家的院子,唐婆子满口答应,直说她东家不差钱,就是担心租了院子住不安生,还没到期就要被赶走。
鲁氏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心里猜测恐怕是周家听说了她家让黄秀才搬走的消息,怕自家也会那样对待他家。
想想多出来的五两银子,鲁氏把心一狠,凑到唐婆子耳边嘀咕了一阵,随后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出现黄家那样的事。